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张九龄自幼聪明敏捷,小小年纪便能写出极其出彩的文章,13岁的时候,便已是当地有名的小才子。
广州刺史王方庆还曾接到过他的书信,看完给予了高度评价,即:
此子必能致远。
王方庆的鼓励让张九龄更加自信,他也一直以王方庆的鼓励为奋斗目标,立志将来可以出人头地。
他勤奋好学,他能诗善文,摆在面前的已是星光大道,在二十来岁的时候,便已经进士及第,宰相张说得罪了武则天的宠臣张宗昌而被贬岭南的时候,曾在韶州逗留,机缘巧合之下,读到了张九龄的文章,被深深折服。
张说博学多才,是当时文人的领袖,在他的大力肯定下,张九龄的仕途更加顺风顺水。
唐玄宗当了皇帝之后,张九龄也在政坛有了极大的名气,后来甚至当上了大唐的宰相,一时间,风光无限,为开元盛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可以说,开元之所以能成为盛世,是离不开张九龄的,只是盛世的美景让唐玄宗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在他安于享受的时候,耿直的张九龄开始不合时宜,而唐玄宗也不再敬重和待见这位有功之臣。
而在安禄山的问题上,唐玄宗就直接否决了张九龄。
初见胡人开元二十年,担任幽州节度使的张守珪抓到了一个偷羊贼,便准备将其乱棍打死。
没想到这个偷羊贼面对生命之忧发出了一声呐喊:
大夫不欲灭两蕃耶?何为打*禄山!
张守珪听到后,觉得很有意思,他没想到一个偷羊贼还能说出如此大丈夫的话,在拷问之中,得知此人名叫安禄山。
张守珪见他白白胖胖,又满腹豪言壮语,便放了他,然后将其留在军中,安排他与史思明一起去抓俘虏。
还别说,安禄山还真有两把刷子,每次都能按时完成任务,张守珪便提拔他当了偏将,由于安禄山还很会讨人欢心,以至于还被张守珪收为了义子。
有了靠山,安禄山也走上了一条飞黄腾达的路,在张守珪的提拔下,他甚至还亲自去了一趟长安入京朝见。
按照当时的惯例,要见皇帝奏事,得先去拜见宰相,在这种情况下,安禄山与张九龄有了第一次见面。
张九龄能位居宰相,本身便目光如炬,他一眼便看出了安禄山是个奸诈之徒,也断定日后此人必将犯上作乱,所以他对侍中裴光庭说出了自己的八字预言:
乱幽州者,必此胡也!
预言应验开元二十四年,安禄山已是平卢将军,在张守珪的安排下,他带领军队去讨伐契丹,结果作战不利,大败而归。
失败,总有人要为此埋单,张守珪当然不会为这个干儿子背锅,而他满心思想的是他养了干儿子那么久,是他该做出回报的时候了,所以想都没想便奏请朝廷,要将安禄山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