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还有几个,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贡献排行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5 16:40:34

程开甲(1918.08.03~ 2018.11.17)核武器技术专家,江苏吴江人,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8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开拓者之一、核武器试验事业的创始人之一。作为核试验总体技术的设计者,程开甲设计的中国第一个具有创造性和准确性的核试验方案,确保了首次核试验任务的圆满完成。程开甲从1963年第一次踏进罗布泊到1985年,一直生活在核试验基地,为开创中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程开甲是中国指挥核试验次数最多的科学家,人们称他是“核司令”。2017年7月28日,程开甲被授予新设立的“八一勋章”。2018年11月17日,程开甲在北京病逝,享年101岁。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还有几个,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贡献排行(21)

于敏(1926.08.16~2019.01.16)核物理学家,毕业于北京大学工学院,于敏和钱骥是23位元勋中仅有的两位没有留学经历的,被外国同行称为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1960年底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特别是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关键问题,因此被誉为中国的“氢弹之父”。2019年1月16日,于敏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2019年9月17日,于敏被追授“共和国勋章”。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还有几个,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贡献排行(22)

王希季(1921.07.26~ )卫星和卫星返回技术专家,生于云南昆明,毕业于西南联大机械系,获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60年2月,王希季主持了中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研制的液体推进剂探空火箭发射,使中国两弹一星工程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后担任中国返回式卫星系列总设计师,先后负责研制和发射成功了6颗卫星,并负责提出了第二和第三个返回式卫星型号的技术方案和负责完成了这两个型号的方案阶段的研制工作。中国的返回卫星技术属世界先进水平,王希季起着关键和主要作用。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还有几个,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贡献排行(23)

孙家栋(1929.04.08~ )辽宁复县人,毕业于苏联茹科夫斯基工程学院飞机发动机专业。从1967年担任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总体设计负责人开始,孙家栋先后担任了中国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他还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设计师。在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100个航天飞行器中,由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或工程总师的就有34颗,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被业界公认为中国的“卫星之父”,他还是中国探月工程的总设计师。2019年9月17日,孙家栋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还有几个,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贡献排行(24)

上一页23456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