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二杠)
梅花鹿茸呈圆柱状分枝,具1个分使者习称“二杠”,主使习称“大挺”,长14-21cm,锯口直径4-5cm,跑银口约1cm处分出侧技,习称“门庄”,长9-15cm,略细;顶端钝圆而微弯。
外皮红棕色或棕色,多光润,密被红黄色或棕黄色的细茸毛,下部毛较疏,分岔间具1条灰黑色筋脉,皮茸紧贴。锯口面白色,有致密的蜂窝状小孔,外围无骨质。体轻。气微腥,味微成。
(图为三岔)
具2个分枝者,习称“三岔”,大挺长23-33cm,直径较二杠细,略呈弓形,微扁,枝端略尖,下部多有纵棱筋及突起疙瘩,皮红黄色,茸毛较疏而粗。二连茸与头连茸相似,但挺长而不圆或下粗而上细,下部有纵校筋。皮灰黄色,毛较粗糙,据目外围往往骨化,质较重,无腥气。
马鹿茸
马鹿茸较粗大,分叉较多,1个侧技者习称“单门”,2个者习称“莲花”,3个者习称“三岔”,4个者习称“四岔”,或更多。
东马鹿茸单门大挺长25-27cm,直径约3cm。外皮灰黑色,茸毛青灰色或灰黄色,锯口面外皮较厚,灰黑色,中部密布细孔,质嫩。莲花大挺长可达33cm,下部有棱筋,锯口面蜂窝状小孔稍大。三岔皮色深,质较老。四岔毛粗而稀,大挺下部具棱筋及疙瘩,分枝顶端多无毛,习称“捻头”。
西马鹿茸大挺多不圆,顶端圆扁不一,长30-100cm。表面有棱,多抽缩干瘪,分枝较长且弯曲,茸毛粗长,灰色或黑灰色。锯口色较深,常见骨质。气腥臭,味咸。
梅花鹿茸根据切片部位大体分为蜡片、粉片、沙片和骨片。
鹿茸顶尖最上层的部分,白如蜡油脂样半透明略有光泽,叫蜡片。蜡片是质量最好的鹿茸切片,但一般只能切到很少几片;白粉片和红粉片是鹿茸的中间部分,质量次之,排掉血的是白粉,没有排血受鹿血灌注的是红粉;最次层片接近骨质与鹿骨毗连,同鹿角相似,效力最薄弱。
鹿茸的顶部浸出液的生物活性最高,鹿茸的浅表组织细胞也是愈近顶部愈呈幼稚像,及至髓部顶端充满大而长的纺锤形细胞。鹿茸的基底部生物活性最低,而中间部的化学成分及含量基本上可以代表整个鹿茸的平均值。鹿角帽是锯掉鹿茸后留在头上的剩于骨化物,每年春季脱落形状如盘,可补肾温阳。
一般我们上药店买到的都是鹿茸的粉片和血片。排血后把在鹿茸中上段切下的称做白粉片。粉片厚约1.5毫米,呈灰白色,起粉,片面光,有细孔,周皮紫黑色,有腥气。
主治病证:
1.肾阳不足,精血亏虚,阳痿遗精,宫冷不孕,赢瘦,神疲,畏寒,眩晕,耳鸣耳聋
本品甘咸性温,入肾经,禀纯阳之性,具生发之气,故能峻补肾阳,益精血,宜用于肾阳亏虚,精血不足,症见阳痿遗精,官冷不孕,赢瘦,神疲,畏寒,眩晕,耳鸣,耳聋等,可本品单用或配入复方。如治阳痿不举,小便频数,《普济方》用本品与山药浸酒服;治精血耗竭,面色黧黑,耳聋目昏等,可与当归、熟地黄、枸杞子等配伍;治疗诸虚百损,五劳七伤,元气不足,畏寒肢冷,阳痿早泄,宫冷不孕,小便频数等证,亦常与人参、黄芪、当归同用,如参茸固本丸(《中国医学大辞典》)。
2.肾虚腰脊冷痛,筋骨痿软
本品入肝肾经,既补肾阳,又强筋骨,常用于肾虚骨弱,症见筋骨痿软或小儿发育迟缓,齿迟、行迟、囟门闭合迟等,可与五加皮、熟地黄、山茱萸等同用,如加味地黄丸(《医宗金鉴》)。若与骨碎补、续断、自然铜等同用,可治骨折后期,愈合不良。
3.冲任虚寒,崩漏带下
本品补肾阳,益精血而兼能固冲止带,宜于冲任虚寒,崩漏不止,虚损赢瘦,常与山茱萸、龙骨、续断等同用。若配桑螵蛸、菟丝子、沙苑子等,可治白带量多清稀,如内补丸(《妇科切要》)。
4.阴疽内陷不起,疮疡久溃不敛
本品补阳气、益精血而有托毒生肌之效,宜于阴疽疮肿内陷不起或疮疡久溃不敛,常与熟地黄、肉桂、白芥子等配伍。
用法用量:1~ 2g,研末冲服。
使用注意:服用本品宜从小量开始,缓缓增加,不可骤用大量,以免阳升风动,头晕目赤,或伤阴动血。凡热证、阴虚阳亢者均当忌服。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主要含雌二醇,胆固醇,雌酮,卵磷脂,脑磷脂,神经磷脂,磷脂酰胆碱,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硫酸软骨素A,前列腺素等。还含蛋白质、多糖、氨基酸、脂肪酸及多种无机元素。
2.药理作用:鹿茸具性激素样作用,能促进幼龄动物体重增长和子宫发育,显著增加未成年雄性动物(大、小鼠)的睾丸、前列腺、贮精囊等性腺重量的作用;能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对老年小鼠具有抗衰老作用;能促进造血功能;增强再生过程,促进伤口、骨折的愈合,有明显抗溃疡作用;可减轻心肌细胞损伤,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增加心肌能量供应及保护心肌细胞膜完整性并促进心肌功能恢复,抗心肌缺血,提高耐缺氧能力,加快急性失血性低血压的恢复。并有抗诱变,抗炎,保肝,酶抑制,抗肿瘤等作用。
附药:鹿角、鹿角胶、鹿角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