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表现手法有哪些,散文常用的主要表现手法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5 03:04:15

散文的表现手法有哪些,散文常用的主要表现手法(1)

散文阅读表现手法

一、专题知识梳理

知识点1:抒情手法

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通过景物来抒情,是一种写作手法。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在文章中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知识点2:描写手法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乐府诗《陌上桑》:“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前四句是正面描写,写罗敷的服饰美;后八句是侧面描写,写周围的人为罗敷所吸引的神态。

虚实结合。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 与拟人不同。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动静结合。动静结合,一方面是指在练功方式上强调静功与动功的密切结合,另一方面是指在练动功时要掌握“动中有静”,在练静功时要体会“静中有动”。动,指形体外部和体内“气息”(感觉)的运动,前者可视为“外动”,而后者可视为“内动”。静,指形体与精神的宁静,前者可视为“外静”,后者可视为“内静”。在文学作品中,“动静结合”手法是一种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形成形象在意境中的和谐统一的手法。

知识点3:其他手法 

象征。 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欲扬先抑。在散文的写法中也有一种“欲擒故纵”的写法,叫“欲扬先抑”。文喜看山不喜平,散文更讲究波澜,要赞美某种事物,先对它没有好感;想歌颂某个人物,先说他的不足等等,然后根据情节的发展,达到歌颂与赞美的目的,而且使这种歌颂与赞美得到强调。《白杨礼赞》的第七节中“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就属于欲扬先抑。

铺垫。 是为主要人物的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写渲染的艺术手法,其作用是增添情节张力,制作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二、专题精讲

例题1:

天目山

①去天目山,是心里积存已久的一个念想,不是为观光,是为了那些大树。几十年里,只要说到树,天目山就从父亲的眼神里巍然升起,他一遍遍说,假如你没去过天目山,根本不明白什么叫树。其实不全是为了树,我知道,是为了一个人。几十年来,若是提起他的名字,母亲的眼神就会倏然暗淡下去,她的双眼仿佛是海潮淹没的沙滩。她喃喃说,我要和你一起去。

②去天目山,于是变成一种夙愿和仪式,无论是为了树,还是为了人。

③只是,我没有想到,登天目山那一日,会遇上那样一场弥天大雾。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呼啸而过,远山近树忽而不见了。山中古老的禅源寺,隐匿在苍白的雾气里。下车寻路,林间的青石板小径如雨泼过似的,湿漉漉地腻滑,只几步便消失在浓烟样的水雾中。

④母亲默默地走在前面。白色的纱幕被她的脚步豁开一个缺口,影子穿过去,纱帘瞬间又闭合了。山路通往林深处,在那深不可测的绿巷中,我隐约看见了一排排树,昂然立于路旁。它们竟是那样的高大,浓密的云雾遮去了树梢,树尖伸到望不见尽头的天上去了;最令人惊叹的是树干之直,刀削般笔挺,像一根根气度轩昂的罗马石柱,支撑着绿屋的穹顶。褐色的树皮一片片如鳄鱼的鳞甲,已被千年的风霜锤磨成坚韧的岩石。

⑤他究竟倒在哪一棵树下了呢? 鲜血从他年轻的胸膛里流淌下来的时候,他或许就靠在了那棵大树的树干上。他依托了大树,所以牺牲的那一刻仍像树一样站立。龙爪般的树根至今还留着他的血迹,只是被蒙蒙的雾气暂时稀释了。

⑥那个无风无雨的春日,那些被父亲无数次赞颂和崇仰的天目山大树,就这样从漫山飘忽的浓雾中,和那个叫萧洪明的故人一起,若隐若现地走来。我看不清他的面孔,只听见他脚上沉重的铁链,一声声从森林尽头传来。我不知道他在匆匆离去前,是否还有心情观赏这些天目山的稀世大树。57年前的树叶早已零落成泥,但我清晰地看见他灼热的目光仍在枝条上缠绕。

⑦半个世纪过去了,如今我所见的,是被他熟读过的那些树。陡峭的石阶两旁,柳杉武士样雄伟,顺坡排列,阵势逼人。再抬眼,金钱松破雾而出,穿云摩天,傲气十足。若不是弥天大雾遮挡了视线,就可望见悬崖峭壁的林莽中那几百棵千年银杏。等到秋天,山谷里定是黄叶灿烂,一片金光四射。

⑧几十里山路,不是在走,是在仰望,瞻仰那些永远的树。当那一排枪声在冰冷的山谷里响起来的时候,惟有这些树,是沉默的目击者。后来那些离乱梦魇的岁月,仍是这些树,在荒野莽丛中陪伴他。他年轻的生命终止在27岁那个年纪,大树却已千年。

⑨母亲依然走在前面。从上山那一刻起,她的双目就被山峦雾气染得湿润。树林深处鸟鸣啁啾,声声如歌,让人想起遥远的青春季节:一群女生欢笑着从禅源寺的临时课堂上跑出来,手拉手围着寺前的老银杏树,雄壮的抗日军歌惊飞了树上的小鸟……待她几年后重回天目山,却是被押解着,一步步踩着前头他沉稳的脚印。直到今日,她一抬眼仍能看见他坦然的目光,如阳光下流淌的山涧小溪,从石缝里透出乌亮的光泽。

⑩母亲站住了,站在一棵柳杉树下。树身奇粗,三人合抱仅围大半圈,瘢痕累累,深藏的皱褶中写满沧桑。枝条上没有一片绿叶,惟有躯干依然屹立,像一尊古老的石像。在我的惊叹中,母亲说,这就是真正的大树王,现在它死了。五十多年前,我曾见过它活着的样子,树冠就像一把巨大的伞,整个开山老殿都被它遮住了。一阵山风袭来,雾气旋转着,雪花般从它粗糙的枯枝中穿过。刹那间,油绿的树叶似一树繁花,缀满了它坚韧的枝干,青枝摇曳,生机盎然,满山坡都是杉叶林涛的哗响。大树王在我的想象中复活,抑或说它从未死去。

⑾雾越发浓了,洇湿了母亲的头发。父亲说,他们已是第三次到天目山了,但没有人知道那个57年前被枪*的革命者,究竟葬在哪里。我说,你找不到他,因为他已经变成了一棵树。

⑿世事变迁,惟有天目山的树,是永远的。为着他们那一代人的理想,半个世纪之后我们依旧对他们深怀敬意。然而,在缥缈的雾中我们似乎模糊了他们理想的内容。山民说,天目山东西两峰之巅,各有一池,池水清冽,冬夏不涸,颇似双目仰望苍穹,故得名“天目山”。我想象那清澈的池水,像是他在诘问苍穹。

⒀山林寂静,水气迷茫。雾中影影绰绰的大树无言,没有回声。

7.第①段中画线句运用比喻的表达效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8.第②段这句话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9.从表现手法上,选择一个角度对第⑨段作赏析。 (3分)

7.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眼眶里饱含着泪水,表达了母亲的悲伤之情

8.去天目山,不仅是为了看树,更是为了缅怀先烈,这是积久的愿望和庄重的活动

9.虚实结合,将现实场景与历史回忆交织起来(由林中景色联想到战争岁月;欢快的场景与悲壮的场面形成对比),突出了萧洪明坚毅不屈的形象,表达了母亲对青春岁月的追念。

三、专题过关

检测题1:

壶口的黄河

①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九寨淘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装饰物。也许,中国的水应该是黄色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而黄河也只有到了这儿,才成了真正的黄河!

②车行山谷中,远远便听见阵阵低沉的轰鸣,在左右山壁间碰撞,心也随之律动,未见其影,先闻其声,知道壶口到了。

③天渐渐成了黄色,水汽丰富得似乎凭空能捏出一把汗来。

④等真正站在她的旁边,昕有的人都惊呆了。地竞陷下一层,天也高了一尺,山谷形似壶嘴,水若浊酒,倾泻而下,一仰难尽的气势,充溢胸口,心跳得能蹦出来。耳朵渐渐聋了,只能看见对方开口,却听不见声音;眼也花了,弥漫着的皆是黄色的漩涡,像是从河里蒸腾地上升,又像是奋不顾身地下降。河底升起硝烟一样的股股黄雾,天宇间充涨着黄色带水的颗粒,碰撞在脸上,散发在天上。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看着山被水层层劈开,天也被这股黄流斩断。水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遏在云里。

⑤想黄河从巴颜喀拉山流下的时候,水也该是清的吧?毕竟是雪水的汇集,是上天的洗礼;下游也会清些,因为地势渐平,流速渐缓,黄沙也会慢慢沉在河底。可你看看现在的黄河,刚刚从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流过,厚重得带着大地的表皮,圣水也染上了中国的颜色,水里一定还有与大地摩擦而生的余热,当然还有陕北的信天游溶在里面,歌曲带着水旋转。黄河在这里最黄,金黄得如同太阳也落在里面。

⑥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说往前往后的黄河都是平面的话,到了壶口,黄河一下子像愤怒像高昂像要直抒胸臆地站了起来。这时的黄河是立体的黄河了,像猴子站立起来是人进化的重要标志,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就像个硕天立地的人活了。活了便要说话,那浪涛卷起雷鸣般的吼声,便是她第一声啼哭,第一声就不同凡响。注视着从上而下的水,第一次看到自然里的生命在毫无羁绊的状志下的兴奋和放纵。那啪啪的水击之声便是欢笑,真正的快感,真正的淋漓尽致。看久了,心也会溶进那飞溅的黄色水流里。

⑦抬起头,极目四望,北方,阳光打过去,一片白色,水和天连在一起,汪洋恣睢在那里;下游,水会渐渐宽阔,毕竟快到海了,快到生命的终结抑或是升华的地方了,便也心平气和。只有在这里,给予黄河的天地竟仅仅小到一个壶口,考验也就在这里了。过去了,黄河便拐了一个直角,再往后便没有什么能挡住她的了,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还。看看空中的水汽,听听大地的回音,便会知道黄河的自信和决心。跃过去,一跃就是五千年,或七十万年,或是一百七十万年,肯定还要久远。司马迁会不会从这里受到了鼓舞,而将那汉代的竹简写尽写穿?易水该是黄河的分支吧,要不荆轲怎么会有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气概和性格?

⑧这才是中国的河。西南就是周文王的岐山,就是周武王的丰镐,就是大秦的成阳,就是盛唐的长安。半坡人该是在这儿舀过水吧?秦赢政该是从这里出过兵饮过马吧?有这样的水,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还有什么不可征服的呢?

⑨路德雏希①为尼罗河作传,也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

(选自《散文选刊》,有改动)

【注】①埃米尔•路德维希(1881~1948).德国著名传记作家,著有《地中海传》《尼罗河传》等。

第四段中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的黄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参考答案:侧面衬托。运用“心跳得能蹦出来”“耳朵渐渐聋了” “却听不见声音”“ 眼也花了”等描写侧面衬托出黄河的气势磅礴,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1.第①段写九寨沟的水和太湖的水,有什么用意?(2分)

【答案】(1)用九寨沟的水和太湖的水来衬托黄河的水。(2)中国水的颜色就应该是黄河的颜色,黄河水才能真正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

【评分】意思对即可。每一点1分,共2分。

2.第④段描写了壶口黄河的景色,语言特点是什么?作简要分析。(3分)

【答案】(1)用词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2)句式整齐,写出了黄河的气势。(3)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面对黄河的主观感受。

【评分】意思对即可。每一点1分,共3分。

3.第⑦段的写作顺序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答案】(1)顺序: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现实到历史。(2)好处:营造了一个宽广的时空,增加了内容的厚度。

【评分】意思对即可。“顺序”2分,“好处”1分,共3分。

4.第⑧段“这才是中国的河”有什么含义?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案】(l)壶口的黄河弥漫着黄色的漩涡,带有中国人的肤色。(2)壶口的黄河激流澎湃,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精神。(3)壶口的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评分】意思对即可。每一点2分,共6分。

检测题2:

呼喊的泥土

①那次,在电视“半边天”节目见主持张越采访一位乡村女人张小样,张小样坐在扬起尘土的院里说:“……我不要什么都不知道,不要就这样过一辈子!我渴望知识,渴望从电视里多知道一些事。我不要麻木。我宁愿痛苦。”她的声音哽噎了,饱含无限磨折委屈,同时有种横下心的决绝。

②在她的乡村,她找不到一个可说话的人,人们当她是异类,这种深井般的无望与孤独,让一个女人向上的路走得艰涩无比。在闭塞乡村,她艰难地咬着牙不肯屈服于那么多乡村女人都屈服了的命。她要想事,她要思考,她的眼睛和面孔充满挣扎的痕迹,她穿着红衣裳坐在堆着麦秸杆的院里,像面决不投降的旗帜。这是个不甘于命运的执拗女人,一个不肯把心磨砺成粗硬石头的女人,她忍着鲜血与疼痛要把心打磨成看得清事物的玻璃——人鱼用行走的剧烈痛苦换来了腿,却并未赢得王子和爱情,但人鱼一点也不悔,因为在剧痛中她曾那么地接近了幸福。张小样,她也是条甘愿的人鱼,她不要蒙昧与混沌,她要看清生活与命运到底怎么回事,她不要她的生活只被鸡鸭灶火奶孩子围困,她要不辜负自己地活一趟。

③去年秋天快过完时收到一封信,一个和张小样类似的皖西北乡村女人写来的。信的开头说:“我和你年纪相似,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生活在一个偏远乡村……”她说:“看旧杂志(有的是打工的村人从外头带回的)是我生活里最大的幸福,一本杂志我要读上几十遍,翻破的地方粘好再看,有时在灶边看把饭都烧糊了,公婆为这骂过我好几次。”她说:“我这辈子大概也走不出这里,我希望我的孩子有一天能走出去。”她说:“我们这儿发信和收信都很难,要等好一段日子,其实我也没想你回信,回了我也不知能不能收到,我就是想写给你,让你知道在很远的村子有我这么个女人……”

④字写得不好,一笔一划却工整,信纸略发黄,像供销社积压的库存。信有三四页,语气淡定,无恨亦无怨,她只是心平气和地告诉我她的生活,告诉我偏远的皖北山村有她这样一个女人的存在。

⑤我坐在餐桌边,讶异以及震动刹那包围了我,一个皖西北女人沉沉的心事握在手上。她长什么样儿?经历了怎样的内心挣扎她才淡定地接受了一切?她的信很平静,可还是流泻出忧伤。年纪与我相似的她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嫁人生子前,她一定也有过对外部世界发亮的憧憬吧?

⑥我想一定要回信,马上回,然而纸笔在手中,却不知从何写起,同情,劝慰,勉励?也许对她都无意义。她在寄出这封信时,意义对她已经完成——这其实是她写给自己的一封信吧,是她憋久了冲山谷喊出的一句回声!

⑦我寄了厚厚一摞杂志给她——不知道她能否收到,也不知这摞杂志是帮她,还是更让她内心搅起波澜。我还是寄了。我不想她再翻那些已卷边破烂的旧杂志,我希望她能在有风的黄昏展开这些簇新杂志,油墨将盖过禽畜们槽中晚餐的气味,她的手指将触摸到一个隐约而庞杂的轮廓(这轮廓由迷离物质与层叠精神构建,与她隔纸相望),文字的灯火在这刻映亮她内心,像她信中说的,这刻,是她最大的幸福——尽管渗杂着疼痛。

⑧因为职业关系,我收到过许多气味复杂的稿件,产地来自乡村漏雨的瓦房,苯胺甲醛严重超标的南方车间,残疾人皮革作坊,浪迹的路上……信上满怀虔诚地写着人生的哀喜感悟,那些挫败与歧视纠结的日子,疾病与辛劳搏斗的日子,失望与希望交替的日子。他们把有限而宝贵的睡眠时间腾出,用来思索探问形而上的命运(或许永远没有答案)。稿子厚厚一叠,像蓖麻叶子摞在一块。能发表的极少,但这不影响它们在邮路的数量——我遥想他们粗粝的脸孔背后藏着的软和的心,渴望倾诉的心,他们在沉重泥土下,在钢筋齿轮中迸出的呼喊(用嘶哑的嗓子),一旦停下,他们怕自己会像叶子无声碾进土里,尔后凋腐。虽然,多数呼喊也许只会把命运本身震得肺腑俱痛,世间听不到,但呼喊的人自己听见了,卑微而壮丽,苦涩且欢欣,这就使呼喊者约略感到一丝慰安。日子如泥石流推搡而过,弱小的人努力寻找一块在尘世的立锥之地,包括为灵魂——又有多少人听见了泥土底下细小而固执的呼喊?

6.张小样、皖西北女人的思想苦闷是很难为当地人所理解的,请从文中找出依据。(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她的乡村,她找不到一个可说话的人,人们当她是异类;

(2)有时在灶边看把饭都烧糊了,公婆为这骂过我好几次。(2分)

7.文章开头张小样的话中,用了三个“不要”,两个“渴望”,试述其在表现人物情感方面所起的作用。(3分)

更突出了她内心痛苦之深,表现她不甘于现状、追求精神生活的坚决态度。(2分,每一小点1分)

8.分析第⑦段画线句所运用的写作手法的表达效果。(3分)

答案1:运用想象,以有风的黄昏、油墨的香味营造了一个美好的读书环境,并设想阅读给她带来幸福感受,寄寓了作者对她现实遭遇的深深同情,也寄托了作者的美好祝愿。

答案2:运用对比,以“簇新杂志”与“已卷边破烂的旧杂志”、散发油墨香味与“禽畜们槽中晚餐的气味”作对比,突出书籍给她带来的美好享受,寄寓了作者对她现实遭遇的深深同情,也寄托了作者的美好祝愿。

答案3:化虚为实,阅读中感受到的书本世界原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作者把它描绘成手指可触摸到的、“隔纸相望”的世界,显得具体可感。

答案4:运用比喻,以灯火照明喻文字照亮内心世界,形象地写出了阅读将会给她心灵带来的影响,寄托了作者的美好愿望。(3分,写出一点给1分)

9.结合语境,写出最后一段画线句的含义。(3分)

呼喊者生活在底层但又不放弃理想,呼喊中包含着人生的艰辛痛苦,从中(释放痛苦)得到安慰。(3分,每一分句意思理解1分,表达1分)

10.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呼喊”是心灵的倾诉,接受电视采访、写信、投稿都是“呼喊”的方式。

B.“泥土”象征呼喊者所处的生存环境,既是指物质环境,也包括精神环境。

C.第②段引用《海的女儿》这则童话故事,借人鱼进一步表现张小样的追求精神。

D.文章④、⑤两段都用到“淡定”一词,说明那位皖西北女人在生活重压下渐趋麻木。

E.第⑤段用了许多问号,表明作者没能真正理解那位皖西北女人的内心情感。

F.最后一段概述来自底层的邮件,这样写使全文选材点面结合,文章更加厚实饱满。

D.E.((6分,每一小题3分))

11.本文与杨绛的《老王》都是以底层社会平民为题材的散文,请比较两篇文章在语言表达方式上的主要不同之处。(4分)

杨绛的《老王》以记叙为主,语言朴实,淡而有味;本文融记叙、议论、抒情于一体,语言优美(形象生动),情味浓郁。(4分,每一小点2分)

四、知识能力迁移

题1: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夏夜追凉 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1.从体裁看,两首诗都是 ____________ 。(1分)

2.对这两首诗,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苏诗“石榴开遍透帘明”一句,用石榴花开写出夏日的燥热,与首句“夏席清”形成对比。

B.从苏诗末句的“梦觉”二字可以看出,前三句写的是午睡前的情景。

C.杨诗中的“追凉”意即“觅凉”、“取凉”,但与“觅”、“取”相比,“追”更能体现对“凉”的渴望。

D.杨诗首句点明追凉之因;末句“不是风”三字,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3.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相同之处,请对此做简要赏析。(4分)

1.七绝/绝句/近体诗(1分)

2.A(3分)

3.两首诗都运用了以动衬静(或以声衬静)的写法(1分),苏诗用流莺的叫声(1分)突出了夏日的清幽,杨诗用小虫的叫声(1分)衬出夏夜的安静。(写出清幽或安静,1分)

题2:

阙 题

刘眘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影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①阙题:缺少题目。原有题目因故失落,后人加标“阙题”二字。

1.白云深处,清溪岸边,山路蜿蜒,柳条掩映,体现了读书堂环境之 (请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1分)。

2.诗人善于从感官的角度表现景物的特点,请以第二联为例分析。(3分)

3.就诗中画线的句子,从情景关系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4分)

参考答案:

1.幽

2.示例:这一联从视觉角度描写了缤纷的落花,清澈的流水;从嗅觉的角度描写流水(花)的芳香,表现出环境的清静(优美宜人)。

3.诗句描写了一幅静美的春景:对着山路的门无人打扰,读书堂坐落在柳荫深处。这样的景色寄寓了作者闲适淡泊的情怀。

细解:这类题目的答题模式是:景的特点概括 具体描述 寄寓的情感。难点在概括(“一幅静美的春景”),正确理解画面(对着山路的门无人打扰,读书堂坐落在柳荫深处),情感的准确表达(作者闲适淡泊的情怀——躲到深山做“读书”这种“无用”的事情,说明衣食不愁,心境平和,故曰闲适淡泊)

九 疑 山 图 记

①九疑山方二千余里,四州各近一隅。世称九峰相似,望而疑之,谓之九疑。

②九峰殊极高大,远望皆可见也。彼如嵩、华之峻崎,衡、岱之方广,在九峰之下,磊磊然如布棋石者,可以百数。中峰之下,水无鱼鳖,林无鸟兽,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往往见大谷长川,平田深渊,杉松百围,榕栝并茂,青莎白沙,洞穴丹崖,寒泉飞流,异竹杂华,回映之处,似藏人家。实有九水,出于中山,四水流灌于南海,五水北注,合为洞庭。不知海内之山,如九疑者几焉?

③或曰:“若然者,兹山何不列于五岳?”对曰:“五帝之前,封疆尚隘,衡山作岳,已出荒服。今九疑之南,万里臣妾;国门东望,不见涯际;西行几万里,未尽边陲,当合以九疑为南岳,以昆仑为西岳,衡、华之辈,听逸者占为山居,封君①表②作园囿耳。但苦当世议者拘限常情,牵引古制,不能有所改创也,如何?”

④故图画九峰,并随方题记,传于好事,以旌异之。

【注】①封君:领受封邑的贵族。 ②表:标记。

22.第①段交代了九疑山的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规模和得名缘由。本题需要概括段意,两句话两层,一层交待山的大小,即规模;一层交待为什么“谓之九疑”。

23.简析第②段中“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的表达效果。(2分)

答案:这句话描写了山中若有若无的蝉蝇一类的声音,以声衬静;突山了九疑山中峰之下的静寂。答题思路:1、判断这句话写出了什么内容2、使用了怎样的技巧3、这个技巧在这里使用的效果。我们要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听之亦无”的如蝉蝇的声音?什么地方可以“时闻声如蝉蝇之类”?“以声衬静”的手法运用,还可以举王籍的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24.对“听逸者占为山居”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任凭隐居者将衡山、华山据为己有。 B.听说逃亡者到衡山、华山安家藏身。

C.听任出世者在衡山、华山结庐隐居。 D.听说出世者在衡山、华山安居生活。

答案:C。考察对重点实词的理解,根据语境可知,“听”是“听凭、听任”,这样就可以淘汰B、D,而“隐居者”不可能“将衡山、华山据为己有”。

25.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3分)

答案:这句话整散结合。先用整句突出九疑山的山峰兼有嵩、华、衡、岱的特点,强调其峻峭与宏伟,节奏鲜明;再用散句描摹这样的山峰很多。句式参差,富于变化。所谓句式,指的是整句散句、长句短句。此处是整散结合。有关的知识我们在高中文言课文中也多有涉及,《前赤壁赋》、《谏太宗十思疏》、《陈情表》等课文的课后练习都有提到句式的特点。所以复*结课内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答题思路:1、判断句式特点2、分层次介绍整句、散句各自描绘的内容,所强调的景物特点。3、总结这种句式的表达效果。

26.简述本文的写作意图。(4分)

答:九疑山地处衡山之南,宏伟美丽,却不能列于五岳,作者撰文对此表示不满,希望大家认识九疑山特有的长处。写作意图即写作动机、目的,按照作者自己的说法是“以旌异之”,让人看到九疑山的“异”处。为什么要这样呢?作者分两层加以表达,先是指出其“殊极高大”且景致丰富;继而通过虚拟的对话,分析其没有列于五岳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在此背景下,“图画九峰,并随方题记”。

五、作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於陵子·人间》中有一个故事说:中州有一只蜗牛想振奋起来干一番事业,却又时时责备自己软弱无能。想向东攀登泰山,计算一下要走三千多年;又想向南去跋涉长江、汉水,计算一下也要走三千多年。再想想自己的寿命,不过朝暮之间就要死去。于是不胜悲愤,枯死在蓬蒿杆上,而被蚂蚁嘲笑。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失误例文

精神可以到达

①雨果曾经说过:“脚不能到达的地方,眼睛可以到达;眼睛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到达。”读完《於陵子·人间》中关于蜗牛的那则寓言故事后,我们会对这句话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②我们在嘲笑那只蜗牛的同时,也会为它的悲剧所深深触动。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导致这场悲剧的发生呢?事实上,根本原因就是它缺乏了冲破困难束缚去取得成功的精神信念。虽然那只蜗牛曾有登泰山、涉汉江的雄伟目标,但最终却为路途的遥远所吓倒而放弃。它有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理想,可它却没有取得成功的精神信念为它提供前进的动力,没有克服困难的决心为它扫除前进路途的障碍,最终难免要在众人的嘲笑下枯死于蓬蒿杆上。也许有人会反驳说,难道有了精神信念,蜗牛就可以用三千年时间走到汉水,登上泰山?其实不然,虽然目标难以实现,但只要拥有这种精神信念,它就会朝着目标一直努力,即使达不到预期效果,它也会在努力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满足,会在短暂的生命中拥有挑战的乐趣,会在希望中终结此生,难道这对于一只蜗牛来说还不算成功吗?

③故事中的蜗牛是这样,现实中的人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有时,我们也像那只蜗牛一样拥有远大的理想,却也畏惧困难,最后平庸地生活在世界上,碌碌无为。这也是由于缺乏精神信念所导致的。实际上,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了精神信念,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精神信念,有些事情才显得难以做到。有了精神信念,我们才会有一个不平凡的、成功的人生。

④曾经有一段时间,美国掀起了一股淘金热,人们都想到西部去挖掘自己的财富。可是,一条几百米宽的大河挡住了他们的去路,人们绞尽脑汁都无法过河。见此情景,有的人打道回府,有的人则绕道几百里过河,唯有他仍然在等待。在精神信念的支撑下,他坚持在河边寻找自己的未来。最后,他发现摆渡既可以让人们过河,自己也可以谋生,于是他用自己所有的钱建造了一艘大船,在河边摆渡。果然不出所料,他赚了一笔钱。这个小伙子就是牛仔裤的发明者,人称“牛仔大王”的李维斯。

⑤从“牛仔大王”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手中握着失败的种子,也握着通向成功的钥匙,成功或失败,就看我们如何选择了。人生离不开精神信念,没有它的生活是苍白的,没有它的理想是虚幻的,没有它的灵魂是软弱的,没有它的奋斗只能是徒劳无功的!

【点评】

①文章开头写得很好,先是用雨果的话引出论点。

②再对寓言的寓意进行阐释。“即使达不到预期效果……会在希望中终结此生。”这几句话最值得称道。“挑战”一词,可谓切中了寓言和雨果之言的脉搏。

③说的现实生活只是笼统地泛说,没有出现具体的“事”,很遗憾。

④列举李维斯的例子,显得很牵强。

⑤虽然结尾没有忘记照应开头,但是文章主体部分还是显得比较虚弱、空乏。

小结:文章结构清新,体现了议论文的文体特征。注意到了首尾照应,扣题比较严谨。但是文章主体部分显得比较虚弱、空乏。列举的事例也显得牵强。

升格佳作

精神可以到达

雨果曾经说过:“脚不能到达的地方,眼睛可以到达;眼睛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到达。”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人有时显得非常渺小。然而人之所以能够征服自然,是因为人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正是由于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的支撑,人类才具有非凡的创造力和不可战胜的顽强意志力。

人们在嘲笑“蚍蜉撼大树”的不自量力的同时,却忘了蚍蜉所具有的强大的精神信念。也许人们会同情那只蜗牛枯死在蓬蒿杆上的不幸命运,可是我们要知道,我们之所以为蜗牛的悲剧所深深触动,是因为我们不愿意看到蜗牛面对强大的困境而轻易地放弃了自己的精神追求。事实上,蜗牛缺乏的恰恰就是冲破困难束缚去取得成功的精神信念。尽管登泰山、涉汉江的宏伟目标对一只蜗牛来说,简直比登天还难,但是因为它有着自己的目标,有着自己的理想,它就拥有了强大的取得成功的精神信念。遗憾的是,那只蜗牛最终失去了克服困难的决心,落得在众人的嘲笑下枯死于蓬蒿杆上的悲剧结局。也许有人会反驳说,难道有了精神信念,蜗牛就可以用三千年时间走到汉水,登上泰山?其实不然,虽然目标难以实现,但只要拥有这种精神信念,它就会朝着目标一直努力,即使达不到预期效果,它也会在努力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满足,会在短暂的生命中拥有挑战的乐趣。这也是值得人们推崇的一种精神力量。

实际上,人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遭逢主观愿望与客观事实之间的一定程度的反差。比如我们这些身在高三的学生,谁能保证自己就能考上自己所期望的大学?但是我们为什么还要在学校里苦苦求学呢?其原因就在于我们每个人都具有不轻易在冥冥不可知的命运面前服输的心理。换句话说,即便我们认同只要勤奋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但是谁又能承认勤奋与成功之间就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联呢?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的真理就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规避理想与现实之间发生冲突的必然宿命。但是我们又有谁因为看破了这一点就轻易放弃了呢?这样看来,不断地追求是每个人不可回避的命题。尽管追求必然存在着成功与失败两种结局,但是造化的必然是,你不可能只为着结果去追求。因为追求只是人们向自身命运叫板的一种必然结果。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逃脱向自身命运挑战的宿命。对那只蜗牛来说,它的宿命就是,不论攀登泰山、跋涉汉水需要多少年,哪怕是刚刚爬了几步就倒毙在地,它也只能认这个“死理”。因为它别无选择。向命运挑战是造化的永恒法则,谁也别想逃离它的约束。

因此,支撑人类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更多的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明明知道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却偏偏要去“为之”,这正是人类的伟大之处。人类正是在“愚公移山”这种看似糊涂、实则蕴涵着深刻的思想洞见的精神感召下,才会一代又一代地与大自然抗争着,才创造了今天辉煌的文明。从这个意义上说,蜗牛东攀泰山与南涉汉水的宏伟抱负,其意义不在于它能不能到达,而在于它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舍生取义,不外乎是在实现人类共同追求的一种精神与价值。屈原自沉汨罗江,不外乎是向世人昭示他的信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也不外乎是要实现他所崇尚的节操。正是这些信仰与节操等虚无缥缈的东西,才使得后人获得精神的启迪与感染,那就是只有不向命运低头,才能使人们摆脱一切懦弱与卑怯的枷锁,从而获得超越自我、超越自然的伟大力量。

六、课后作业

作业1:

离我太远了,皮兰

冯骥才

①如果世界上有一个地方从来没听人说过,去了之后却永难忘怀,这个地方就是皮兰。

②对我来说,它实在太远;我在“远东”,它藏在地球西边亚得里亚海最上端那个海湾,好像掖在欧洲的胳肢窝里,皮兰就在这天涯海角似的地方。

③这个只有四千多人的小小的中世纪的古城,密集着层层叠叠两三层的小楼,全是雪白的墙和砖红色的尖顶。如果艳阳高照,白墙更白;一场雨后,红顶瓦变为深红——再给湛蓝、深郁和辽阔的大海一衬,色彩分外独特又鲜艳。这时,偶尔飞来几只极黑的乌鸦,醒目地落在屋顶或烟突上。如此的景象,叫谁看了不醉?

④皮兰就像大地鲜亮的舌尖,伸进大海,舔弄着无穷而清凉的碧涛。

走进皮兰,不像进什么名城,心理上会有意无意做点准备。在皮兰海边散着步,边走边看海上的美景,不经意就走到它城中心的广场上。欧洲的广场无论大小,四周的建筑都是城市的门面。皮兰的门面可没有花团锦簇般的大厦,一律是墙面斑驳甚至是破损的老楼,然而它们简朴、素雅、沉静,像中世纪的农夫农妇、工匠市民平和地站在那里;铺满广场的石板石钉早已磨得光亮,像铁的;一些长长的石条凳围着广场放了一圈,人们三三两两坐在上边消闲,一看便知是本城的百姓;两个女孩儿坐在那里逗狗;一位老妇人抱着婴儿晒太阳,旁边坐着个老头,舒舒服服打着瞌睡;一群男子在下棋,其中一个中年男人穿着很漂亮的海员制服,帽檐却斜着。年轻的父亲在教他的孩子学步,孩子乍着胳膊摇摇晃晃走在前边,父亲笑呵呵跟在后边,走着走着,情不自禁地和孩子走的姿态一样了。

⑥皮兰湾很静,适合扬帆出海,这里有桅樯如林的小码头。皮兰的海水比矿泉水还干净;海边的岩石上常常会悠闲地躺着一些沐日的泳装女子,粗粝的石块和光嫩的皮肤强烈地对比着;海鸥们常常在海面上自在地飞掠盘旋。

  ⑦偶尔能看到一两个背包的旅行者站在旁边贪婪地拍照。

⑧皮兰的地标是在城中鹤立鸡群般高高耸起的尖顶的钟楼,它叫人想到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的钟楼,只是更简约更古朴一些。皮兰历史上曾属威尼斯王国管辖。广场立着一块石头旗桩,上边刻着的年号是1466,它是威尼斯王国时代的遗物吧。在威尼斯统治的漫长的五百年里,它骨子里已浸入太多意大利人的气息与气质。尤其是对历史的态度。街头巷尾处处可以看到历史的见证。一棵与一根石柱死死缠成一体的古藤,东一块西一块有刻痕的建筑残石,多半已经锈烂在土里的铁锚……没人去动它们。让它们以历史的原状存在。城中还有些中世纪的残垣断壁,更是地面上的文物。用不着标明“文保单位”,也被人们当做“沉默的老者”备受尊崇地活在人间。比如一座中世纪的修道院,早已荒芜,仅存中庭,只有一些残损的雕像或兽头放在廊子上,其他空空如也;人们把庭院打扫干净,却任由野草丛生,播放一些古典音乐——用音乐唤起的想象与情感装满它。这不是意大利人擅长做的事吗?

⑨没有人去拙劣地添油加醋,或者去涂脂抹粉“打造”它。历史是不需要加工的。

⑩无形的音乐是一种灵魂。古典音乐是历史的灵魂,皮兰人用它来轻轻唤醒历史。早在17世纪这里诞生了作曲家和小提琴家塔替尼。皮兰人在塔替尼去世二百年时,仍然怀念他,以他为荣,便制作一尊雕像放在广场的中心。

⑪真正的雕像都是为了一种精神,不是城市广告。

⑫最深厚的皮兰还是在城中往复迴绕的哥特式的老街老巷里。今天的皮兰没有为了“扩大旅游经济”而去放大街道尺度。老墙老屋老门老窗一切依旧,房中的生活设施却正在“现代化”。他们依旧在窗口伸出杆子晾晒衣服,依旧在窗框上挂满花盆,让五颜六色的花朵镶在阳光射入室内的地方;然而,钻进一些地下室地洞似的小门,里边艺术家工作室的照明、通讯与生活设施却十分现代。这些艺术品店很少出售千篇一律乏味的旅游商品,多是艺术家富于个性的创造。他们尊重历史,却又不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是一个劲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身上拼命挤奶

⑬这样的文化才是真正活着的。

⑭只可惜它离我太远了,皮兰。

7.第③段作者是怎样描写古城景物的?(3分)

静态描写小楼的外形,房屋的色彩;动态描写艳阳高照,下雨后房屋色彩的变化、乌鸦的飞翔;以动衬静,写出皮兰优美宁静的景象。

8.辨析第⑤段画线句不同语序的表达效果。(2分)

(1)原句:走进皮兰,不像进什么名城,心理上会有意无意做点准备。

(2)改句:走进皮兰,心理上会有意无意做点准备,不像进什么名城。

原句,强调皮兰这个宁静优雅的名城,没有其它名城过度的包装,无需做丝毫的准备,这样的表达与全文自然朴实的意蕴切合;改句语意相反了,透露出皮兰不是名城的意思。

9.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⑥段和第⑦段。(3分)

用旅行者贪婪的拍照来衬托(或侧面烘托)出皮兰湾海水的纯净、泳装女子的悠闲、海鸥的自在,这样一幅美丽的画卷,使人强烈地感受到皮兰湾的宁静优美闲适,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10.联系上下文,对第⑧段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6分)

A.对简约古朴钟楼的生动形象描写,引发了对威尼斯统治时期的遥想。

B.借助对广场上旗桩的描绘,感受皮兰人骨子里的意大利气息和气质。

C.运用白描的手法展示了石柱古藤、建筑碎石、生锈铁锚的原状存在。

D.由皮兰“沉默的老者”备受崇敬活在人间,反思中国对文物的态度。

E.“用音乐唤起的想象与情感装满它”,呈现皮兰人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F.优美形象的语言,富有理性的思辨,充分感受皮兰真正活着的文化。

A、F

11.第⑫段画线句的含义和所表现的作者的情感是

。(3分)

皮兰人对传统文化不是掠夺式的开发索取,而是原状保护传承;表达了作者对皮兰人“尊重历史”的赞叹,对我国以商业利益为目的的所谓文化保护的反思。

12.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末段加以评析。(5分)

末段采用倒装的语序,强调我与皮兰可望而不可即的遗憾之情;由直呼其名变换为第三人称“它”,虽是同义反复却增加了距离感,呈现出无可奈何的遥远;“远”一语双关,突出与皮兰相隔的不仅仅是空间的距离,更是对历史文化传承的差距大,引发人们思考;在简洁而富有变化的语言表达中包含着丰富而深邃的意蕴。

作业2:

我只欠母亲

赵鑫珊

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

一九五五年八月上旬,我一直在期待录取通知书的到来,前途未卜。是否能考取,没有把握,虽然自我感觉考得不错。是否能考取第一志愿第一学校,更是个未知数。不能有奢望。

八月中旬,羊子巷、马家巷一带有几位考生已经接到通知,更叫我心焦——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体验到什么是心焦或焦虑。不安和焦虑也会有助于打碎平庸。

邮递员骑着自行车一天送两回信:上午约十点,下午约四点。我是天天盼决定命运的信件。

一天下午,我在马家巷大院内同一群少年玩耍。

“赵鑫珊,通知书!”邮递员的叫声。

我拆信的手在颤抖。旁边围观的少年首先叫了起来:“北京大学!”

中国章回小说常用这样两句来形容人的幸福时刻:“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我看到母亲的表情是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

第二天,母亲为我收拾行装。一共带两个箱子,一条绣花被子。

母亲把一件件衣服放进箱里,并用双手抚平,泪水便滴在衣服上。

“妈,你哭什么?我考上了,你应该快活才是!”我这一说,妈妈的泪水流得更多,但她没有解释她为什么哭。

后来我成长了,读到唐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才渐渐明白母亲为什么暗暗垂泪。

母亲不善言辞。她预感到,儿子这一走,在娘身边的日子就不会多。母亲的预感是对的。大学六年,我一共回过三次家。加起来的时间不到两个月。主要原因是买不起火车票。

母亲死后二十年,大妹妹才告诉我,我去北京读书的头两年,妈妈经常哭,以至于眼睛受伤,到医院去看眼科。

听妹妹这样述说往事,我发呆了好一阵子。我对不起母亲!过去我不知道这件事。我后悔我给母亲的信很少且太短。

后来邻居对我说:“你娘总是手拿信对我们说:‘你们看我儿子的信,就像电报,只有几行字!’”我总以为学校的事,母亲不懂,不必同母亲多说——今天,我为我的信而深感内疚!在校六年,我给母亲报平安的家信平均每个月一封。每封不会超过三百个字。

六年来,我给母亲的信是报喜不报忧。这点我做得很好。我的目的很明确,不让母亲为我分心、牵挂、忧愁。按性格,我母亲的忧心太重,不开朗。以下事情我就瞒着母亲:我非常穷,却老说我的助学金很多、足够。去学校报到,母亲东借西借,为我凑了三十元,后来我就再也没有向母亲要过一分钱。当时我父亲已接近*,家境贫穷。“反右”运动我受到处分,也没有告诉母亲。读到四年级,我故意考试考砸主动留一级,更瞒着她。她也没有觉察,我怎么要读六年。

大妹妹问过母亲:“妈,你为什么最喜欢哥?”

“你哥是妈烧香拜佛求来的崽。”

祖父一共有五个儿子。我父亲是长子。母亲头胎和第二胎都是女儿,不到两岁便夭折。不久,我二婶生了儿子叫赵宝珊,这样一来大家庭的长孙便在二房,不在大房。我母亲的地位大受威胁,遭到歧视。在饭桌上,祖父常用讽刺的口吻,冷言冷语敲打我母亲:“先长胡子的,不如后长须的。”意思是二婶后来者居上,先得了儿子,我母亲落后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重男轻女,母以子贵现象很严重。

母亲忠厚、老实,只好把眼泪往肚子里咽。她偷偷地去万寿宫拜佛,求菩萨保佑赐给她一个儿子。不久我出生了。

我刚四岁,母亲便让我读书,发蒙,为的是赶上大我两岁的宝珊。所以整个小学、中学,我和堂兄宝珊都是同年级。母亲的良苦用心只有等到我进了大学,我才知道。母亲说:“你为娘争了口气!”

离开家乡的前一夜,妈舍不得我,抱着我睡。当时我十七岁。其实自我出生,从没有离开过娘。好在我走后,还有弟弟妹妹在母亲身边。

往北京的火车渐渐开动的时候,我看到我母亲、大妹妹梅秋(十岁)、弟弟光华(八岁)和小妹云秋(四岁)久久站在站台上目送我。这回妈没有哭。

我这个人,活到今天,谁也不欠,只欠我母亲的,没有能在她身边侍奉她八年、十年,使我深感内疚。

6.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我临行前,母亲暗暗垂泪是因为她明白到儿子这一走,等待她的将是聚少离多的苦闷日子。

B.上了大学,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更为了证明自己的独立,没再向母亲要过一分钱。

C.散文用拙朴自然的语言,真挚动人的情感,勾勒出一个含情脉脉的儿子对母亲忏悔式的追忆。

D.我收到通知书时,母亲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感到欣慰,为自己的良苦用心感到满足,更对儿子今后似锦的前程充满期望。

E.当赵宝珊出生后,母亲为了挣回在赵家的地位,偷偷求神拜佛,保佑赐给她一个儿子,反映了当时社会重男轻女,母以子贵的现象很严重。

6.B、D

7.文章开头写道“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有何意义?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4分)

7. ①从内容上,体现了我收到了通知书,令我和母亲都格外高兴,所以

“笑”;但这一分别,将是我终身的遗憾,从此不能侍奉在母亲身边,所以“哭”。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我对母亲深深愧疚之情。

②在结构上,文章是以回忆式的结构安排,以幸福的情节开头,忏悔的情绪结尾,

而此句正好照应了全文的结构安排,奠定了感情基调,自然地引出下文叙述,有助于读者对散文情感的把握。

8.这是一篇源自作者心扉的声音,夹杂着对自己过去无知的负疚和对母亲感恩似的的怀念,读来扣人心扉,《我只欠母亲》就像一面警钟在敲响,给我们深刻的震撼。请联系自身说说你的感受。(6分)

8.①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忏悔之情,真挚的表达令读者感动。因为我们也经常这样对身边的爱习以为常,接受得坦然。

②为了学业、工作,我们往往会忽略了曾经养育我们的父母,在四处奔波的同时,我们也应停下脚步去好好侍奉一下他们,不要让遗憾再次重演。

③成长是一件不容易一的事,幸好有父母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毫无私心的做外贸坚强的后盾,是他们用爱时刻守护在我们身旁。(意思接近即可)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