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意象,比如明月、流水、落花、鸿雁等等。这些意象都有着特殊的意义,文人墨客常常将它们引用在诗词中表达出相似或相通的情感。这些意象也有了不同寻常的用途,成了表达诗歌情感的桥梁。
明月,常常在诗词中被用到,它又代表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明月,是故乡的代名词,它在诗歌中出现,往往被赋予了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特殊含义。
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最著名的莫过于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十五日,李白26岁,他在扬州的旅舍暂住。这个秋夜,皓月当空,月光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地板上。明月如霜,透着清冷,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温暖的家乡。
明月,俨然成了遥不可及的故乡。
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写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安史之乱爆发后,战乱纷争不断,杜甫与几个弟弟天各一方,无法团聚。
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秋雁声中,白露时节,清露盈盈,那一轮亘古不变的月亮,似乎也只有故乡见到的,才是最明亮的。
思乡之情,溢于言表。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写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开元二十四年(736)罢相,张九龄被罢相,贬为荆州长史。《望月怀远》这首诗应写于被贬之后
一轮明月,从遥远的海岸线升起,隔着天涯,望着同一轮月亮,又怎么不让人思念起家乡的亲人?月夜漫长,思念绵长,满屋的月光,透着清冷,无法相赠月光,唯有在梦回家乡,盼得一见。
明月起相思,思乡之情伴随着月光的清辉洒满天涯海角。
孟浩然写过: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温庭筠写过: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大诗人苏轼还写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头顶那一轮亘古不变的皎皎明月,仿如成了故乡的代名词,看着月亮,就会想起家乡,想起家乡的亲人。
你还知道哪些明月寄相思的诗句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