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为什么能去黄鹤楼,李白到黄鹤楼是哪一年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5 17:49:43

黄鹤楼被称为“天下绝景”,既然黄鹤楼这么漂亮,历代文人墨客自然都要来欣赏一番,由此便留下了许多诗词,“诗仙”李白也来凑过这个热闹,不过他初登黄鹤楼却是什么诗都没写,而57岁被贬后再登黄鹤楼却写下千古绝唱,这又是为什么呢?

相传盛唐时候,李白曾经亲自来到武汉,登上黄鹤楼,欣赏着传说中的绝世美景,李白不由得诗兴大发,拿起笔来就要题诗。此时他却看到,黄鹤楼上已经题写了一首崔颢的《黄鹤楼》。

李白为什么能去黄鹤楼,李白到黄鹤楼是哪一年(1)

他决定先看看,这位比自己小三岁的诗人,写诗的水平怎么样。崔颢的诗是这样写的: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读完全诗,李白不由得感叹,这首诗写得太好了,水平恐怕在自己之上,自己要是再题一首,却不如崔颢的诗,那不是丢人现眼吗。

所以李白留下一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然后“搁笔”而去。至今黄鹤楼还有搁笔亭,来纪念此事。

李白为什么能去黄鹤楼,李白到黄鹤楼是哪一年(2)

在这之后,他去了凤凰台,在那里又作了一首诗,想与崔颢一争高下,“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然而却没有崔颢的那份大气与空灵,黄鹤一词让人油然而生一种沧桑寂寥的感觉。李白的诗显然是对崔颢的致敬,致敬自己到达不了的高度,致敬那无限的沧桑。

渴望超越崔颢的李白正值意气风发,有点小脾气也是可以理解的,可到了晚年,57岁的李白再一次来到了伤心之地黄鹤楼,这一次他带着不同的心情,以完全不同的心境写下了一首诗,却比前一次更绝望,甚至有了一丝凄美的味道。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迁客”,即被贬谪之人,李白这是指自己,那么他因何事被贬?安史之乱中的李白受永王李璘的邀请做了他的幕僚,志在平乱的李白没想到的永王会不听唐肃宗号令,擅自率领水军东巡,攻击多个地方官员,后被唐肃宗派兵击败,永王兵败被*,乾元元年(758年),57岁李白因受永王事件牵连险些被唐肃宗处死,后在宰相等大臣的求情下免除死罪后发配夜郎,这也是李白人生遇到的最大的危机。

在发配途中,李白途经武昌,在黄鹤楼写下了这首诗,主要抒发自己无辜获罪后内心的愁苦和自己困境下的无奈。

李白为什么能去黄鹤楼,李白到黄鹤楼是哪一年(3)

西汉时著名的文臣贾谊才华横溢,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却因为上书指责时政,触怒了权贵,结果受到了诬陷,被贬官长沙。李白的遭际与他有些类似,同为无辜受累之人。“一为迁客去长沙”,正是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既有对自身无辜受害的愤懑,也含有自我辩白之意。

这首诗胜在艺术结构上,它构思独特,诗人写闻笛之感,却并没有按照闻笛而生情那样的顺序去写,而是先写情,后写听到笛声。前半部分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动作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怀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后半部分才点出了笛声,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艺术结构独特,曲折有致,成为流传千年的名篇。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