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公约哪一年实施的,生物多样性公约三大目标是什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3 09:59:53

10月11日到15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第一阶段会议,将在云南昆明举行。大会旨在倡导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目前,大会场馆已经布置完成,新闻中心也于今天(9日)上午正式对中外媒体记者开放。

从《生物多样性公约 》到“爱知目标”

《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什么时候签署的?中国又是什么时候加入的公约?

在昨天(8日)国新办举行的《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爱知目标”执行的总体情况好于全球平均水平。那么,“爱知目标”又是如何确定的呢?来了解一下。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国际社会就逐步意识到自然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保护自然资源的迫切性。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上通过了环境宣言,着重提出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主题。1987年联合国规划署组织专家组探讨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制定国际公约的可能性。1992年5月22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协议文本在肯尼亚内罗毕获得了通过。1992年6月5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生物多样性公约》向所有的国家开放签署。中国于6月11日签署了这份公约,成为最先签署的国家之一。截至目前,生物多样性公约一共有196个缔约方,是全球签署国家最多的国际环境公约。

生物多样性公约哪一年实施的,生物多样性公约三大目标是什么(1)

生态环境部南京所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刘燕: 公约的缔约方大会它是公约的最高议事和决策机制,它每两年召开一次。在2010年10月日本名古屋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10次会议上,就通过了“爱知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这也是全球第一个以10年为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

生物多样性公约哪一年实施的,生物多样性公约三大目标是什么(2)

“爱知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 分为5个战略目标和20个行动目标,呼吁各国要采取有效和紧急的行动来阻止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它为各个缔约方制定和更新本国的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和行动计划提供了指导,同时也促进了国际社会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合作和交流,为中长期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设定了框架。

“爱知目标”履约 中国成绩最好

“爱知目标”是2010年至2020年间国际社会为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严峻形势,而制定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在2020年9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发布了报告,其中提到,2010年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中的20个行动目标,没有一条完全实现,仅有6个目标部分实现,因此全球正处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十字路口。

而中国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开展了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履约情况好于其他国家。

中国有高等植物3500种以上,哺乳动物接近700种,它们的特有率超过了20%,排在全球前列。可以说,中国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禀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首先从顶层设计上,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策和规划,国家层面上的意志对全社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了引领作用。

生物多样性公约哪一年实施的,生物多样性公约三大目标是什么(3)

生态环境部南京所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刘燕: 国家的“十四五”规划里面就提出了要继续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全面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的任务。从保护体系上来讲,我们推动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我们现在全国有1.18万个自然保护地,各类的自然保护地占到了陆域国土面积的18%,提前达到了“爱知目标”所提出的到2020年保护17%的陆地目标。

生物多样性公约哪一年实施的,生物多样性公约三大目标是什么(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