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实事求是蕴含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高度统一。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它回答的是有关客观世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最普遍的问题。世界观作为观察自然、社会和人类本身的观点体系,决定着人们认识、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法。方法论是世界观具体运用的结果,是建立在世界观的基础之上的,没有世界观就没有方法论。进一步说,一旦人们按照世界观的根本看法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或者把世界观的各种原理、原则用来指导对世界、现实的认识,世界观就成了方法论。因此,一方面,世界观的知识中潜存着理解、把握和评价客观世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表现出方法论的意义,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8]另一方面,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过程,表明世界观转化为方法论。这一过程正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不仅在于认识世界,问题还在于改造世界”的过程。*也曾对这一过程作了非常经典的说明:“世界本来是发展的物质世界,这是世界观;拿了这样的世界观转过来去看世界、去研究世界上的问题、去指导革命、去做工作、去从事生产、去指挥作战、去议论人家长短,这就是方法论,此外并没有别的什么单独的方法论。所以在马克思主义者手里,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个东西,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也是一个东西。”[9]正是因为有了这一过程,才有了世界观与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发挥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作用,才有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高度统一。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的统一整体,辩证规律是物质世界自己运动的规律,主观辩证法或辩证的思维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类思维中的反映。对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研究,必须从客观的社会经济现象和社会经济过程出发,研究一种关系所包含的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唯物辩证法揭示了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因此,唯物辩证法包括三个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形式与内容等一系列基本范畴。
唯物辩证法说到底就是实事求是。第一,实事求是强调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世界本质上是一个多样统一的物质世界,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物质世界的运动具有规律性。列宁对物质概念作出了科学的概括:“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10]列宁从世界的总现象中区别出物质现象和意识现象,从物质与意识对立统一的关系上,高度概括出了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指出了物质不依赖于意识而独立存在,从而物质对于意识具有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具有依赖性、派生性。不仅如此,列宁还说明了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被认识的事物,却没有不能被认识的事物,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和认识将会不断扩展和深化。实事求是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立场、观点,要求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或思考什么问题,都必须尊重客观事实。
第二,实事求是强调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世界和历史,世界和历史的普遍联系与运动发展是内在统一的,客观事物是有规律可循的。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它通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显现出来。规律体现了事物内在的根本性质和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是变动不居的现象中稳定的、巩固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稳定性、可重复性和普遍性。无论是在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还是在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都必须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也是不可思议的。列宁在《哲学笔记》中说:“规律是现象中同一的东西。”[11]实事求是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要求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或思考什么问题,都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第三,实事求是强调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同时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是极其重要的。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它,也不管人们是否承认或喜欢它,它都客观地存在着并发生作用。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只能随着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内容和所依赖的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但是,人们可以认识规律、把握规律。也就是说,在认识世界时,由于规律隐藏在事物的内部,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把握规律;在改造世界时,人们也只有依靠主观能动性,根据实践的目的,因势利导地改变规律赖以起作用的条件,从而引导规律起作用的具体方式。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实现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第四,实事求是强调用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真理性认识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理论指导实践,理论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得到发展,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内容。因为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本的、决定的因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因此在实践中形成的真理性认识,必须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但真理性认识的正确性、可靠性并不是通过理性和精神活动来证明的,只有将获得的真理性认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检验出它正确与否,才能纠正和推翻错误的认识、补充和丰富正确的认识,从而推动科学认识的发展。实事求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真理观,要求我们坚持真理、发展真理,不断修正错误。
第五,实事求是强调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类的实践活动是无止境的,人的认识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在实际认识活动中,客观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客观事物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人的认识能力要受到客观条件和具体实践水平的制约,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要反复多次,并且对同一个对象的认识完全有可能在反复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实践的发展推动认识手段不断改进和认识范围不断扩大,也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达到对客体全面深入的认识。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永远没有完结,人类的认识运动也就无限发展、永无止境。实事求是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辩证运动的基本原理,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认识水平。
实事求是内在地融合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从实际出发,就是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就是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要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不仅不附加任何其他主观的成分,而且还必须使主观符合客观。马克思恩格斯在阐述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时一再强调,这些理论原理绝不是以某个世界改革家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而是对现存的阶级斗争、眼前的历史活动的真实关系的表述,这些理论原理的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变化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可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一切从事实出发、实事求是。不以事实为根据的理论是没有任何价值的,马克思主义就是以事实为根据的理论,如恩格斯所说:“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去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12]要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既需要坚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反对一切形式的唯心主义,又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反对形而上学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同时还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实践观、规律观、能动反映论、认识论融会贯通,并自觉地运用于指导实践,分析和处理一切问题,是我们达到主观和客观统一、有效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三、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路线的新发展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导这项事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党制定和执行其他一切路线和政策的理论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进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上,遵循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坚持中有创新、继承中有发展、运用中有创造。
第一,对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性作出精辟阐释。在2012年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它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即是*思想的精髓和灵魂,是包括*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灵魂;它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13]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已经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坚持实事求是,党就能够形成符合客观实际、体现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意愿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和人民的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离开了实事求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遭受损失甚至严重挫折。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在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更加复杂多变,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在这样的环境下,坚持和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我们必须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自觉地坚持实事求是。
第二,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涵作出深刻解析。在2012年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13年纪念*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从五个层面解析了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一是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零乱的现象中发现事物内部存在的必然联系,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1]696要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深入群众、深入实践进行调查研究,把客观存在的事实搞清楚,把事物的内部和外部联系弄明白,从中找出能够解决问题、符合群众要求的办法来。二是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是从实践中产生的,理论是否正确还要接受实践检验并要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理论只有与实际紧密联系,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理论如果脱离了实际,就会成为僵化的教条,就会失去其活力与生命力。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能够对当今中国和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重大问题给予科学的理论说明,能够提供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三是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们推进改革发展、制定方针政策,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都要充分体现这个基本国情的必然要求,坚持一切从这个基本国情出发。”[14]696既不能超越现实、超越阶段,急于求成,也不能落后于实际,无视实际的变化,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四是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群众路线是坚持实事求是的认识和实践基础。一方面,实事求是是在实践基础上认识世界的过程,这一过程要通过“从群众中来”才能实现,要在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倾听人民呼声、反映人民意愿、及时总结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真理性认识,制定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决策;另一方面,实事求是又是在实践基础上改造世界的过程,这一过程只有通过“到群众中去”才能实现,党的奋斗目标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是根本一致的,必须把从群众中集中起来的意见、办法,拿到群众中去实践和验证,使正确的意见和真理性认识为群众所掌握,成为群众实践的思想武器,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实际行动。因此,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五是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穷尽真理,而是不断为寻求真理和发展真理开辟道路。“今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各种困难与风险,都会提出新的课题,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上作出新的科学回答。我们要及时总结党*民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14]696-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