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林嫂作为《祝福》中的主人公,鲁迅先生在描写这样的一个人物的时候给予人物怎么样的情感,鲁迅先生在《祝福》中给我们呈现出了怎么样一个祥林嫂?本文主要从祥林嫂的外貌和语言两个方面入手,呈现《祝福》中的祥林嫂。
首先外貌方面,文章涉及到的部分先摘抄下来,如下:
(一)之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
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
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二)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
(三)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祆,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四)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掏米。
在这四段外貌描写中,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祥林嫂的眼睛,特别是第一段中的眼睛,让人不寒而栗。“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祥林嫂的眼睛我们可以看到祥林嫂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在"我"回到鲁镇时看到祥林嫂的时候“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已经将祥林嫂此时此刻的精神状态呈现在我们面前。此时此刻的祥林嫂已经不再是那个“顺着眼”的寡妇了,而是一个麻木、绝望的乞丐。在她的眼中除了麻木绝望之外,还有“人死之后到底有没有魂灵”的困扰。
但是祥林嫂也不是从一开始就变成这样一个对生活失去了希望的人。而是一步步陷入了对生活的绝望之中的。当祥林嫂来到鲁镇的时候是“顺着眼”的,表明了她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也是一个逆来顺受的人。当再一次经受了丧夫丧子的打击的时候,生活的希望开始动摇,眼中已经开始失去了神采,“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这是一个安分的妇女在不断经受生活打击的时候内心意志的瓦解,但是这种一直并没有最终奔溃。最终奔溃的是祥林嫂在捐了门槛之后以为自己洗刷了罪名的时候 ,四婶的一句“祥林嫂,你放着吧”让祥林嫂最终陷入了精神奔溃之中。具体的表现在于她的眼睛“窈陷下去”精神也不济了。从祥林嫂的眼睛可以看出那天夜里祥林嫂内心的挣扎和恐惧。
那么是什么让祥林嫂如何害怕?答案是鬼神——柳妈说“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祥林嫂对鬼神是如此的恐惧,以至于让祥林嫂精神奔溃,直到死,祥林嫂脑中“人死之后到底有没有魂灵”也是关于鬼神的。现在的我们可以嘲笑祥林嫂竟然如此的迷信,如此的害怕鬼神,但是要是我们了解在封建社会中的精神支柱——宗教的时候,我们对祥林嫂这样的收到封建迷信毒害的愚昧的中国人的处境会感到一丝的同情,而不再是嘲笑。因为她们需要这样封建迷信(宗教)给予她们的精神的支撑,她们也需要这样的迷信来实现自己现世实现不了的愿望,也需要这样的宗教迷信来帮助自己摆脱现实生活的痛苦。我想祥林嫂最后是既希望人死了之后有魂灵又希望人死了之后没有魂灵的。因为有魂灵的她可以和自己的家人、自己阿毛见面,没有灵魂是因为害怕自己的两个鬼丈夫要来争她。这样的矛盾困扰着即将死去的祥林嫂是多么的悲伤。
当然除了祥林嫂的眼睛之外还有祥林嫂的衣服让人印象深刻。“白头绳,乌裙,蓝夹祆,月白背心”这些代表了祥林嫂的身份——寡妇。同时也表明了祥林嫂被迫改嫁之后生活并没有能够得到改善,还是那么的贫苦。这是我们能够直接看出来的,是服饰的显性特征,但是在服饰的背后隐藏着我们看不到的东南关系,那就是服饰所代表的隐形的文化以及世俗的要求。这些服装描写是寡妇的装饰,她是在为她的丈夫守寡,这是世俗要求的。古代对女人守丧的要求是最少是三年,后来变成了一辈子,也就是守寡。那么女人要男人守寡?这是世俗的要求“从一而终”,是封建礼教的硬性要求。作为女子是没法反抗整个社会加在自己身上的封建礼教的枷锁。同时守丧的过程当中要求要做到清心寡欲,这是祥林嫂身着冷色调的服饰的原因之一。在祥林嫂的服饰中,饿哦们看到了一个贫困的,深受礼教束缚的寡妇形象。
在语言上,鲁迅先生并没有为祥林嫂这个女人设计太多的话语,但是却是非常经典的,特别是“我真傻,真的”可谓是祥林嫂的标配。
“我真傻,真的”这一句话看似平淡,但是细细读来会发现它并不平淡也不平常,里面包含了太多太多的人物情感在里面。祥林嫂说到这句话的时候场合十分重要,在文章中一共出现了三次“我真傻,真的”。但是他们的场合都是差不多的,都是祥林嫂在讲述自己的儿子阿毛的遭遇。其中是有一个母亲对失去儿子的痛苦,也是一个母亲对自己没有能够很好照顾好儿子从而导致了儿子的死亡这样悲剧的懊悔。也是一个饱含痛苦、懊悔的心灵在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向人们表达,是为了将内心的悲伤 、痛苦进行稀释 ,从而缓解自己内心的痛苦。但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讲述之中,我们看到祥林嫂在不断的重复着痛苦,不断的重复着懊悔,这样的重复永远都无法让祥林嫂走出时候失去儿子的阴影之中。而鲁镇的人们在这样不断的讲述之中先是抱着同情的心态,最后开始厌恶祥林嫂的痛苦,最后开始嘲笑着祥林嫂,寻找着她的伤疤。这是一个社会出现病态的表现——对痛苦对悲伤的不在乎,也是鲁镇这个小社会的冷漠造就了一群鲁镇的看客。也是这一群看客造就了社会的冷漠,世态的炎凉。
总之,在祥林嫂这个女人身上们看到了封建社会加给女人身上的沉重枷锁。这种枷锁是远远要比男人要重的,对女人的要求也是要远远大于男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