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宜贵
李白写诗不走常路,议论抒情描写随时调用,句子(篇幅)长短也随着诗情节奏随手拈来,诗意如书法起笔凭空而来,意到之后戛然而止!他一生作诗上千首,好诗如林,无愧诗仙称号。
可在黄鹤楼这地方他留下了"污点",因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据说,在黄鹤楼的旁边后来还建了一个搁笔亭,来纪念这段"佳话"。这次,李白甘当了一次"托",将黄鹤楼和崔诗人高高举起。
可仔细思量,李白这样的作诗高手,不可能连一首关于"黄鹤楼"的诗都写不出来吧?李白辩解的这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尤其是那句"在上头"颇堪玩味。笔者以为,这"在上头"应该有以下几层意思——
其一、崔浩的《黄鹤楼》确实写得好。这首诗的确是写景诗中的好诗。诗歌从虚处落笔,用前人从此驾鹤西去写时间的久远,世事的无常。再转回眼下写黄鹤楼,写黄鹤楼前看到的景色,然后写不远处的鹦鹉洲,自然而然地写自己的乡愁,也可谓诗中有画。后也被唐人列为山水诗中的上品。从这个角度看,李白确实谦虚,他宁可以自己搁笔而托起崔浩。
其二、被崔浩的诗句带到了阴沟里。本来登上黄鹤楼,仰观黄鹤楼,见黄鹤楼高入云天,一股仙气在楼顶萦绕,一下子就想起了深得诸葛亮器重的费祎就是从这儿登仙驾鹤西去的典故,正可以从此入诗。俯瞰长江,江景历历在目,对岸的鹦鹉洲让人遐想这些都是入诗的好景。可是一抬头看见了崔浩的《黄鹤楼》,他的入题、选景都和自己想的一样啊。既然这些诗景都被人写过了,我再写,且不步人后尘?再要重新构思,似乎没有第一冲动(直觉)好呢。后来他写《登金陵凤凰台》其构思仿若《黄鹤楼》,或许,他还没有走出崔颢先入为主的阴影吧?
今天我们写同题诗或者叙写同一个地方同一处景物,在写之前,最好不要看前人或同行朋友的作品,避免人家先入为主,将你的思维带入阴沟呢!
其三、不愿得罪崔浩。翻阅崔浩和李白的生平事迹不难发现:崔浩虽然年龄上比李白稍小。但人家崔浩是朝廷进士,是朝廷的官员。而李白当时不仅是一介布衣,还是戴罪之身。
据史料记载:李白因为永王的事受到牵连,先是关押在浔阳,得到宋若思、崔涣营救,成为宋若思的幕僚,但最终宋若思不但重新举荐李白失败,还让其遭到到流放夜郎的处罚。公元758年,李白五十八岁,自浔寻阳出发,开始长流夜郎(中途遇赦)。春末夏初,途经西塞驿(今武昌县东),至江夏,访李邕故居,登黄鹤楼,眺望鹦鹉洲。
他虽有皇族后裔的身份但又害怕暴露这一身份让自己及家人受到牵连,又因为父亲是商人而不能参与仕途科考。他以自己的才气混迹于江湖,得到很多朋友的器重也实属不易。如果再题一首《黄鹤楼》超过崔颢,让人家"下不来台",人家要玩死你你还不知道。李白混迹于江湖,这些潜规则他不是不懂,是惹不起,是"道不得"的!
有个电视剧中唐玄宗要李白写马屁诗的那一节写得十分精彩,唐玄宗听说李白诗写得好于是给了他一个翰林供奉的虚职,要李白每天给他写一首马屁诗抬举抬举他。李白不写,险些被*头。后因为会点藏文给朝廷争足了面子而被放过,临别时还不得不"口占一绝"歌颂唐玄宗和他的江山之后才能脱身。
其四、不屑与崔浩齐名。文如其人,为文就是为人。崔浩此诗虽好,但其"为人"很差。他早期的诗文"意浮艳,多陷轻薄"。他"娶妻择美者,稍不惬即弃之,凡易三四"。开始李邕邀他,因吟诗"十五嫁王昌"语义轻佻被李邕呵斥"小儿无礼"而不予接入,唐人用一个"有文无行"来评价他。
对于崔颢的为人,李白当然早有耳闻。一是他们本就在同一"文学圈"。二是李白曾拜访过李邕两次,一次是天宝四年(公元745年)秋天,李白与杜甫在东鲁第三次会见,他们就一同去齐州拜访过当时驰名天下的文章家、书法家李邕。崔颢遭李邕呵斥拒绝待见的事他们或许也听见李邕亲自说过;一次就是前文所述,这次李白是以戴罪之身的身份登黄鹤楼的,而且登楼前还去拜访了李邕故居。
本来,李白是非常喜欢黄鹤楼的,他曾"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这次登楼,李白虽有万丈诗情,但看到了这个"有文无行"的人题的诗在那里,也就只好作罢,只是这个原因,李白不好直说罢了。或许他后来的辩解"一拳捶碎黄鹤楼, 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也有这个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