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复礼下半句,克己复礼下一句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7 06:41:00

《论语》,是先秦时期著名思想家孔子、孔子弟子以及弟子后人所著,位于中国古典文学“四书五经”之首,这部书籍对于中华文化传承极其重要。

可以说,任何一个读书人,都会或多或少读《论语》。

在《论语》这本书中,弟子问“仁”的话特别多,孔子在其中有很多不同的答话,最著名的莫过于回答颜渊的一句“克己复礼为仁。

那么,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克己复礼下半句,克己复礼下一句(1)

孔子认为克己就是克去一己之私,复礼就是恢复天理之公。

人性本来就是善良的,可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有些人开始为了一己之私,陷于偏小而不自知,因此就会有很多恶行出现。而对于保持初心之人,他们想恢复自身本我的“仁”,因此就时时刻刻警示自己,需要“克己复礼”。

因此才有了这句,“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克己复礼下半句,克己复礼下一句(2)

怎么才能做到克己复礼?

在《西南联大国学课》这本书中,罗庸对此说出自己的观点。

克己的功夫,第一在寡欲。

《孟子》说过一句话,“养心莫善于寡欲”。因为人的外在诱惑,都是由于一切的*所驱动,如果一个人的本心被外在的物质所牵累,那么就会紧盯私小,计较打量,患得患失,无所不至。

因为总是关注微小的利益得失,那么自然也就毁坏了自强不息的刚健之德。

孔子说,“刚毅木讷近仁”。因此一个人如果不为外在的物质所牵累,就能够洒脱摆落,活泼新鲜,使得生命在宇宙的规律中,生生不息。

克己复礼下半句,克己复礼下一句(3)

克己的功夫,第二在克去外诱之私。

木主“仁”,木如果深深扎根,就会让人觉得很安宁,就会有出类拔萃的感觉。在遇到同一件事情之时,有一些人火急火燎,上蹿下跳,做出的行为和说出的话语都毫无章法,做出的决策常常不能解决问题,甚至让问题往坏的方向发展。

而对于深深扎根的人,他们内心思索,徐徐渐进,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用合乎道义的行为和话语说出,最终解决困难。

克去“外诱”之私,也就是不让外界的事物牵扯自身,而是由自身做决定,让自身去牵扯和控制外物,最终达到我制于物的境界。

克己复礼下半句,克己复礼下一句(4)

克己的最后境界是无我。

《论语》说:“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意指的是揣量,必的意思是武断,固的意思是固执,这些都是意识境界中的妄念。因为人的私心妄念,就执着僵持着不愿意放手,因此孽缘转而变得深刻,把原本活泼的生命,弄得狼狈不堪。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太过于执着“有我”。

因此,克己复礼不但要克去外诱之私,更要克去意念的妄执。让自我和自然规律贯通,最后达到“仁”的境界。


传承经典,就在“每日学文化”,欢迎大家关注,精彩文章不定期更新……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