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发铁麟驿夕宿金河戍的意思,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的意思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8 11:51:31


朝发铁麟驿夕宿金河戍的意思,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的意思(1)

北定中原

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是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清代任泰学 《质疑·经义》:“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或是当时成语。”成语与诗词的关系也甚为密切,很多成语都是从诗词中衍生出来的。比如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衍生成语“曲径通幽”;杜牧《题乌江亭》:“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衍生成语“卷土重来”;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衍生成语“北定中原”等等。虽然成语大多来源于诗,但对于诗家来说,却不能随意引用成语入诗。清代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中云:“凡作倔彊聱牙之句,不合自造新言,只当引用成语。”这当然是正话反说,而元代刘祁则说的更为明白,他在《归潜志》卷十二中明确指出:“古文不宜蹈袭前人成语,当以奇异自强。”

“成语不可入诗”之说,在诗界已基本形成了共识。成语即陈语,说白了,就是前人的东西,不是自己创作的,是属陈词滥调一类。对于诗词而言,受格律平仄等因素的制约,用字须个个有力,不可虚掷。即使是七律,也不过五十六个字,绝句和五言诗字数就更少了。写诗也如带兵打仗,唯有将五十六个兵,严格精选,各司其职,各守其关,失一职则空缺,失一关则阵破。故从练兵大法出发,容不得阵中有闲兵。对于诗而言,就是要求炼字,炼诗眼,不得有一字之偏差,不得有一字之孱弱。

朝发铁麟驿夕宿金河戍的意思,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的意思(2)

穷兵黩武


唐诗宋诗皆是我国文学两座高峰,二者各有其质。著名文史学家缪钺《诗词散论·宋诗》云:“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 钱钟书先生也说,“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檀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那么,我们试问之,唐诗宋诗中有无用成语呢?当我们从成语形成的时间前后来推演,并选定一些在唐代前已经形成的成语,在唐宋诗数据中搜索,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唐宋诗用成语者有之,相对明清两朝而言却很少,试举成语“一日千里”,典出《庄子·秋水》:“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唐诗中用其成语有张震《宿金河戍》:“朝发铁麟驿,夕宿金河戍。奔波急王程,一日千里路。”此为仄韵诗。也有高适《画马篇》:“荷君剪拂与君用,一日千里如旋风。”此为古风体,未见有律诗和绝句中有用。宋诗便有出现了,如华岳《武兴解舟》:“西风落日楚江头,秋水已平鹦鹉洲。烟树接天迷送旆,浪花翻雪喷行舟。三杯万事我已饱,一日千里谁能留。见说平戎新遣使,班超投笔已封侯。”此为律诗。再举成语“穷兵黩武”,典出三国曹丕《车驾临江还诏三公》:“三世为将;道家所忌;穷兵黩武;古有成戒。” 唐诗中用其成语有李白《登高丘而望远》:“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有贾至《燕歌行》:“隋家昔为天下宰,穷兵黩武征辽海。”两诗皆是古风体,不见有律诗和绝句。最后再举一例“气冲牛斗”,典出《晋书·张华传》。唐诗中用其成语有崔融《咏宝剑》:“宝剑出昆吾,龟龙夹采珠。五精初献术,千户竞沦都。匣气冲牛斗,山形转辘轳。欲知天下贵,持此问风胡。”此为律诗。宋诗中用其成语有祖无择《经剑池》:“巧冶何年百炼金,刜钟芒刃此湮沉。气冲牛斗虽难掩,鉴遇张雷始见寻。恍惚莫穷神物远,波澜空在曲池深。铅刀也强思磨试,怅望西山与华阴。”这也是一首律诗。

唐诗宋诗虽有成语入诗的现象,但例子极少,放到浩瀚的诗词中,只不过沧海一粟,没有什么代表性。成语入诗也不是不可以,当代诗词名家林从龙先生曾对我耳提面命,并说:“成语入诗并无不可,但不能居句之首尾,居其中便可。另将成语折解,分置于本句或对句之中,亦是一法。”我曾经做《游迁安》:“轻车直向迁安去,燕赵山河忽掠过。误入残墙红峪口,失迷古道野鸡坨。荒村欲出循陈迹,孤雁长游越崄峨。一日疾趋千里外,桓公老马识途么?”本诗中有两成语,“一日千里”折解后置于句里,“老马识途”连在一起,便置于句中。此之用法,便得到了林老先生的称赞和认可。

朝发铁麟驿夕宿金河戍的意思,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的意思(3)

老马识途


由此可见,成语并非不能入诗,但入诗也有讲究,并不是随意的。关于成语入诗的用法,我们试举现当代著名诗人案例,看他们在运用成语入诗时有什么高招?给我们有些什么样的启发?

第一,直接拿来。实行“拿来主义”,对成语原封不动,不做任何剪枝。试看余菊庵《挽高叔严道长》:“掀髯谐笑闪双眸,煮茗论文款我留。春正繁荣君忽逝,不堪回首忆前游。” 末句中之成语“不堪回首”;舒庆春《述怀》:“辛酸步步向西来,不到河清眉不开。身后声名留气节,眼前风物愧诗才。论人莫逊春秋笔,入世方知圣哲哀。四海飘零余一死,青天尚在敢心灰。”尾联句中之成语“四海飘零”,两成语入诗,都让人觉得自然而成,不着痕迹。我们不难发现,当我们引用靠近日常口语方面的成语入诗时,比较自然,如潘受《西湖谒岳墓》:“千秋冤狱沈三字,万里长城坏一人。”之成语“万里长城”;又如叶云峰《元宵试笔》:“儿时况味犹存胸,一事无成感不穷。”之成语“一事无成”。日常口语形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历史事件,其蕴含的信息价值相对较少,可以直接拿来使用。

第二,拆开分用。实行“解构主义”,对成语进行拆分,重新组合。分置句中各处。试看伏家芬《少林寺》:“壁能见性身留影,水可明心苇作船。”将成语“见性明心”拆分肢解,然后置于两句相同位置上。又譬如刘瑞清《游江阴长山》:“春风随喜蕴芳菲,天上人间一锦帏。得意畅怀迷若梦,忘情欲醉不思归。”此诗将成语“春风得意”拆分肢解后,分置很远。自然就让人看不出什么痕迹了。

第三,化为无形。实行“表现主义”,就是“化其神意”,把成语化用到作品里,只取一两字,保持意思大致相同。试看熊鉴《六十有七初度》:“不因畏噎而忘食,岂许希荣便负心。”此诗中就包含有“因噎废食、心不负人、功名利禄”等成语。又比如熊东遨《渔隐》:“市罢归来醉便休,邻猿友鹤自风流。河图不问谁家掌,云水生涯一钓舟。”诗中就包含有“归去来兮、一醉方休、梅妻鹤子、河不出图”等成语,只取其意,才是高手所为。

诗词的语言要求高度精炼。张起南《橐园春灯话》云:“面用成语,不啻昔人代为效劳,供我此时所用者,若点窜涂乙便失本真。”若诗失去本真,则失去灵魂了,终不可取。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