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是食物中毒而呕吐,其实是中风;视力突然异常,竟不是看眼科,而是要走卒中绿色通道;年轻不是卒中的“挡箭牌”……
10月29日是第18个世界卒中日,中国卒中学会发布宣传主题为“卒中:重在预防”。临床发现不少人“不识”卒中而耽误救治,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科、广东省神经科学研究所的专家们以例为鉴,供大家学习预防与识别。
□ 食物中毒导致呕吐?
一位患者,与朋友聚餐后出现头晕、呕吐,以为自己食物中毒了,赶紧到附近诊所看病,好在他的朋友觉得不对劲——一起吃饭的人不少,为何单单他有事?联系医生后,在朋友陪同下,来到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科主任张玉虎面前的患者已经坐在轮椅上,“头晕,站不稳”。检查发现,患者有明确的失去平衡与协调问题,考虑可能是后循环梗或出血待确定,迅速进入卒中绿色通道,经溶栓后症状完全缓解。
□ 眼睛突然看不见?
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科张斌博士最近刚接诊一位患者,是从眼科医院转来的,到院时还不相信是脑血管出问题了:“就是一个眼睛突然看不见,你看我走路、说话甚至手活动都非常好……”而在医生眼中,患者已经有了“眼中风”这样的卒中先兆,果然影像检查证实颈内动脉栓塞,就在他还在犹豫是否接受急诊手术来打通血管时,病情迅速进展:他左侧肢体完全瘫痪,精神状态急转直下,进入嗜睡,幸亏马上进行取栓手术,得以恢复正常。
□ 专家解惑:识别卒中从“中风120”升级到“BE FAST口诀”
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科副主任马桂贤指出,经过多年医学科普,很多人记住了“中风120”这一迅速识别脑卒中和即刻行动的策略,知道“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2”代表“2只手臂是否出现单侧无力”;“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如果有任何一个症状突然发生,极有可能是脑卒中,要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使用这一策略,可识别70%的卒中”,马桂贤说,另一方面,也让平衡问题与眼睛问题被忽略掉了。
如今,最新的识别卒中要记“BE FAST口诀”:
“B”——Balance是指平衡,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突然出现行走困难;
“E”——Eyes是指眼睛,突发的视力变化,视物困难;
“F”——Face是指面部,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
“A”——Arms是指手臂,手臂突然无力感或麻木感,通常出现在身体一侧;
“S”——Speech是指语言,说话含混、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
“T”——Time是指时间,上述症状提示可能出现卒中,请勿等待症状自行消失,立即拨打120获得医疗救助。
“前5个字母各代表一个早期症状,使用这一策略,可将卒中的识别率提升到90%。”马桂贤说。
□ 30岁的他怎么就脑出血了?
张斌管过一位病人,30多岁的七尺男儿在病房里面痛哭流涕:“我这么年轻,怎么脑中风了?还搞成这样……”
原来,小伙子仗着自己年轻,生活习惯很是“豪放”:经常吃夜宵,甜辣高油无所忌;酷爱碳酸饮料,几乎饮料当水喝;从来不运动;熬夜是家常便饭……
结果脑出血急性期住院了,却不能直接手术治疗,要先做介入引流。原来住院查出他很多问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高,肾脏B超发现结石堵住输尿管,眼看着憋坏肾了,要先引流解决肾结石问题,否则脑出血手术也做不了,把小伙子着急得直哭。
□ 能吃能睡能动就是健康?
一位病人的情况被医生们视为认知误区的经典,他一直固执地认为自己之前从无不适,能吃、能睡、能走动,很健康,从来不用去医院体检或看病。
左侧身体轻微出现无力,还能走动,固执的他就不当回事,拒绝上医院,甚至在无力感加重时还强行起来走路,结果摔倒在地,胸口碰上桌子造成气胸,呼吸困难住院时发现一边肺已经被压缩一大部分,而且无论溶栓还是取栓的时间窗都已过去,只能康复治疗,后来肢体始终恢复较差。
事实上,住院检查发现他“三高”没一个落下,根本不是他自己想象中健康。
□ 专家解惑:预防中风从年轻开始
张玉虎指出,卒中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90%的卒中是可以避免发生的,预防中风要从九方面做起来:
1、定期进行卒中危险因素的自我筛查,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吸烟、饮酒、超重与肥胖、不健康生活习惯,和其他可能导致卒中的疾病等。
2、控制好血压。35岁以上应每年至少测量血压1次,高血压患者应每月至少测量1次,高血压患者还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3、控制好血糖。无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建议在年龄≥40岁时开始筛查,有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应定期检测血糖。
4、控制好血脂。血脂升高一般没有症状和异常体征,必须通过血脂检查才能及时发现,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空腹血脂,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应每年进行血脂检查,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病及缺血性卒中的高危人群,应该每3-6个月就要测定1 次血脂。
5、戒烟。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所有人都应该主动拒绝吸烟,并避免二手烟危害。
6、控制体重。超重和肥胖者可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体力活动等措施减轻体重,有利于控制血压、减少卒中风险。
7、健康饮食。每天饮食种类应多样化,使能量和营养的摄入趋于合理,每日食盐不超过5g,少油饮食,控制胆固醇、碳水化合物摄入,避免饮酒。
8、科学运动。健康成年人每周参加3-4次有氧运动,每次持续约40分钟以上,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中老年人可根据自身情况参加有益省心的健身运动。
9、积极治疗有关疾病,如:心梗、房颤、外周动脉疾病等。以上疾病人群的卒中发病风险明显高于常人,应定期体检复查,接受专科医生治疗,遵医嘱药物治疗。
“尤其要强调的是预防中风从年轻开始”,马桂贤介绍,在所有卒中里50岁以下发病占约10%,其中45岁-49岁约占5%,40岁-45岁约占2%,35岁-39岁及34岁以下各占超过1%,现代中青年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生活习惯不够健康,是很需要关注的群体。
□ 数说卒中
2/5:根据全世界流行病学数据,全世界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一生当中会患卒中,而中国更高,每5个人中就有2个人一生当中会患卒中。
1494万人:根据中国卒中学会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我国现有卒中患者1494万人,每年新发卒中330万人,每年因卒中死亡154万人。
80%:卒中存活者中约有80%左右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约75%丧失劳动能力,40%是严重残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4.5小时:再通血管有药物溶栓、手术取栓两种,就全世界的经验来说,4.5小时内溶栓,6小时内取栓,比不做这些患者,恢复的明显要好,治疗越早,恢复越好。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雪华 通讯员:郝黎、张蓝溪、张诚斌
图/粤卫信提供
标题图:视觉中国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苏琬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