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亲眼看到,你都没法想象这些视频能有多么沙雕。
比如有个视频是这样的,一个盲人正要过马路,路边刚好有一滩污水,如果盲人再走下去就有可能一脚踩到污水上。
正常人的思维肯定是先叫住这个盲人,然后扶他过去;
万万没想到在那个视频里,有个女的猛地往地上一扑,不顾浑身的污水,让盲人从她背上走过去。
即使说是为了做好事,到这个地步也有些丧心病狂了。
何况这些演员的演技其实已经拙劣到了质朴的地步,就是你都不知道他们是真的演技这么烂,还是在表演“演技烂”。
以至于这些正道的光视频除了离场时候的鹅步(号称头先走,身体殿后)之外,还多了一个观众一起参与的梗,就是在评论区说这肯定是真事,不是演的。
标准话术:如果是演的,他们演的这么好为什么不去拍电影?有的人就是看不得正能量,所以才说是演的。
当然,无论是戏仿正道的光的up主,还是在评论区假装粉丝洗白的用户,在老用户们看来都属于“友军”,也就是通过重复某些人的行为来完成一种艺术性的讽刺效果。
“戏仿”是一种很经典的讽刺手法了,强调这些明显是在摆拍的视频是“真事”,其喜剧效果和讽刺意味的来源,就是对一些人无视事实无脑洗白的戏仿。
这个在辩论里面也叫归谬法,就是和对方同样的逻辑去推出一些明显荒谬的结论,进而证明对方逻辑的错误。
但是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是,当同样一种行为可以因为受众对目的性的猜测而分为“友军”和“敌军”的时候,这个行为本身其实就被解构了。
行为本身的好坏对错利弊变得并不重要,大家怎么看这个行为,才是重要的。
就好像这些“正道的光”土味视频,现在在B站的舆论倾向差不多是这样的。
如果拍摄目的是为了讽刺那些借着正能量的名义做一些很夸张的事情博取关注的行为,那就是友军,不但不土味,而且很艺术。
如果是认认真真拍的,就真的是觉得拿身体给盲人当桥,用袖子给路人擦凳子是“正道的光”了,那就是真的土味。
但是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是,土味到底是由什么来界定的?
如果说是由视频的讽刺性来决定的,那么认认真真去拍这种视频的人,不是更能体现讽刺意义么?
就像是艺术家毕志飞老师拍《逐梦演艺圈》这件事情,本身就是行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