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原著主要内容,儒林外史内容简介简短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3 05:48:33

儒林外史原著主要内容,儒林外史内容简介简短(1)

作品简介

《儒林外史》是一部讽刺小说,成书于1749年,全书共五十六回。作品用一系列相对独立的故事,描写了封建文人、官僚豪绅、市井无赖等各类人物的无耻行为,成功塑造了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文人群像,是一幅十八世纪中国封建科举时代的社会风俗画卷。

它以封建士大夫的生活精神状态为中心,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物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揭露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对当时官场腐败、科举弊端、礼教虚伪、世俗风气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另一方面热情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人性的守护,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全书白话运用纯熟自如,人物刻画栩栩如生,讽刺手法高超绝妙,开创了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

作者简介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晚号“文木老人”,别署秦淮寓客,安徽全椒人,祖籍浙江温州,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出身世宦之家,从小过继给伯父,成年后遭遇丧妻之痛和科场失利,又卷入家族纷争,悲伤郁闷,任性挥霍,为乡人鄙视。此后,吴敬梓因不能忍受家乡的处境,移家南京。他为人真诚豪爽,又富才学,与当地文人学士广泛交往。乾隆元年,参加科举考试因病退场,最终未能参加殿试,从此绝意仕途。中晚年资产耗尽,家境贫寒,依赖亲友相助度日。常与友人诗酒酬唱,诗名鼎盛。他几乎耗尽毕生精力写就的长篇《儒林外史》,是中国小说史上一部带有开创意义的杰作,奠定了中国讽刺小说的基石。

人物形象

王冕: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元末诗人,作者据此进行了改编。王冕出身田家,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不精通,而又安于贫贱,以卖画为生,不与权贵相与。作者通过他的嘴,抨击了科举制度。王冕在小说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整个小说的人物塑造上,他奠定了作者理想人物的基本特点。王冕作为一个士人、“名流”,在他身上体现着作者心目中的中国士人的精神。

周进:原本是个童生,依靠在村里私塾教书糊口,对科举考试极为热衷,可惜到了花甲之年,却连个秀才都没考中。有一回,他和姐夫来到省城开科取士的考场贡院,触景生情,伤心欲绝,竟一头撞到号板上,晕了过去。醒来以后,他满心悲怆无法排解,索性嚎啕大哭,满地打滚。这一幕被几个商人见到了,他们出于怜悯,凑钱帮这个可怜的老头儿捐了个监生。周进欣喜不已,向他们叩头谢恩。后来,借着监生的身份,他居然中了举人,接着又中了进士,到广东为官。

范进:二十岁开始应考,考了三十五年,屡试不中,但依然热衷科举。家中穷困不堪,他腊月还穿着单衣,冻得直打哆嗦。周进见到他,便想起了自己当年的惨状,在惺惺相惜之下,将他录取为秀才,后来又将他录取为举人,因此上演了一出“范进中举”的癫狂闹剧。

胡屠户:范进的岳父。在女婿范进中举以前,称他为“现世宝”“没用的人”,骂他“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肉吃!”范进中举后,胡屠户马上变换了称呼,称之为“贤婿”“老爷”“天上的星宿”“文曲星下凡”,对其前倨后恭。

严致和:即严监生,他书没读过太多,他这个监生是花钱捐来的。他最被人熟知的桥段莫过于临死前那两根放不下去的手指了,几个侄儿以及奶妈怎么也猜不中严监生到底说的是什么,而赵氏一语道破,原来是灯中有两茎灯草,严监生怕它费油才使得难以合眼,待赵氏挑去一根,严监生便一口咽了气。

严致中:是个贡生,是严监生的亲哥哥,却瞧不起自己的胞弟。严贡生是个十足的衣冠禽兽。范进在服丧期被张静斋劝说一同前去汤知县那里“打秋风”,刚到高要县坐定准备喝些茶水,严贡生便进来搭讪。当得知二人是要去拜见汤知县时,便开始称自己与汤知县是老相熟,又编造了一段与汤知县相遇的故事,还夸赞汤知县的为人,只是为了显现对汤知县的了解。严监生死后,他便谋夺了兄弟的家产。

王惠:封建官僚,以进士身份被任命为南昌知府。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不是询问当地的治安和民生,而是查询地方人情和特产,并开始整顿衙门,将各种差事的余利归公。他的信条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他的行为与这个信条相一致,使衙门内整天充满了戥子声、算盘声和板子声。朝廷考察他的政绩时,认为他是“江西的第一能员”。然而,他的行为也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和批评。后来宁王叛乱,王惠降敌,不料叛乱被王守仁镇压。后来又借蘧公孙等人的帮助得以脱身。

蘧景玉:蘧太守的儿子,蘧公孙的父亲。他是一位有名的贤公子,翩然俊雅,举止不群,具有名士风流。蘧景玉对父亲的急流勇退表示理解并欣慰,王惠赞他“看老世台这等襟怀高旷,尊大人所以得畅然挂冠”,这并非完全是恭维客套。蘧景玉在处理公务上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王惠以常人之心,认为蘧公子“不日高甲,老先生正好做封翁享福”,蘧公子却自有一段与众不同的议论,颇见其为人:“人生贤不肖,倒也不在科名。 晚生只愿家君早归田里,得以菽水承欢,这是人生至乐之事。”然而,蘧景玉享年不永,回到嘉兴次年便病故了。

蘧公孙:蘧景玉的儿子。继承了父亲的名士风范和侠义精神。他并不看重科举功名,只求家君早归田里,得以菽水承欢。蘧公孙曾用蘧太守历年俸银所积填补了衙门公务上的赤字。几年后,蘧公孙路遇因降叛穷途流落的王惠,将收账回来的二百两银子悉数赠与。后来,蘧公孙接济了王惠,王惠无可报答把出逃时随身带的枕箱送给他。蘧公孙又把这个枕箱转送妻子的丫鬟双红。双红和宦成私奔,蘧公孙报官缉拿。差人敲诈宦成双红夫妇,碰巧得知枕箱秘密,宦成受差人指使,假公孙窝藏叛逆的罪名,勒索钱财。公孙知己马二先生把枕箱赎了回来,结了案。在娄府中,鲁编修遇见了蘧公孙,读了蘧公孙的诗后,赞赏其才,并暗自将其定为良婿。鲁编修的独生女鲁小姐是位才貌双全的女子,自小便被父亲当作男儿来培养,读遍科举必考书目,又写得一手好文章。大婚过后,鲁小姐发现蘧公孙并无功名之心,也无“八股”之才,于是大为失望,而蘧公孙也认为鲁小姐情趣不够高雅。因此,夫妻相处甚为不悦。

娄家公子:出身高官显宦之家,其父亲位居三公,然而,他们未能在科举考试中有所成就,因此放弃了举业,选择做名士。娄家公子结交了很多其他的名士,但这些名士却往往只是空有其名,并没有真正的才华和品德。他们为了追求名利和富贵,不择手段地利用娄家公子的善良和慷慨,骗取了大量财物。娄家公子与杨执中的交往:娄家公子写了一封帖子,让管家晋爵拿着750两银子到衙门将杨执中赎出来。晋爵在衙门中活动,最终让杨执中得以释放。但晋爵却私吞了剩下的730两银子。后来,娄家公子去拜访杨执中,但第一次去时,杨执中不在家,老仆人误以为是姓柳的来拜访,导致杨执中躲起来,娄家公子失望而归。娄家公子与侠客张铁臂的交往:娄家公子曾向张铁臂求取仙方,花费了五百两银子,但最终发现张铁臂所给的药都是假冒伪劣产品。

鲁编修:浙江绍兴人,他是一位翰林编修,得到皇帝的赏识信任。鲁编修通过科举进入仕途,因此他希望自己后继有人。然而,他只有一个女儿,因此从小就把她当儿子教,希望寄托一点自己的希望。虽然鲁小姐学问了得,但是女儿终究不能参加科举入仕。所以,他希望能招个好女婿,替自己了这份心愿。于是找了“名人之后”蘧公孙,“料想公孙举业已成,不日就是个少年进士”,没想到这蘧少爷却是个“雅人”,对于科举这等“俗事”并不为意,不仅小姐伤心,连鲁编修也深感后继无人。鲁编修因女婿不肯做举业,心里着气,商量要娶一个如君,早养出一个儿子来叫他读书,接进士的书香。夫人因他年纪大了,劝他不要,他就更生气,结果“跌了一跤,半身麻木,口眼有些歪斜。”陈和甫给他切脉后,诊断为中风。鲁编修的病因并非完全因为年老体弱,而是因为他对举业的执着和他对女婿的失望导致的忧愁抑郁。

马二先生:本名马纯上,别名马静,浙江绍兴府人。马二先生在杭州西湖边偶遇蘧公孙,并在钱塘门茶亭中与之一同品茶。在闲聊中,马二先生向蘧公孙传授了一些做学问的门径,并提到了自己的一些经历和想法。马二先生前往严贡生家拜访,恰逢严贡生外出,便在书房等候。在书房中,他看到了严贡生所写的几篇八股文稿,并对其中一篇文章进行了批注和修改。后来,严贡生回家后对马二先生的修改表示感激。马二先生在科举考试前夕到了一座古寺中,遇到了一位名叫权勿用的老者。权勿用向马二先生传授了一些科举考试的秘诀,并劝说马二先生不要过于拘泥于八股文的格式和规矩,要更加注重文章的内容和思想。马二先生在一座酒楼中偶遇洪憨仙,并与其一同饮酒聊天。在闲聊中,洪憨仙向马二先生透露了自己的一些神奇本领和经历,让马二先生惊叹不已。然而,后来洪憨仙突然去世,让马二先生感到十分震惊和惋惜。马二先生在科举考试中获得了秀才的功名,并在乡试中顺利通过。然而,他在会试中落第,失去了进京参加殿试的机会。马二先生感到十分失落和沮丧,但仍然坚持做学问和关注社会问题。马二先生还帮助过少年匡超人。

匡超人:原名匡迥,号超人,温州府乐清县人。他本是一个贫苦的农民,淳朴孝顺、为人乖巧、做事勤快,充满正义感。在流落他乡时,受社会影响逐步发生了变化。在杭州,匡超人遇到了马二先生,并受马二先生的影响,把科举作为人生的唯一出路。考上秀才后,又受一群斗方名士的“培养”,以名士自居,以此作为追名逐利的手段。社会给他这样的道路,他巧妙周旋其间,逐渐被权力和金钱所腐蚀,最终走向堕落。他吹牛撒谎,钻取功名,卖友求荣,忘恩负义,变成了一个衣冠禽兽。

牛布衣:绍兴人,曾在山东范学道身边做过幕客。他的行踪和言语主要出现在范进、娄氏兄弟、蘧来旬、匡超人等人的故事中。范进为了报答师恩,决定关照故乡的学生荀玫。他在落选的考生中找荀玫的卷子无果后,幕僚牛布衣提醒他何不在取中的考卷中查。结果真的如牛布衣所说,荀玫早就考中一等了。牛布衣曾拜访娄家的两位公子,两位公子热情招待他,叙述在京城的往事。后来,牛布衣和算命的陈和浦一起做蘧公孙和鲁小姐的媒人,并一起畅游莺脰湖。在多次应试不利的情况下,他回归故里,彻底放弃举业这一在封建时代读书人唯一的正途,退而求其次,谋求成为所谓的“名士”。几年后,他与此时已天良丧尽的匡超人相遇在杭州出发的船上,但话不投机。他寓居在芜湖的甘露庵,并在那里与甘露僧品茗清谈,谈古论今,以诗文闻名。结果却在芜湖一病不起,终至客死异乡。

牛浦郎:原为乡间少年,识些字,也读些书,尤其爱读诗。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到牛布衣的诗集,而牛布衣已经逝世。牛浦郎便假充牛布衣,摇身一变,成了著名诗人。他攀结权贵,甚至结识了牛玉圃,将其打发出门。然而,由于真牛布衣的好友冯琢庵的存在,真相被揭露,牛浦郎被牛奶奶告发。但糊涂的向知县却把牛浦郎放了,从此牛浦安心地继续假充牛布衣。

沈琼枝:教书先生沈大年的女儿,遵父命嫁给盐商宋为富为妻。到了盐商宋为富府上之后,才知道是一场骗局。盐商宋为富原来是娶沈琼枝为妾。琼枝父状告宋为富,宋重金贿赂知县,其父沈大年被押回常州。状告失败后,沈琼枝带着金银细软独自去南京,开始了她新的独立生活。

鲍文卿:最初是崔按察门下的一名戏子,后因崔按察被参处,鲍文卿出面求情,救了向知县。此外,他收养了倪老爹的儿子倪廷玺,并过继为己子,改名为鲍廷玺。在南京时,他领着戏班子唱戏谋生,后来偶遇升为安庆府知府的向知县,双方之间相互叙旧。

庄绍光:南京累世读书人,出生书香门第。他应诏觐见皇帝,被皇上赞赏,但因不谙官场世故,得罪了太保。当皇帝要重用他时,太保说不适宜用没有通过正规渠道进学的人。于是皇上赐了银两及元武湖,允许他回乡著书立说。在回乡的路上,庄绍光借宿到一老农家,不幸老农夫妇双亡,他花费银子安葬了他们。回家中途及到家后,各路官僚、乡绅因为他被皇上召见,纷纷前来拜见,庄绍光不堪其扰。于是他搬到了皇上赐予的元武湖上。之后,卢信侯到湖上来访,因为卢信侯收藏了禁书,被官府追来捉拿。卢信侯自首后,庄绍光疏通关系救了他。迟衡山、杜少卿来找他商议需找一个贤士主祭泰伯祠堂的事宜。

杜少卿:以作者本人为原型写成的。杜慎卿的堂弟,他出身于“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的大官僚地主家庭,虽然出生于封建地主官僚家庭,但是离经叛道,不热衷功名,反对八股科举,不愿做官。他不拘泥于传统道德观念和规矩的束缚,以自己的才华和胆识走天下,被视为“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在他身上蔑视科举、追求民主的思想尤为突出。

虞育德:人称“虞博士”,苏州府常熟县人,五十多岁时才中进士。他没有像其他进士那样虚报年龄以求重用,而是据实上报,后被授予南京国子监博士的闲职。他曾受朋友之托,到南京国子监后即履行诺言,给予武书以关照。他的旧邻汤相公来找他,告诉他因缺钱用,把虞育德让他住的房子拆卖了,虞育德不但没生气,还另给了银子让他再去租房住。虞育德在处理端姓监生犯赌博的事时,为读书人辩护。在得知一个农人因为贫穷而面临困境时,他坦诚说明自己也需要银子做盘缠,并送给农人四两银子。他被大家一致推举为泰伯祠(周文王大伯父)大祭的主祭人。

中招考点

一、填空题。

1.《儒林外史》是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书中表现的是普通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揭露和讽刺的主要对象是封建科举制度

2.“这些衙役百姓,一个个被他打得魂飞魄散,合城的人,无一个不知道太爷的利害,睡梦里也是怕的”中的“他”指王惠

3.《儒林外史》中有一个人物,少年时和王冕一样孝亲勤学,后来却日趋堕落,这个人物是匡超人,请概述一个他因追逐功名富贵而成为卑鄙小人的情节:匡超人的老师欣赏他的才学,要把外甥女嫁给他,他谎称未婚,就成了亲。

4.牛浦郎原本与祖父相依为命,后娶米店老爹的外孙女为妻,但后来撇下妻子。他结交官府,追求名利,冒名顶替,到处招摇撞骗。

5.年过六十的徽州府穷秀才王玉辉,年年科举,屡试不中,但他却恪守礼教纲常。他的三女婿死了,女儿要殉夫,公婆不肯。他反而劝亲家让女儿殉节

6.周进前半生生活在社会底层,穷困潦倒,不得不忍受着士林人物梅玖王惠的羞辱及市井小民的轻蔑,但他始终坚信科举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

7.金东崖的儿子想考学,但没有学问,想出银五百两找人替考。经过潘三爷仔细筹划,由匡超人替考,并顺利考中。

8.王冕自学成才后,不愿与知县时仁和乡绅危素来往,避走山东济南卖画为生。后来,朱元璋取了天下,他为避免入仕,归隐会稽山。

9.杜少卿家产将尽,听从老管家娄焕文的劝告,移家南京,得识各地齐集南京的名士。少卿与娘子同游清凉山,自由自在地生活。

10.沈大年送其女琼枝去扬州宋为富家完婚,但宋为富以讨妾对待,她只身逃往南京,写扇作诗,为人刺绣谋生

11.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甲】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知县不解其故。静斋笑道:“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瓷杯、一双象牙箸来。【甲】又不肯举。静斋道:“这个箸也不用。"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竹子的来。方才罢了。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曾备办。落后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元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

选段中【甲】指范进, 该选段中的细节描写揭露了【甲】虚伪做作的性格特点。

12.我们在阅读《儒林外史》这部讽刺小说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体会批判精神;②欣赏讽刺笔法;③联系现实深入理解。

13.全班共同阅读《儒林外史》,选择自己喜欢的专题进行探究。你选择的两个专题是①《儒林外史》讽刺艺术探究②续写故事。

二、选择题。

1.关于《儒林外史》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C)

A.小说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

B.历代正史皆相沿设有“儒林传”,记述各朝有学问、有品德的大儒。但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刻画的是“儒林”的一些为正史官书所不载的面相。

C.小说中的人物全部是醉心于功名利禄之徒,个个丑态毕露。或唯利是图,自甘下流;或假作清高,实则鄙陋;或终老科场,迂腐可笑等。

D.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它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可谓定评。

2.下列有关《儒林外史》的内容,哪一项与文章原文不符合(C)

A.严贡生是一个以巧取豪夺、横行多里的奸诈、卑鄙小人的形象出现的。

B.科举时代,选各府县学行俱优的学员进入太学者,称为贡生。

C.严监生临死前竖起两根手指头,是因为还有没有说完的话要跟儿子们交代。

D.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见胡屠户的趋炎附势。

三、简析题。

1.(2022浙江湖州)

假如长大后的王冕从书客那里买的书中包含了以下作品,你认为王冕可能会喜欢哪一篇?

结合你对这篇作品和小说中王冕的认识加以回答。(3分)

A.《爱莲说》(周敦颐)B.《饮酒(其五)》(陶渊明)C.《陈涉世家》(司马迁)

答案示例:我选A.王冕一生坚守自我,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这与周教颐笔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的形象相似。他可能会喜欢这篇。

示例二:我选B.在《饮酒》中我们看到一个辞官归隐,悠然自得的陶渊明。王冕一生

淡泊名利,隐居避世,他们的志趣相似,王冕可能会喜欢这篇。

评分标准:共3分,选择1分,分析2分,言之有理即可。

2.(2022浙江宁波)

读《儒林外史》中重复出现的“帽子”。请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为句中的人物选择相应的帽子,并结合人物身份或人生追求说明理由。(4分)
(1)遇着花明柳媚的时节,把一乘牛车载了母亲,他(王冕)便戴了_____,穿了阔衣,执着鞭子,口里唱着歌曲,在乡村镇上,以及湖边,到处顽耍,……
(2)(周进)头戴一顶______,身穿元色绸旧直裰,那右边袖子同后边坐处都破了,脚下一双旧大红绸鞋,黑瘦面皮,花白胡子。(*统编版中学语文教师)【备选帽子】旧毡帽 高帽
我选第___句作答,______(人名)戴的帽子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我选第(1)句作答,王冕戴的帽子是高帽,理由是王冕是一个文人,他不慕功名,仰慕屈原,志向高洁。
示例二:我选第(2)句作答,周进戴的帽子是旧毡帽,理由是周进到了胡子花白的年纪,仍是一个穷困潦倒的童生。

3.(2021广东)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说着,汤相公走了进来,作揖坐下,说了一会闲话,便说道:“表叔那房子,我因这半年没有钱用,是我拆卖了。”虞博士道:“怪不得你。今年没有生意,家里也要吃用、没奈何卖了,又老远的路来告诉我做啥?”汤相公道:“我拆了房子,就没处住,所以来同表叔商量,借些银子去当几间屋住。”虞博士又点头道:“是了,你卖了就没处住。我这里恰好还有三四十两银子,明日与你拿去典几间屋住也好。”汤相公就不言语了。杜少卿吃完了酒,告别了去。那两人还坐着,虞博士进来陪他,伊昭问道:“老师与杜少卿是甚么的相与?”虞博士道:“他是我们世交,是个极有才情的。”伊昭道:“门生也不好说。南京人都知道他本来是个有钱的人,而今弄穷了,在南京躲着,专好扯谎骗钱。他最没有品行!”虞博士道:“他有甚么没品行?”伊昭道:“他时常同乃眷上酒馆吃酒,所以人都笑他。”虞博士道:“这正是他风流文雅处,俗人怎么得知!”储信道:“这也罢了;倒是老师下次有甚么有钱的诗文,不要寻他做。他是个不应考的人,做出来的东西,好也有限,恐怕坏了老师的名。我们这监里有多少考的起来的朋友,老师托他们做,又不要钱,又好。”虞博士正色道:“这倒不然。他的才名,是人人知道的,做出来的诗文,人无有不服。每常人在我这里托他做诗,我还沾他的光。就如今日这银子是一百两,我还留下。二十两给我表侄。”两人不言语了,辞别出去。(节选自《儒林外史》)(1)下列有关虞博士的四件事,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D )①答应给汤相公银子去典屋住 ②主祭泰伯祠③补南京国子监博 ④救助落水的庄农人家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②① D.④③①②(2)吴敬梓320周年诞辰之际,某校文学社刊物开设“《儒林外史》‘真儒’风采”栏目,请结合原著,完成下表。“真儒”推荐表

推荐人物

推荐理由

1

虞博士

他中进士后如实上报年龄,为遭污蔑的杜少卿辩解,可见他是光明磊落、仗义执言的真儒。

2

杜少卿

他厌恶乡里那些虚张声势的腐儒,称他们“未见得好似奴才”;皇帝征辟,他装病拒绝出仕。由此可见他豪放狂傲、傲岸不羁的真性情,堪称真儒。

说明:推荐的人物不得重复。(3)讽刺是《儒林外史》突出的艺术特色,请以伊昭或原著中另一个人物为例,简要分析作品如何通过对人物的刻画达到讽刺效果。答案示例:范进是《儒林外史》中一个人物。他原是一个落地秀才,穷困潦倒,甚至连母亲都不能养活。他是周围邻居的笑柄,根本没人愿意搭理他。但范进不忘进学考试,于是又经常受岳父胡屠户的冷嘲热讽,可以说是狼狈之极。后来,侥幸得中,范进喜极而疯。尽管是“疯了”,但周边人都对他敬若神明,邻居送米送面,胡屠户送钱,甚至一向趾高气昂的张乡绅都来送钱送房……作者在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夸张地写出了范进中举后众人的阿谀逢迎,达到了极深刻的讽刺效果。4.(2021四川广安)(甲)他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得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甲)段中的他是严监生,其性格特点是吝啬。

5.(2021四川成都改编)

《儒林外史》中有位女性为了“尊严”而“出走”,请结合阅读体验,加以简要概括这个情节。

答案示例:沈琼枝不甘被骗而从扬州宋家偷跑。6.(2021重庆市A卷)根据《儒林外史》的相关内容。按要求答题。(1)下图呈现《儒林外史》中的一个经典情节,请你用一句话概述这个情节。答案示例:因为家里人多点了一根灯草,严监生觉得浪费,临死都不肯咽气。(2)吴敬梓用饱蘸辛酸的笔触描绘了儒林众生相,他在书中塑造的一些人物可笑又可悲。请你从下面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事件,简析其可笑可悲之处。 周进 匡超人示例一:周进:六十多岁的周进在贡院撞号板痛哭,当那群商人答应替他捐监生,让他获得乡试资格时,他居然趴在地上向他们磕头,让人觉得可笑。这可笑行为的背后蕴含着他的可悲,他终身匍匐在科举脚下,耗尽毕生精力,直到六十多岁,还没获得乡试资格,且执迷不悟,让人觉得可悲。示例二:匡超人:匡超人进学之后,居然自命不凡,向别人吹嘘自己是读书人所供奉的“先儒”,让人觉得可笑。这一可笑行为说明他踏进儒林之后就受到了腐蚀,丧失了淳朴善良的本性,人格沦丧,因而也是可悲的。7.(2021重庆市B卷)根据《儒林外史》的相关内容,按要求答题。(1)吴敬梓善用讽刺艺术塑造人物,在《儒林外史》中运用夸张、对比、细节描写等艺术手法,刻画了“喜极而疯”的范进、“伸着两根指头难以咽气”的严监生以及标榜自己“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却拦劫别人家猪的严贡生。(2)有人说,“好好的一个匡超人,一脚踏进儒林便成了畜生”。请从下面的回目中,选择一个事件,分析匡超人的这种变化。

相关回目

第十六回 大柳庄孝子事亲 乐清县贤宰爱士第十七回 匡秀才重游旧地 赵医生高踞诗坛第十八回 约诗会名士携匡二 访朋友书店会潘三第十九回 匡超人幸得良朋 潘自业横遭祸事第二十回 匡超人高兴长安道 牛布衣客死芜湖关

答案示例一:杭州诗会上,结识了一群斗方名士,受他们影响,洁名钓誉,逐渐丢掉了淳朴善良的心性。示例二:在潘三的带领下伪造文书、替人代考,大把敛财,失格失德。示例三:逼妻回乡,隐瞒婚史,进京别娶,攀附权贵,背信弃义,丧失做人底线。示例四:潘三入狱。拒绝探望,薄情寡义,今人不齿。

8.鲁迅先生评价《儒林外史》“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从以下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与人物相关情节说说作品的讽刺意义。

① 胡屠户② 严监生

答案示例:我选①胡屠户是个前倨后恭、趋炎附势的市侩小人。范进中举前,胡屠户说他“现世宝”“烂忠厚没用的人”,对范进极尽讽刺嘲弄之能事,一派粗鄙的话,不堪入耳。待到范进中举了,他称范进“贤婿老爷”,看到范进衣襟皱了,一路上扯了几十回。中举前后,胡屠户态度前倨后恭,这样,通过鲜明的对比,活灵活现地勾画出了胡屠户庸俗势利的市侩小人的丑恶嘴脸,增强了讽刺艺术的魅力。

示例②:严监生是个典型的吝啬鬼,他花费的银子,实在都出于不得已。当王氏死后,赵氏提起要送与两位舅爷赶考盘缠时,严监生听而不言, “桌子底下一个猫就扒在他腿上,严监生一靴头子踢开了”。这个猝然之间的暗暗发狠的动作,正是他此刻怜惜银子、憎恶两个舅爷的心理流露。还有,在严监生临终之际,伸着两个指头就是不肯断气,众人都上前去猜度解劝,但都没有说中,最后还是赵氏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直到赵氏挑掉一茎灯草,他方才点点头,咽了气。这些细节对那些悭吝乡绅的讽刺可谓入木三分,同时也为严监生的性格塑造添上了极传神的一笔。

9.范进是《儒林外史》中的腐儒代表之一,请说出与他相关的两个故事情节。

答案示例:①他要去考试,胡屠户骂他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面对胡屠户的训骂,他竟然“唯唯连声”。②听到中举的消息后,他起初不敢相信,既而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欢喜得发了疯。

10.《儒林外史》中以功名富贵为核心:有醉心功名迂腐可笑者,有心艳功名泯灭人性者,有假托无意功名而自命清高者,也有辞却功名释放个性者,你认为周进属于哪种人?请结合小说情节加以简述。

答案示例:周进, 属于醉心功名迂腐可笑者。周进六十多岁时还是个童生,生活穷困潦倒,饱受他人嘲弄和轻视。但他依然醉心科举,坚信科举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后来周进在金有馀的帮助去参观贡院,想到自己屡试不第的经历 受到极大刺激,一头撞在号板上,不省人事。被救醒后,哭得口吐鲜血。这体现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危害之深。

11.《儒林外史》一书中,杜少卿是作者塑造的一个正面人物。从杜少卿的表现中,你体会到他有哪些可贵品质?请任选两个方面,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示例:①杜少卿虽然出身于大官僚地主家庭,却出淤泥而不染。他蔑视科举,瞧不起功名富贵,他说:“学里秀才,未见得好似奴才。”②讲究传统美德,但又敢于向封建权威挑战,他用普通的人情来解释诗经。③他尊重女性,反对纳妾,认为这破坏了人类的自然平衡。他

敢于在封建社会那个窒息的时代在光天化日之下拉着妻子的手游山饮酒。④他淡泊功名,讲究“文行出处”。朝廷征辟,但他对朝政的黑暗、腐朽有着清醒的认识,于是装病拒绝应征出仕。(回答其中两点即可)

12.读了《儒林外史》,你一定会对小说中的杜少卿印象深刻。请你写出能表现他慷慨大方性格的两件事情。

答案示例:①杜少卿先后共资助鲍廷玺二百两银子,算是救了不走运的鲍廷玺,给了他一个自谋生路的机会。②裁缝的母亲得暴病死了,他来求杜少卿,希望借几两银子。杜少卿是个热心人,他算了算置办丧事至少需要二十两银子,他就令王胡子把自己的一箱子衣服当了二十多两银子。交给杨裁缝。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