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味受体氨基酸序列二级结构示意图
来源 | 道客巴巴
当我们食用了具有苦味的食物时,苦味物质就会与苦味受体蛋白质结合。此时,细胞内的“信使”就会将信号转导(由噬菌体将一个细胞的基因传递给另一细胞的过程)到细胞内使细胞膜去极化,引起神经细胞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信号进入孤束核后再由神经中枢整合,我们就会感受到苦味。其实这个过程与平时说的“膝跳反应”类似,它也是在一环一环地进行信号传递。
从位于皮层的苦味中枢(GCbt)和位于杏仁核中央核的甜味中枢(CeA)到位于脑*孤束核吻侧(rNST)的下行投射。
来源 | CellPress细胞科学
研究人员通过这个过程对苦味受体抑制剂展开了研究。他们发现黄酮类化合物、羧酸化合物、倍半萜烯内酯化合物、酰胺类衍生物、核苷酸及其类似物、脂蛋白类化合物等物质可以抑制苦味。比如酰胺类衍生物和脂蛋白类化合物都可以降低咖啡因的苦味。要知道,咖啡的苦味有15%来自咖啡因哦!
从这一点上来看,牛奶确实是有一定的解苦效果的!
牛奶
来源 | 搜狐
现如今,已经有通过添加脂蛋白来抑制食品和药物苦味的应用报道了,如利用卵磷脂或脑磷脂去除药物的苦味,但是效果都不太理想。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苦味抑制剂一定会突破瓶颈,造福人类、造福社会的!那时候,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吃药了~
本文经授权转载发布
审核专家 | 沈迎建 河北省燕达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微信编辑 | 阿什么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