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云殿
不过,伴随着排云殿工程的完工,清漪园的重建也因为一场战争的结束而宣告结束。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常年得不到修复、更新的中国舰队在海战中遭受重创,致使李鸿章苦心经营的北洋舰队一败涂地,终于在1895年2月全军覆没。一个月后,海军衙门裁撤,当年以海军衙门承建的颐和园工程至此也失去了支持的后盾,修园计划仓促收尾。
雷廷昌,也在清漪园完成后的十二年后去世,随着清王朝的式微,这个在营建皇家园林与建筑的家族开始走向没落。
六
完成修复的清漪园,最终被慈溪西太后取颐养冲和之意,改名为颐和园,从此成为她的颐养天年之地,在这里度过了铺张奢华的生活。此时,大清国早已是山穷水尽,风雨飘摇。
颐和园的江南富丽带给了她无上的身心满足,她似乎也乐于放政赋闲,在这大好的风光景秀中安度晚年,给自己的一世操劳画上句号。年轻的光绪皇帝似乎终于等来了这一天,犹如出笼之鸟,海阔天空,在远离“皇爸爸”的紫禁城大振龙威,推行变法,而再无掣肘之事。
他是如此得迫不及待和心急火燎,一心想凭借自己的痛除积弊,兴革自强和锐意求新让这个千疮百孔风雨飘摇的破碎山河起死回生,百废待兴,实现大乱后的大治,富国强兵。于是,一道道圣旨从养心殿拟出,交付军机,严令见旨执行,修建铁路、办报纸、办学堂、派留学生、开议院、设民政局、废除科举八股……举凡用人行政、去弊革新都颇有一番作为。
光绪帝
乾隆晚年,刚刚经历过的康乾盛世将清王朝推向了历史上的空前繁盛,志得意满的统治者沾沾自喜,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沉湎于荒唐的地大物博中,以天朝自居,乐此不疲。这时,地处地球另一端的西方列国却正在一场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中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一日千里,其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无不冠杰全球,古老的东方文明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甲午战败,列强鲸吞,以康梁为代表的仁人志士上书疾呼,请求变法,深重的民族危难,让光绪皇帝决心排除万难,实施变法,以挽救危亡。他接受康梁等人的变法主张,并启用杨深秀、谭嗣同、刘光第、杨锐等一批具有维新思想的志士,纳言受策;同时,颁布《明定国是诏》,在政治、经济、军事、文教等诸方面实行力度实为不小的变革。作为一位长久郁郁不得志、处处受到压制而又能接受新思想、渴望有一番作为的开明皇帝,他希望可以借助这次机会做一代令主,为自己的清王朝来一次大整顿,实现富国强兵。他已经知道自己的国家与西方之间的巨大差距,他着急,急着要把大清国治理好,急着要跟洋人比,急着要甩掉拖累了上百年的旧包袱,带领臣民走出国难,重新自强。在手无实权,又缺乏有力心腹的情势下,他的变法主张和措施几乎没有得到有力推行,尽管身边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林旭、杨锐、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等一批维新派人士,但这些人本身职位并不高,手中也并无实权,在实际推动变法的过程中成效有限;他的老师翁同龢虽然也极具维新意识和变法思想,对变法革新又极为支持,名位亦高,乃三朝老臣,但身为帝师,本身亦不具备实权。再者,一心求速恨不得朝夕之间就取得变法成功的光绪皇帝也却有求成心切操之过急之处,每日一道道圣旨从他的手中签发,让官员们应接不暇,前一道旨意尚未执行,新的旨意又陆续而来,甚至光绪皇帝本人一些即兴的想法未经商议,便草草下诏,以至于前后旨意相悖,让官员们无所适从,干脆不予理会,每日只是坐等这无法执行又看似传不完的上谕、旨意,无奈、无聊之下,值班军机便以接不完的变法诏令引为笑谈。据后来统计,持续103天的戊戌变法,光绪发布的变法诏令多达184条,不可不谓揠苗助长,虎步牛车,时任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不宁唯此,几千年来,中国一直延续着几乎一成不变的封建体制,这次竟然要以西方文明彻底巅峰千年相袭的文明传承,阻力之大,前所未有,那些因循守旧,一辈子深受程朱理学熏陶的守旧派岂会善罢甘休,他们稍有不满,便成群结队地赶赴颐和园向慈禧太后鸣屈告状,甚至痛哭流涕,慷慨陈辞。如此,即便维新变法千般万好,也很难大破大立,一场本可大有作为,在推动大清王朝走向现代富强的维新变法在本身缺乏妥善谋划与因循守旧派强烈阻挠的双重困局中只能失败。
袁世凯作为变法进入关键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因早年参加强学会,慷慨激昂,意气风发,被维新派看作可托付之人。形势逼人,光绪皇帝也凭借自己曾对袁氏的知遇之恩而对他寄予厚望,希望重要关头,他能挺身而起,全力支持变法,并许诺,事成袁世凯将接替荣禄的直隶总督与北洋大臣职位,这无疑是一个极有分量的承诺,袁世凯信誓旦旦,当场应允了下来。
手持光绪密诏先诛荣禄,再兵围颐和园的袁世凯,私下又视同骑虎,进退失据,结果罔顾君臣之义,背信弃义地携带密诏,将此机密大事,密秉荣禄。
一场挽救危亡、变法图强的维新运动就这样悲惨落幕。慈禧太后,再一次以她凶狠的手腕诛*了她的政治“敌人”,谭嗣同、林旭、杨锐、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在菜市口以血的代价宣告了实施103天的维新变法彻底失败,光绪,这位支持变法的最高统治者,从此被囚禁西苑太液池的瀛台和高耸城墙围堵的玉澜堂,成为他的终极归宿。
当年他的生父醇亲王,为了儿子的地位稳固,费尽心血重修起这座皇家园林,最终却以一种噩梦般的形式,成了光绪皇帝的牢笼,葬送了自己的政治生命。
七
随后,颐和园再一次地遭逢洗劫,1900年,英、法、德、美、日、俄、意、奥等八国联军侵华,掀起了一次瓜分中国的狂潮。
1900年巴国联合侵华
在决定是否向八国联军宣战的御前会议上,光绪皇帝主和,这是根据敌我双方军事力量对比作出的正确选择。当时情势,依大清实力,敌一国已是为难,更不用说数国联军了,包括兵部尚书徐用仪,户部尚书立山,吏部左侍郎许景澄,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联元,太常寺卿袁昶,均以为和为上策。然而,还在为外国公使不愿交出康、梁,及在废立光绪,再立新君问题上受到外国干预而恼羞成怒的慈禧太后,感情用事,草率作出决定,宣布对八国联军开战,并下令处死主和官员。
几乎毫无作战能力的各地守军,面对强敌,一触即溃,八国联军不费吹灰之力,便轻易地攻入了北京城。仅仅时隔40年,大清王朝再一次地步起1860年逃跑后尘,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狼狈逃亡西安。
一国之都,数千年来第一次就这样拱手让给了外敌,在野蛮、粗暴的恶行下,北京城成了一只完全待宰的羔羊,毫无招架地被一群衣冠禽兽四处公开烧*抢掳,所受毁损、抢劫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重修不久的颐和园,也难逃魔掌,在罪恶暴行的蹂躏下,被八国联军疯狂洗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