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公约哪一年实施的,生物多样性公约三大目标是什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3 09:59:53

此外,我国还开展了众多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包括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修复,退耕还湿、退耕还草、天然林保护等,从2009年到2019年之间,全国造林面积超过了7000万公顷。在地球复绿的贡献中,中国的贡献排在全球首位。截至目前,中国已有3项目标进展超越了“爱知目标”:分别是恢复和保障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增加生态系统的复原力和碳储量,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中国实施“爱知目标”的总体情况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生物多样性保护新目标即将制定

全球总体来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效果不理想,很多国家也对即将到来的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充满希望。

这届大会的主题是什么?

会标是如何设计的?

大会上又将通过什么新的决议呢?

来了解一下↓

2019年9月3日,中国生态环境部与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联合发布,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15次会议的主题是“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这是大会首次将生态文明作为主题,彰显了*生态文明思想鲜明的世界意义。

生物多样性公约哪一年实施的,生物多样性公约三大目标是什么(5)

生态环境部南京所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刘燕: 确定这个主题就是要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体现了中国与国际社会一道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同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信心与决心。

2020年1月份,中国政府与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联合发布了大会的会标,会标的设计理念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剪纸艺术和印章文化,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生物多样性公约哪一年实施的,生物多样性公约三大目标是什么(6)

生态环境部南京所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刘燕: 会标以不同的元素构成了一滴水滴,它也是一粒种子,水滴意味着万物之源是生命之源,它包含着身穿民族服装的一个小女孩,还有大熊猫、孔雀、蝴蝶、梅花,还有浪花等元素,反映了生物多样性和文化的多样性,表达出生物多样性公约2050(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种子代表着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在各方的共同培育下,未来10年将要开出绚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本次大会将发布“昆明宣言:迈向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呼吁各方要采取行动,响应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号召,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增进人类福祉,实现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在后续的会议中,还将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对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作出规划。

生物多样性公约哪一年实施的,生物多样性公约三大目标是什么(7)

生态环境部南京所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刘燕: 正因为全球面临着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全球性危机和挑战,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上,国际社会期待着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能够像气候变化领域的巴黎峰会一样,成为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关键节点。能够形成一个新的雄心勃勃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