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宗李显)
于是,李显就追封高崇武为皇太子,遵照僧人习俗下葬,太子坟也因此得名。
而且学者们翻遍所有史书与当地文献资料,都没有找到高崇武的名字。
还有就是,洛阳到房州其实并不会经过平利县,在古代交通不方便的情况下,李显不可能专门绕道到平利县再去房州,因为根本不在一条路线上。
武则天在史书上也没有任何记载说她到过平利县。
所以说,无论是哪个版本的故事都不可信,这太子坟与女娲也都没有很必然的关系。
那么这样一来,想要通过太子坟来论证女娲是真实存在的想法,最终还是破灭了。
那又会不会有种可能,这座坟其实是清朝时期有人为女娲立的衣冠冢被后人搞错了呢?女娲庙的墓碑其实就是这座坟的呢?
(后人所建女娲墓)
这也只能靠我们的猜测,无法得到认证了。
即便是真也并没有什么稀奇的,女娲作为华夏始祖,全国很多地方都在为其立墓做祭祀,已经是见怪不怪的事了。
可是没想到,几年后一件比女娲墓碑更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再次让世人对女娲是否真的存在进行了热论。
四、女娲文化的传承
在山西省吉县有一处鲜为人知的人祖山。
所谓人祖指的正是华夏始祖女娲与伏羲。伏羲正是前面提到的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时期诞生的神明。
据传伏羲与女娲是兄妹,同时也是夫妻。
伏羲发明了八卦,用八卦演变万物,与女娲生儿育女,共同教化世人。
这里相传有女娲伏羲兄妹测天意而结为夫妻所留下的滚磨沟、穿针梁,以及他们的“洞房”,还有女娲捏土造人所用的上、下造化坪,因此被命名为人祖山。
山上有大小的庙宇200多座,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人祖庙,分为祭祀女娲的娲皇宫和祭祀伏羲的伏羲皇帝正庙。
(女娲宫)
为了打响知名度,促进当地的旅游开发,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的学者在2012年对娲皇宫内的一具骸骨进行年代检测,测出该骸骨距今已经6200年了。
而这具骸骨是在1984年的时候,在女娲塑像下的木函内发现的。
骸骨上面包着黄绫,木函上墨书题记为:
“大明正德十年,天火烧了金山寺,皇帝遗骨流(留)在此,十六年上梁立
木。……皇帝遗骨先人流(留)下”。
那么这个皇帝遗骨会是谁的呢?
很快,吉县人祖山文化旅游开发工作领导组的汇报材料里说明:人骨安放在“娲皇宫”内,又在“娲皇”塑像下,证明“皇帝遗骨”可能是这尊塑像主人“娲皇”的遗骨。
紧接着又有专家出来发话,说这人祖山的顶峰应该是女娲祭天和祭祖的地方,女娲死后被埋在这里,经过后世不断地修建,陵墓才变成了娲皇宫。
最起码明朝正德年间,人们都认为该遗骨是女娲的。
此消息一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一片哗然,很多人都抱有怀疑的态度,认为这不过是人祖山为了推广旅游文化的一次“炒作”罢了。
(女娲皇宫的女娲骸骨)
是真是假我们不得而知,但通过这件事确实让人祖山打响了知名度。
但讲到这里似乎事情发生了很大的矛盾,平利县认为女娲死后埋在了女娲山,而吉县又认为女娲是埋在人祖山的。
两边似乎都有证据,那女娲难道还有分身不成?
正如前面我们说过,平利县的女娲山又叫中皇山,相传是女娲的故里,可无独有偶的是在河北邯郸市涉县也有一座中皇山,也被称为女娲山。
涉县的百姓们也都坚信,史书中所记载的女娲事迹都来自涉县的中皇山,而且山上还有一座北齐时期刻好的石碑,上面刻写着:古中皇山。
除此之外,关于女娲的陵墓、宫殿、庙宇在全国各地都有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