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背景,郭沫若个人信息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2 01:49:36

郭沫若的背景,郭沫若个人信息(1)

近代的文人墨客里,郭沫若是其中翘楚,但是民间对他的争议很大,特别是他的人品问题,一直被人议论纷纷。

胡适曾评价他:“郭沫若这个人反复善变,我一向不佩服。”

他不让人佩服的点可以很明显地体现在他的三段婚姻上。

1911年,还在中学读书的郭沫若收到了母亲的来信,信的内容是:“母亲已经为你定了婚事......叫张琼华。”

郭沫若因为年少时订婚的女子不是离世,就是阴差阳错地成为了自己的五嫂,来说媒的人也找不到门当户对的,他对订婚这事已经心灰意冷了。

而母亲为自己又找到了订婚的对象,他的内心并不是一湖死水,还是有些触动的。

他在书里描述过看到这封信的心情:“心机像突然取去了盘座的秤天平,两个秤盘只是空空地动摇。但是,动摇了一会之后自然又归于平静了。”

郭沫若的背景,郭沫若个人信息(2)

张琼华

可见他对这样的盲婚哑嫁也并十分不抵制,他只是不喜欢母亲为他娶的“落后分子”,也不承认她的夫人身份,但是郭沫若也没有反对父母的安排,甚至对这个素未谋面的女人有些期待。

这种期待和现在开宠物盲盒一样,郭沫若只需要付出很少的代价,就换取了一个鲜活女子的生命。

他认为,女人若是成为了封建妻子,不过是她自己的无能,与自己又有什么关系。

在那个年代,郭沫若又是大家族的出身,没有脱离大环境的封建观念的桎梏是人之常情。

我们在看待文人的时候,要先当他是个人。

于是这场婚礼,在双方家长的催促下,在郭沫若放寒假期间就急急忙忙地举行了。

作为先进的学生,郭沫若首先从认知上就看不起这个传统妻子,对待婚礼也是敷衍了事。

他随意地被父母安排,按照旧习俗,穿马褂和长袍,从善如流到父母都觉得他可能对这婚事还算满意。

毕竟他也只是表情木讷了一点,仪式还是好好地在完成。

郭沫若的背景,郭沫若个人信息(3)

郭沫若

但是事实是,郭沫若只是对妻子的样貌好奇罢了。

到了洞房,郭沫若的心情终于有了一丝丝涟漪,他怀着期待掀开红盖头,一张不尽人意的脸出现在他的眼前。

他对此描述道:“一对露天的猩猩鼻孔。”

即使是浓重的妆也遮不住新娘普通的相貌,甚至因为紧张,她的表情更难看了,一张没有半点美貌的脸活像柿饼撒了糖霜。

郭沫若再往下一看,一双小脚,更是精美包裹住的丑陋,畸形到让人心理不适。

郭沫若看着怪异的新娘和怪异的自己,他知道,如果就按照传统进行下去,他也会彻底被这种可怖的灰色包住,人生就会如新娘涂满白面的脸一样苍凉。

于是他直接拿着一本《庄子》,就去了书房。

郭沫若拿了这本《庄子》也是很有意思,《庄子》意求“追求自由与超脱的人生态度”,正好和郭沫若此时想要摆脱张琼华的心情恰如一致了。

可能是张琼华对郭沫若的冲击,也可能是《庄子》给郭沫若的启发,总之在婚后五天,郭沫若就逃去日本读书了。

郭沫若的背景,郭沫若个人信息(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