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门诊开展以来,咨询的儿童50%左右都是饮食习惯不当而引起体重不增,营养不良、挑食、偏食、微量元素缺乏等一系列营养问题,这些引起了家长的重视和害怕。
造成儿童营养问题的七个原因:
1、遗传因素:有些孩子天生食欲好,喜欢进食,吃什么都香;还有一些儿童却对食物缺乏兴趣。这种差异与生俱来,我们应该关注那些对食物缺乏兴趣的儿童。
2、每次添加一种新的食物,孩子拒绝,只是不适应并不代表不喜欢,因为对新事物需要有个适应过程。比如:纯母乳喂养妈妈,4—5个月母乳不足,补授配方奶粉尝试1-2次,孩子拒绝尝试,家长也不再坚持适应,久而久之影响了宝宝生长发育。2—7个月龄的婴儿可能存在味觉敏感期,是一种适应行为敏感发育期,接触味觉范围有助于建立持久的食物偏爱。
3、口腔偏爱一些食物,拒绝另一些食物,久而久之易形成习惯,造成了营养素的缺乏和丧失口腔行动的能力。出生6个月左右是训练婴儿“学习”咀嚼、吞咽的关键期。喂食固体食物前,应有1—2个月训练婴儿的咀嚼和吞咽行为的时期,如错过咀嚼、吞咽学习的关键期,儿童将表现不成熟的咀嚼和吞咽行为,如吃固体食物时常常出现“呛”,“吐出”或“含在口中不吞”的问题门诊极为多见。
4、过分关注:很多家长总是担心宝宝吃得不够多、不够好,所以,不管宝宝是否愿意、是否需要,都坚持让宝宝把他们认为该吃的吃完,甚至不惜为此磨上一两个小时,这一餐刚吃完,下一餐的时间又快到了。没有体会“饥”和“饱”的感觉宝宝怎么会对吃饭有兴趣呢?
5、喂养方式不正确:为了能让宝宝多吃几口,家长会想出各种招数:追着,哄着、逼着,只要宝宝张嘴,看电视、玩玩具都可以。有的家长担心宝宝自己吃不好或弄脏衣服,宝宝两三岁甚至更大了,还不让他自己吃饭。宝宝在吃饭问题上只有接受而没有自主权。吃饭成了他的负担而不是生理需要。于是宝宝拒绝吃饭、对食物横挑鼻子竖挑眼也就不足为怪了。
6、养育环境中溺爱,娇惯,缺乏正确的喂养知识。家长不良的习惯都会引起不良饮食习惯。婴幼儿中主要由祖辈喂养为主,祖辈由于文化程度和信息来源有限,理解食物烹饪,营养,喂养知识不足,把喂养往往理解为吃饱就行。其次,溺爱也是一重要原因,家长会经常给孩子买一些膨化食品和甜饮料,反而影响孩子食欲。
7、家庭气氛及父母行为的影响:家庭氛围不融洽,餐桌上笼罩着不合的气氛、或家长自己就挑食、节食、也是造成宝宝挑食的原因之一。
作为儿童保健科营养门诊一名医生,在咨询和指导的过程中,改变父母育儿理念,树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为儿童做榜样,同时教父母学会行为矫正基本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解除父母的后顾之忧。
饮食习惯矫正:(1)所有婴儿在满6个月时都需要添加辅食,应按原则添加: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少到多,由一种到多种。(2)、定时定点,为孩子营造愉快的进食环境,不威逼和哄骗。(3)、训练自己用杯子喝水、喝奶、用勺、碗、筷吃饭,以便早日养成独立进餐的本领,还可以通过自己进食对手眼协调性的训练,促进智力发育,培养孩子的自信心。(4)、进餐时间限于30分钟以内,因为儿童注意持续时间有限。(5)、对新的食物要多尝试,有时需要10—15次。(6)、控制零食,尤其巧克力、甜点及甜饮料。(7)、减少进食分心如看电视、玩玩具、讲故事。(8)、家长做榜样多鼓励孩子。
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要靠家长的耐心培养,希望家长凡事要从“我”做起呦!(通讯员:袁张英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