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我们原著谁写的,最好的我们电视剧与原著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3 07:31:50

俞敏洪:一个人童年、少年的成长,对他的写作和人生方向,都有很大的影响。我想问三位老师,你们不同年代的童年生活和生长环境,对你们的个性和发展到底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杨志军老师是50后,这种问题或许对你来说更加深刻,因为在你们成长的那个年代,包括我成长的那个年代,我们的灵活性不太多,而且我们对未来的期待,可能并不像现在的孩子们有那么多可能性。乔叶老师和徐泽臣老师都是70后,可能会有多一些的期待,因为在你们长大的过程中,自我思考的时候,已经是思想解放的年代了。

杨志军:其实对我来讲很简单,我出生的时候,可能对我影响最深的就是雪山、草原、大地、流水。我感觉这一生对我影响最深的就是雪山的挺拔、水的清澈、大地的辽阔、你走多长时间都看不到人烟的那种感觉。

俞敏洪:你小时候并不是在城里长大的吗?

杨志军:是在城里长大。我出生在西宁市,我对城市没有什么记忆,反而记忆最深刻的是雪山、草原,小时候一看到那个地方就会觉得“哇”,但有时候也觉得很恐怖,你一个人走着走着就发现没有人了,赶紧往回跑又迷路了,然后又突然跑过来一只狗……

俞敏洪:你第一次到青海湖边是什么时候?

杨志军:很小的时候,当时是为了接回一对斑头雁的遗子。斑头雁7、8月份就飞走了,但小斑头雁出生得很晚,它们飞不起来,我们就把它抱回家里养。

最好的我们原著谁写的,最好的我们电视剧与原著(5)

(杨志军 图片来源于网络)

俞敏洪:在《雪山大地》中,处处能看到你对雪山大地的熟悉,你对于那片土地的热爱,向上延伸到了父辈,向下延伸到了子孙,是一种不可分割的热爱。你的书大部分都是以高原为背景书写的,《藏獒》也是,还有你后来写的两本环保小说也是。乔叶老师,你的出生背景是在城里还是在农村?

乔叶:我在农村。

俞敏洪:在农村长到了18岁?

乔叶:我在我们村读小学,14岁的时候到镇上读初中,后来考入焦作师范学校。我的母校现在叫“焦作师专”,但当时我们叫“中师”,在当时是农村孩子挺好的选择。用我一个前辈的话来说,“你永远要记住你是一个柴火妞”。我们那儿的乡村小姑娘叫“柴火妞”,抱着柴火长大的乡村孩子。

俞敏洪:农村孩子的第一选择基本都是师范,徐则臣老师当时学的也是师范?

徐则臣:对,我本科也是师范。

俞敏洪:我差一点跟你们一样,我第一年考江苏常熟地区师范,没考上,第二年也没考上,学到第三年,就被北大录取了,但也没有逃脱当老师的命运,我从北大毕业开始当老师,一直到今天,我依然在讲课。我觉得人有时候是有天命的,你并不一定能够理解或者知道你的天命,但你的人生就是在往那个方向走,比如杨志军老师为什么会生在雪山大地,可能就是为了让你这支笔能够描述它们。

杨志军:宿命。

俞敏洪:对。像乔叶老师,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为什么?因为需要一支女性的笔,能从女性的角度来描写中国农村。

乔叶:我后来读完师范又回到乡下教书4年,我20岁之前基本都在农村。

俞敏洪:我读《宝水》的时候就在想,你对农村那么熟悉,对农村老百姓的心态、对邻里关系、农村之间的矛盾都很熟悉,里面肯定有你的亲身经历。就像写《红楼梦》的曹雪芹,他一定有过高深大院的亲身经历、跟女孩子之间的卿卿我我,一定是有自己的个人经历,才能写出东西。

乔叶:但当时不懂,很年轻,很小的时候是不懂的。

俞敏洪:但沉淀在你的内心了。

乔叶:对,它成为一部分经验,然后封存了。其实长大成人之后就在不断远离乡村,反而是因为写作,才能够回望它,回望过去的经验,才会理解。

最好的我们原著谁写的,最好的我们电视剧与原著(6)

(乔叶在老家麦田 图片来源于网络)

俞敏洪:本质上来说,写作是一种对生命的回忆。很少有人去写跟自己生命中发生的事情完全无关的东西。则臣师弟写的《北上》和运河相关,是因为你小时候的成长环境与运河和水有关吗?

徐则臣:对,在江苏,其实不管是苏南、苏北,都跟水有很大的关系。小时候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河流,因为小时候,农村孩子没什么可玩,一年四季唯一可以玩的就是一条河,它能够给你提供很多乐趣。小时候被水淹过一次,就是在淹的过程中乱扒,学会了游泳。所以河流一直跟着你。

俞敏洪:我们俩对水都有非常亲切的回忆。我们家后面就有一条河,大概4、5米宽,上面有座独木桥,每次到小镇都要穿过这条河。我3岁的时候,有一次我父亲逗我,叫我的小名说:“老虎,老虎,城里城里去。”我们把小镇叫“城里”。父亲逗完我以后,他也没往后看,就自己去小镇喝酒了,我就真的跟在后面,结果在独木桥上“啪”就掉下去了,没有人知道。但很有意思,老天救了我一命,我掉下去的时候是头朝上垂直掉下去的,当时冬天穿的都是棉袄,棉袄被水湿透了再沉下去会需要一点时间,结果我就在水里漂了15分钟。我母亲一看,儿子没了,就到处找我,经过独木桥的时候就发现我一个头露在上面,把我救了上来。因为这件事,我妈跟我爸打架打了整整一年,后来4、5岁的时候,我父亲就坚定不移地要教会我游泳,我算是我们村上游泳游得最早的孩子。

但则臣后来写作的时候,其实写了很多北京的事情,包括中关村、海淀这一带,是你小说场景里描写得比较多的,而且你对海淀这一带在岁月中发生的事,它如何从一个普通的文化小镇变成一个各种盗版、各种三教九流都穿梭横行的地方,到现在它又是这么一个有秩序的高科技领域,都在你的书中有所体现。为什么你会对中关村情有独钟呢?

徐则臣:我从2002年到北大念书,一直到现在,都住在中关村这一带。20年间,我搬了8次家,其中7次就在中关村大街两边,一会儿搬到街的东边,一会儿搬到街的西边,所以我对北京最熟悉的就是中关村这一带。

俞敏洪:中关村相当于是你的第二故乡。

徐则臣:对,所以我对新东方也很熟。

最好的我们原著谁写的,最好的我们电视剧与原著(7)

(徐则臣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好的我们原著谁写的,最好的我们电视剧与原著(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