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 想 中 国
二0二四年三月十五日
序 言
当伫立在天安门广场,威武肃穆的仪仗队官兵,迎着晨曦,将美丽的五星红旗徐徐升起,心中无限激荡。
当《我和我的祖国》的旋律在绿草茵茵的公园、人流涌涌的街道,在码头、机场,在每一个中国人在的地方响起的时候,眼中热泪盈眶。
当阅兵式上,每一雄壮的子弟兵方阵同声呐喊:为人民服务!
——祖国!这是你美丽的模样!
巍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铭刻着中华的英雄儿女,千千万万的先辈披荆斩棘不惜牺牲为中华民族独立富强铸强国之魂。
中国,怎样才能不负先烈,探索、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究竟应是什么样的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西方社会制度究竟有何区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如何保证广大人民的利益,实现各阶层人民和谐发展、社会财富分配相对公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如何对待资本,怎样才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的共存相处之道?
人们对理想社会有很多美好想象,希望能有一个共同富裕稳步发展的和谐社会,社会制度应怎样才能使人们实现美好愿望,迈向我们的理想中国?
目 录
一、《关于经济危机》
二、《国家经济与资本》
(一)关于国家经济发展衡量指标问题
(二)关于经济危机和宏观经济政策
(三)关于资本
三、《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所遵循逻辑:公平和效率
(二)私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
四、《公平稳定社会经济基础结构》
五、《看房地产市场》
六、《希望、信仰与社会经济基础结构》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特点》
八、《从伙食尾子看国有公司》
关于经济危机
在网上,看到一个贴主的提问:
“我们这些普通人并没做错什么,认真工作,努力生活,怎么突然周围环境就变恶劣了?”
“我们努力工作,创造的财富去哪儿了?为什么普通人成为这种经济困境的受害者?”
先给答案:
因为市场经济没有得到有效管控,因为私有制经济的运行模式没有受到公有制经济的有效制衡。
具体讲,普通人创造的财富,通过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市场和以股市为代表的金融市场转移到少部分人手中。
社会普通人实际收入增长水平远低于现在及将来生活预期必需支付水平。一般性劳动收入的增长速度及不上必要的生活消费支出增长速度。
另一原因,是社会生产经济总量已近饱和,生产相对过剩,在这种经济环境下,市场经济的本质更加突出,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私有制经济,是“养盅经济”,市场看不见的手就是资本逐利的手。实体产业经济总量停滞,资本为了逐利会做出两种应对,一是在实体产业中表现为内卷互*,大吃小,小吃虾,底层为普通人。二是吹胀资产市场金融市场,通过资产和金融产品的增值,实现资本增值。普通人只有眼看着通胀发生,自己的财富日渐缩水。现在的实际情况大致如此。
谈到为什么会发生经济危机,总看到论贴上人们各自罗列的林林总总会造成经济危机的原因,比如市场供需失衡、金融市场波动、国际贸易摩擦、金融风险积累、经济周期等等,还把经济危机细分为金融危机、产业危机、能源危机、信任危机等等。
每看到这些,就想起教员说过的话,他说这样的文章就象列甲乙丙丁、开中药铺,看起来一二三四有条有理,但是不提出问题、不分析问题、不解决问题,不表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说来说去,还是一个中药铺,对于如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一点作用没有。
为什么会发生经济危机?象上面所讲,罗列一大堆原因的,基本上是胡子眉毛一把抓,分不出头绪,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经济危机之所以成为“危机”,是因为发生的经济问题造成了两个坏的结果,一是影响到普通人民正常生活,人民储蓄变少或无储蓄只有负债,失业、就业困难,收入没有保障;二是影响到国家财政,国家财政赤字增长,国家财政被负债拖累出现财政崩溃风险,或因解决财政匮乏大量超发货币发生高通胀出现主权货币信用风险。
如果没有以上两个结果,一时遇到的经济问题又怎会成经济危机。反过来说,只要避免和解决上述两个问题,也就不会发生经济危机。那么经济危机可以避免吗?回答应是肯定的。
首先应分清“经济总量停滞”和“经济危机”这两个概念,不然就会陷于经济周期导致经济危机理解误区之中。
当国家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代表国民经济实际生产力的农业、工业制造业等实体经济产值达到一定总量时,实体经济总产值必然会经历一个低增长或停滞时期,这是正常现象。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从消费市场方来看,人口规模是一定的,短期不可能出现大变动,那么消费市场规模也是一定的。对应的提供产品生产方的产业规模就应是一定的,必须和消费市场规模相一致。生产方达到一定产业规模,生产总量必然出现增长停滞或低增长现象。这点从美国日本近二三十年农业工业制造业GDP年生产总值的变化可以佐证。
这种生产总量的停滞并不等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停滞,代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核心不是生产总量,而是生产的科技水平。
当遇到这种生产总量满足市场需要,生产相对过剩的情况时,宏观政策这时候只要顺应形势,稳定货币不出现通胀,发展生产技术,促进产业升级。而不应一味追求GDP总量的增长,在没有相应市场承接力的前提下,不能一直追求生产总量无限增长。除了人的*和野心,没有什么事物是能一直无限增长下去的。
如果为了不断追求短期国家GDP增长,则必然走向金融信贷消费扩张,要么老百姓、企业举债,要么就是政府举债,美国GDP的一直增长建立在普通人民负债和国家负债的负债经济基础之上。
在经济总量停滞时期,经济工作重点更应保持两个正常方向:提高普通居民人均收入、降低和控制社会生产要素成本价格。
国家经济状况良好,不陷入西方社会经济危机循环怪圈的基石有两个,一个是老百姓有足够财力;二是国家财政状况良好。要使政府和普通人民都摆脱金融信贷消费发展陷阱,不受债务的捆绑。
那为什么西方社会为什么一出现经济滞涨就会演变为经济危机,进而宏观政策就会采用所谓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
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西方贫富分化严重,下层方面老百姓普遍储蓄不足,信贷消费造成负债较高,家庭抗风险能力弱,一旦失业就会面临*,对政府就会不满,进而社会秩序就会动荡。上层方面国家财政状况也是常处于负债状态,国家还背负着两大包袱,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如果政府不托住经济,政府财政本来薄弱的基础马上显现,甚至崩溃。
由于这上层及下层的经济财力现状,迫使政府只能采取干预政策,刺激经济刺激消费,政府大举举债,大量印制钞票,然后就形成另一后果:通胀。
阿根廷经济危机就是这样的例子,政府刺激经济就会发生严重通胀;政府控制通胀,就会抑制经济,影响政府收入,政府财政崩溃。
(二)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一直是西方经济学家的主流观点,这是资本阶层所倡导的奉行的经济观点。这种政策对资本增殖是有利的。
经济危机对普通百姓和中产阶层是危,对大资本阶层却是机会,难得一遇的机会。
宽松的货币政策对老百姓有什么用处?降低利率,老百姓就能从银行借到钱吗?资不抵债的企业能从银行借到钱吗?
金融从来都不是帮助穷人,谁有资本谁才能使用金融这工具。
这些资本从银行融到更多钱会去做什么呢?会投资实体经济从而增加就业吗?也许很少一部份会,但是社会经济现状是生产相对过剩,资本更大可能的选择不是投于实体经济而是投资于资产和金融市场。这样的结果就是催生出新的资产泡沫,埋下新的经济动荡根源。美国经济现状就是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