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蛤,学名“东北林蛙”,隶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中国分布在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北部)。国外分布在俄罗斯(远东地区)、蒙古(东部)、朝鲜、日本(对马岛)。
东北林蛙一般生活在从近海滨的丘陵至海拔900m左右山区植被较好的湿润环境中,在森林、灌丛、草地以及湖泊、水塘、沼泽和农田等多种静水域及其附近都有它的踪迹;其行动敏捷,能迅速避开敌害,不易捕捉。该蛙在一年中的活动颇有规律,大致可分为如下五个时期。
繁殖期:每年于4月初开始至5月初结束,此期间要经历出河、配对、产卵和生殖后休眠四个阶段。清明前后,即在3月末或4月初,随着冰层解冻而苏醒出蛰,从河流、山溪陆续进入附近的平静河湾、水塘、水坑、沼泽或稻田等静水域内。雄蛙一般先进人产卵场,多在黄昏后呜叫,雌蛙闻声而至;雌、雄蛙相会后,雄蛙追逐雌蛙,一经抱对雄蛙便停止呜叫,雄蛙以其前肢拥抱雌蛙的腋胸部。配对后多选择静水域的浅水处为产卵场,其水深多在10~20cm,最深不超过30cm,水的pH为5.5~7.0。抱对时间长短不一,多数为5~8小时,少数3~4小时即可产卵,个别的长达24小时或两天以上才产卵。每天0:00~8:00为产卵时间,但产卵高峰多在黎明前。此时平均水温为5~8℃。排卵时间较短,一般在3~5分钟内可排出全部卵子。初产的团状卵群沉没于水下,经3小时左右,因卵外胶质膜吸水膨胀而浮于水面。雌蛙的产卵量随个体大小而有差异,因而每个卵团含卵500~2300粒。产卵完毕,雌、雄蛙即分离,雌蛙很快离开产卵场上岸潜伏于松软的土层中或树根、石块和枯枝落叶层下而转入生殖后的休眠状态;雄蛙一般仍留在产卵场内,潜入水下的泥砂或水草里,等待别的雌蛙,以期再配,直到繁殖期结束陆续转入生殖休眠,其休眠姿态与冬眠相似。生殖休眠为期10~15天。据马常夫(1982)记载,受精卵在水温为1.4~14.3℃的条件下可正常发育,至外鳃消失止历时共20天左右;从外鳃消失至变态成幼蛙需40天左右。所以,从卵产出起至变态成幼蛙止,需要60~70天。外鳃消失后的小蝌蚪开始自由摄取食物,主要以水底泥砂中的植物碎屑和水中的低等藻类为食;白天尤其是晴天多集群于浅水区摄食或游动;刮风或阴雨天则多分散活动于较深的水层或很少活动;夜间多沉入水下,分散卧伏于水底或隐伏水草间。外鳃消失后的蝌蚪生长至25~30天,开始出现后肢,第39~42天,即在完成变态前3天出现前肢。
上山入林期:于5月上旬开始至5月末或6月初结束,即成蛙生殖休眠之后(包括幼蛙登陆后),一般从山下沿沟谷林缘或植物带向山上森林地带迁移。5月上旬,首批进入森林的多为雌蛙,5月中旬为人林高峰期,于5月末迁移基本结束,但少数延至6月初。最后上山人林的主要是雄蛙,原因在于部分雄蛙未获配对或寻找再次配对的机会而较长时间地滞留于产卵场。一般每天于15:00~20:00为其迁移活动时间,其余时间多伏于落叶层或疏松土壤中休息,但雨天,随时都能向森林移动。
森林生活期:一般在5月中旬至8月末,林蛙主要栖息在郁闭潮湿的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中,林下灌木草丛繁茂及丰厚的枯枝落叶层,在纯针叶林中的栖息者却很少。多以河流、山溪等水体为中心约1km的幅射范围内活动。据马常夫(1990)报道,晴天,一天内有两个活动高峰,即4:00~8:00和17:00~20:00。17:00~20:00为其主要的捕食活动时间,其余时间多隐伏于落叶层、草丛或石块下休息;阴雨天则均能外出活动。所以,此时期是该蛙的摄食盛期。
出林下山期:于9月上旬至10月初,该蛙陆续从较高的山林出来,沿着沟谷流溪等相对固定的路线,逐渐向低地迁移至河流附近,等待越冬。
冬眠期:当气温下降至10℃以下,该蛙陆续进入以河流为主的越冬场所内,在一般水深2~5m、严冬时水底也不至于结冰的河湾、较大的溪涧深潭、泉水坑等水体中越冬,其越冬期大致又可分为两个阶段:①散居冬眠,即于10月初入水至11月下旬,林蛙分散在浅水域水底的石块下、砂砾或淤泥中以及水边杂草或树根间;②集群越冬,从11月末开始至翌年3月中下旬结束,即气温下降至一5℃以下之后,林蛙有几十只至上千只地集中到深水处,头部向下,四肢卷缩地相互拥挤在一起。此外,亦有少数个体在林下掂匣的枯特落叶屡疏松 壤或洞穴中_象眠。
本文章由头条百科用户赵玲艺zly、娱乐饕餮君、万鼎星辰园、万鼎星辰李宇、适应潦草参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