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有“早端午晚中秋”的说法,即端午节一般是早上过,中秋节一般是晚上过。民俗学家牛耕曾公开介绍,端午节那天,清早起来一定要吃粽子和绿豆糕,家里老人还会点盘香,挂在屋子里,家家户户要挂艾草、菖蒲,期望祛病除灾。
吃粽子是端午节妇孺皆知的传统。端午节前夕,中国食品安全网来到长沙某家超市看到,超市专门在生鲜区旁开辟一个“粽子专区”,柜台上分层摆放着各种馅料的粽子,旁边有数种简单的配套礼盒供消费者挑选。柜台后的工作人员戴着口罩、手套热火朝天地包粽子,柜台前有许多消费者正在选购粽子。
粽子虽然好吃,但如果食用不当也会造成消化不良。那么,吃粽子为什么会胀肚子?除了吃粽子,各地又有哪些有趣的端午饮食习惯?
粽子最好趁热吃
“粽子一定要少吃,吃完了肚子不舒服,晚上都睡不着觉。”长沙市民陈先生很少吃粽子。不仅是陈先生,不少人都表示吃完粽子后胃就不舒服,觉得粽子很难消化。
对此,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曾公开表示,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还会加肉类、蛋黄、红枣、红豆等各种食物做馅料。糯米的消化速度其实非常快,糯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含量约75%-77%,且以支链淀粉为主,含量比大米还高。淀粉通常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其中,支链淀粉更容易被体内的消化酶消化。所以,如果仅从成分上分析,由于糯米比大米含直链淀粉更少、支链淀粉更多,糯米的消化速度更胜一筹。
不过,糯米冷却后,支链淀粉就会很快地相互连接成致密的结构,黏性和韧性增大,进而影响人体内消化酶的作用、增加消化负担。所以,如果吃的是凉粽子,会觉得不太好消化。阮光锋提醒大家,粽子最好趁热吃,如果放凉了,不妨重新加热透再吃。
另外,大部分食物都是吃下去马上就有饱感,而糯米食品吃下去时一般没觉得多饱,要到餐后30分钟左右才达到饱感的高峰。这个饱感延迟的特点,往往会造成一个后果——吃的时候不觉得多,过后却撑得有点难受,实际上也增加了消化负担,就会觉得难消化。
食不过量,均衡饮食,尤其对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粽子大多属于高糖(高淀粉)、高能量的食物,也不能多吃,尤其是糖尿病、三高、肝胆等疾病患者,注意饮食均衡。
端午节民间还流行这些吃食
吃“五黄”。端午节当天,在江南人的传统中,必吃五黄——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黄酒(本是雄黄酒,因雄黄有毒性,一般都喝普通黄酒代替),因而该月又称为“五黄月”。为什么要吃“五黄”呢?因为雄黄是一味中药,用雄黄末与菖蒲根屑入酒的雄黄酒有解毒*菌之功效。而黄鱼、黄鳝、咸蛋黄、黄瓜则是端午时节的当令食品。如端午时节的黄鳝,圆肥丰满,肉嫩鲜美,营养丰富,不仅食味好,而且具有滋补功能。
吃“五白”。端午节民间还流行用“五白”来搭配,即白切肉、白蒜头、白斩鸡、白豆腐和茭白。端午食“五黄”,再配上“五白”,可清热降火,健脾胃。中医认为,端午节这一天阳气最旺,若在“阳中之阳”的中午时食“五黄”与“五白”,不但可祛五毒,还可借用端午节的“阳、阳”之力,以达到抑制、祛除诸多霉运,增强自身的“精、气、神、血”。
吃茶蛋。江西南昌地区,端午节要煮茶蛋和盐水蛋吃。蛋有鸡蛋、鸭蛋、鹅蛋。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谓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吃打糕。端午节也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隆重的节日。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槌打制而成的米糕。
吃煎堆。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吃“煎堆”。所谓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下油锅煎成一大片。相传古时闽南一带在端午节之前是雨季,阴雨连绵不止,民间说天公穿了洞,要“补天”。端午节吃了“煎堆”后雨便止了,人们便说把天补好了。
吃面扇子。甘肃省民勤县一带,端午节这天都蒸“面扇子”。面扇子用发面蒸制,呈扇形,有5层。每层撒上碾细的熟胡椒粉,表面捏成各种花纹,染上颜色,十分好看。这种食俗据说是由端午节制扇、卖扇、赠扇的风俗演变而来的。
吃薄饼。在浙江省温州地区,端午节家家还有吃薄饼的习俗。薄饼是采用精白面粉调成糊状,在又大又平的铁煎锅中,烤成一张张形似圆月、薄如绢帛的半透明饼,然后用绿豆芽、韭菜、肉丝、蛋丝、香菇等作馅,卷成圆筒状,一口咬去,可品尝到多种味道。
(稿件综合自人民网、澎湃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