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自画像》 纸本、炭精笔、白粉笔 33cm×25.5cm 1931年 徐悲鸿纪念馆藏
17岁那年,怀才不遇的徐寿康,正式改名为“徐悲鸿”。两年后,父亲去世,为了安葬父亲,抚养弟妹,徐悲鸿同时在当地三所学校担任图画教员。
因为出身寒微,也没有上过大学,徐悲鸿受尽轻视与嘲笑,这也促成了他的后两次上海之行。
徐悲鸿《箫声》 布面油画 80cm×39cm 1926 年
1915年夏末,经朋友介绍,徐悲鸿第二次来到上海,投奔上海复旦大学校长兼中华书局外文部主任李登辉,不料到上海后希望再次落空。
在朋友的帮助下,徐悲鸿又结识了商务印书馆《小说月刊》的主编恽铁樵,恽铁樵让他为教科书画了几张插图,当作面试。画完之后,徐悲鸿回到了宜兴等消息。等他攒够积蓄第三次来到上海,结果工作又落空了。
徐悲鸿《天女散花图》 绢本设色 95cm×53cm 1918年 梅兰芳纪念馆藏
他在上海待了几天,钱花光了,铺盖当掉了,随身携带的箱子也被旅馆老板扣下充当房费,只能在旅馆门前的台阶下过夜,还经常受巡捕的驱逐。
徐悲鸿找到几次帮助他的老朋友,做了最后的告别:“我已无颜见江东父老,在上海又举目无亲,只有你一个朋友,永别了。”说完,他便跑出了门。朋友感觉不妙,忙追出去,在新关码头附近救回了想要寻死的徐悲鸿。
徐悲鸿《三马图》 纸本设色 90cm×174cm 1919 年
那可能是徐悲鸿人生中最窘迫的一段时间。他寄居在朋友的房中,两人挤一张单人床,盖一条薄被,吃饭都得靠朋友救济。
后来,徐悲鸿相继结识了大富商黄震之以及上海审美书馆的高剑父、高奇峰,在他们的帮助下,徐悲鸿才得以在上海生存下去,并考入震旦大学法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