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贯穿影片始终的那句:All That Jazz。爵士时代。在狂欢享乐达到高潮之际,嚣张又反叛的爵士乐,也成为离经叛道的代名词。
《海上钢琴师》中,向1900发起挑战的莫顿,自称“爵士乐之父”,其真实经历也是12岁时在新奥尔良的妓院演奏钢琴。
然而,说爵士乐具有黄色基因,似乎也并不算冤枉。
起源于底层的爵士乐的确与纸醉金迷的感官刺激紧密联系,也与早期新奥尔良的歌舞情色产业息息相关。
相传,在最初,爵士乐并不叫“Jazz”而是叫“Jass”,它来自一句红灯区里的流氓话“Jassing it up”。
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
经济萧条之际,小型爵士乐队丧失了生存空间,大规模的乐队在纽约开始逐渐流行,大乐队(Big Band)爵士乐时代随之到来。
——有着十几、二十人的乐队编制,配以多个小号、长号、萨克斯及贝斯、吉他、鼓、钢琴等伴奏乐器。
早期,大乐队的作用不光是演奏给人听的,还起到在舞厅之类的地方为大家跳舞时起到伴奏乐的作用。
因为爵士乐舞曲活泼明快,人们在听到时总会不由自主摇摆身体,这种舞蹈也被称为摇摆舞(Swing),爵士乐也有了“跳舞音乐”的新名字。
20世纪30年代,摇摆舞大行其道,爵士乐在摇摆中逐渐融入美国主流文化。
大乐队阶段,乐手们的即兴发挥的空间被压缩,于是,更加即兴的波普(Bebop)出现了。
三、20世纪40-50年代:即兴爵士,回归艺术在纽约的大乐队爵士乐乐手们不满于制造乏味的“舞蹈伴奏”和按照现成的改编曲演奏,他们便开始演奏一种更加即兴、自由的爵士风格。
乐队演出之后,被压抑一天的乐手们会聚集在酒吧或者小酒馆这些地方进行一些“斗琴活动”。
(《海上钢琴师》1900与莫顿斗琴)
斗琴并不局限于同一种乐器,过程往往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激烈。他们通过乐器之间的交流,筛选掉了一些比较业余的乐手,这对乐手的能力就有了要求。
乐手与乐手之间有battle,他们会互相测试。这种情况下,乐手们手中的乐器就是自己的“话筒”,通过对爵士标准曲的即兴演奏、变化来进行对话,和队员交流,也与对手交锋。
标准曲在爵士乐里是常规的曲目,主要来自于当时的百老汇或者电影等等地方的大家耳熟能详的曲子。
电影《心灵奇旅》中,多茜娅在没有明确曲目的情况下,就直接开始考验乔伊的爵士水平。而乔伊后续的配合演奏过程,也叫“call & response”。
波普爵士乐的另一特征是,独一无二。
正因为波普对于高度即兴的追求,波普爵士乐的每次演奏都是不一样的,除非刻意记录,否则永远找不到固定的乐谱。
在演奏的节奏和框架上,波普也不走寻常路,变化完全取决于乐手想要如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