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题 1分,共 10分)
1.教育史上把教育目的分为“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主张教育最高目的指向道德和性格的完善的是( )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卢梭
2.教师需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潜能,发展其优点特长,避开其短处,这依据了个体身心发展()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3.“人之性恶,需教之,否则必危害他人”反映教育目的( )的价值取向中心。
A.个人本位论
B.文化本位论
C.社会本位论
D.无目的本位论
4.王老师下班后,仍惦记上课时情绪不太好的小明,积极与小明家长电话联系反映情况,并且对
小明进行情绪疏导,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
A.广延性
B.创造性
C.长期性
D.主体性
5.教育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看法,鼓励学生质疑,允许发表不同意见,争取以讨论协商的方式解决
问题。这种师生关系的类型为( )
A.仁慈专断型
B.强硬专断型
C.民主平等型
D.放任自流型
6.社会研究课整合了历史、地理、政治学、经济学、法学、人类学等有关学科内容,这属于()课程类型。
A.融合课程
B.广域课程
C.核心课程
D.相关课程
7.某小学班主任给学生布置了一项特殊的家庭作业,安排学生五一期间学洗衣服,学做饭,以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这教师采取的教育方法是( )
A.陶冶教育法
B.实际操作法
C.榜样示范法
D.自我修养指导法
8.基于经验和直觉,以自身作为研究工具,凭借自身的观察力,在与研究对象的互动中理解和解释其行为,并进行意义建构的教育研究方法是( )
A.量化研究
B.质性研究
C.调查研究
D.经验总结研究
9.数学学习中形成的审题态度及审题方法会影响化学、物理等学习的审题态度及审题方法,这
种迁移是( )
A.具体迁移
B.顺应迁移
C.一般迁移
D.*迁移
10.教师在课堂中提问一些有难度的问题时,通常会不自觉的看向那些优秀的学生身上,现象反应的是( )
A.从众效应
B.首因效应
C.期待效应
D.投射效应
wx搜索“上岸者题库”查看完整真题及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题 1 分,共 5 分)
1.校本课程的主要开发者一般包括( )
A.研究专家
B.校长
C.教师
D.学生家长
E.社区代表
2.下列反映教育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有( )
A.豫时孙摩
B.不陵节而施
C.藏息相辅
D.学不躐等
E.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3.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包括( )
A.确定研究课题
B.查阅文献资料
C.形成研究方案
D.分析收集整理资料
E.形成研究成果
4.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有( )
A.班级成员的构成
B.班级群体的发展状况
C.班级日常行为表现
D.学生的基本情况
E.学生的社会关系
5.奥苏贝尔指出,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必须有( )
A.学习材料本身有逻辑意义
B.学习者必须有有意义学习的倾向
C.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同化新知识的原有适当的认知结构
D.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
E.学习者必须成绩优秀
wx搜索“上岸者题库”查看完整真题及答案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题 1分,共 5分)
1.《樊迟问稼》的故事,反映了孔子主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
A.正确
B.错误
2.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颁布且实施的现代学制是壬子癸丑学制。 ( )
A.正确
B.错误
3.情境教学法是由我国特级教师倪谷音首创的。 ( )
A.正确
B.错误
4.维果茨基把儿童现有的水平和发展可能的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之为学习准备。( )
A.正确
B.错误
5.无论什么条件下,他人在场总会提高工作效率。 ( )
A.正确
B.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