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动手能力强的孩子更自信。
罗文源会修电动车的事传到学校后,老师和同学都夸他厉害。他笑着自豪地说:“我会觉得我要学更多的知识……”
孩子利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价值,赢得了认可,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他的自信心。
动手能力强的孩子,对很多事情有了更多的掌控感,假如孩子会做饭,他就会做饭这件事有掌控感,做起饭就会更有信心。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手是思想的镜子,是智力才能发展的刺激物,是意识的伟大培养者,是指挥的创造者。”
孩子如果从小就有一双灵巧的手,会更聪明、更自信、有更美好的未来。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采集了大量家庭数据发现,在3~4岁动手能力就得到锻炼的孩子,与15~16岁才开始的孩子相比,长大后普遍拥有更强的学习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并且拥有更和谐的家庭关系与人际关系。
由此可见,父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越早越好。
怎样培养呢?
1、鼓励动手,切忌打击。
记得小时候,有段时间流行织围巾,我省下零花钱来买针和毛线,想给老妈织一条围巾。由于是初学,不会退线圈,手指都被针戳红了,夜里睡醒常常觉得疼。当我把那条用了我很多精力和时间织好的围巾送给老妈时,本以为她会夸我“长大了懂事了,知道孝顺父母了”。谁知她只是拿起来看了看,说:“织的针脚歪歪扭扭,戴出去会被人笑话。”然后连试都没试,随手扔到沙发上。从此我再也不给她织任何东西。
当孩子开始动手做一件事情时,也许缺少技巧,做得不是很好,这时候父母要多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寻找好的方法,让孩子有信心更好地做下去,而不是打击孩子,让孩子没有了再次动手做的信心和兴趣。
2、父母不包办,给孩子创造实践机会。
父母放手让孩子去尝试,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让孩子学做饭、干家务、收拾房间、做陶瓷、做创意手工DIY等。但凡需要动手的事情,都可以让孩子试试。这不仅锻炼他的动手能力,也赋予孩子更多成长的乐趣。
3、给孩子准备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同时给孩子带来成就感,引起孩子兴趣,从而让孩子更愿意去动手的玩具。
我给孩子才买的《惊掉下巴·中村开己动态纸玩具》就是这样的玩具。《惊掉下巴·中村开己动态纸玩具》是日本知名纸张工程师,立体折纸艺术作家中村开己的作品。
一套共两本书,能制作出18个玩具,玩具采用模切、压线工艺,手工部分可以直接扣取下来,沿着压线轻松折叠,不会因为手残剪坏导致无法制作。这样,孩子可以动手参与制作,孩子既动了手又动了脑,做好的玩具有趣好玩,给孩子带来强烈的成就感,增加孩子动手的兴趣。
好玩的玩具,父母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起玩,共享亲子时光。
制作好的玩具效果是这样的:
桃太郎空手接白刃
梦幻的南瓜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