郭沫若个人信息,郭沫若原文完整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2 01:33:56

郭沫若

这些头衔很多人穷其一生都无法实现其中一个,比如郭沫若对考古学研究之深,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大家都知道甲骨文,每当提起对甲骨文的研究,就不能不提到中国近代四位著名地研究甲骨文的学者,分别是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和王国维(号观堂),这四个人被誉为甲骨学研究的一代宗师。

尽管郭沫若对甲骨文的研究起步较晚,可他后来居上,先后出版了《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纂》、《古代铭刻汇考续编》、《殷契粹编》等影响巨大的著作,尤其在甲骨缀合方面有着开拓性贡献。

郭沫若个人信息,郭沫若原文完整版(5)

郭沫若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郭沫若为中国科学院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如此,1978年3月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前夕,郭沫若表示自己无论如何都要参加。当时医生和亲人都极力阻止,郭沫若却说:“我是科学院的院长,这样重要的会议岂能不去?我一定要去。”

1978年3月17日,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前一天。全国科学大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方毅,接到了郭沫若秘书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秘书表示,“郭老坚持要参加明天的开幕式。今天上午与医生谈判了一上午,没有成功。医生说,肺部炎症还没有消失,只允许参加半小时。郭老仍坚持要坐半天。希望方毅同志做做郭老的工作,请郭老半小时后离席。”

郭沫若个人信息,郭沫若原文完整版(6)

华国锋、*和郭沫若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本文开始的那张照片。从现场拍摄的照片来看,主席台上方高悬的“全国科学大会”就是郭沫若的题字。由于郭沫若身体情况不容乐观,开幕式半个小时后,华国锋来到郭沫若身边,提醒他可以先退席,早点回医院休息。

从照片中可以看到一个细节,尽管重病缠身,可郭沫若面露微笑。很遗憾,郭沫若没有出席闭幕会,但作了题为《科学的春天》书面讲话,由播音员代为朗诵。 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因病情恶化在北京病逝,享年86岁。

郭沫若个人信息,郭沫若原文完整版(7)

郭沫若纪念碑

郭沫若病逝后,按照他的身份完全可以葬入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郭沫若生前也很清楚这一点,但他却有自己的想法。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郭沫若对妻子于立群和孩子们郑重安排了自己的后事。

郭沫若说:“我死后,不要保留骨灰。把我的骨灰撒到大寨,肥田。”郭沫若口中的大寨就是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大寨村,当年*发出的“农业学大寨”的号召,让这个曾经偏僻落后的地方家喻户晓。

郭沫若生前多次来大寨考察,他对大寨有很深的感情。郭沫若的骨灰撒在了大寨虎头山上,后来大寨村支部为纪念郭沫若诞辰一百周年,于1992年树立了一块汉白玉纪念碑,也就是墓碑。这块纪念碑正面刻着“郭沫若同志永垂不朽”,背面则是1965年12月郭沫若来大寨时创作的《颂大寨》一诗:

“全国学大寨,大寨学全国。人是千里人,乐以天下乐。狼窝成良田, 凶岁夺大熟。红旗*,红遍天一角。”

郭沫若个人信息,郭沫若原文完整版(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