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本来开创未来下一句,珍惜当下放眼未来下一句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4-01 03:00:32

不忘本来开创未来下一句,珍惜当下放眼未来下一句(1)

不忘本来,开创未来

——十年检察改革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暨《检察改革十年成就述评》首发仪式侧记

十年风雨兼程,十年砥砺前行。

回眸党的十八大以来检察改革历程,检察机关始终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一路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守正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举措,党中央部署的各项司法改革、检察改革任务得以落地见效,有力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发展完善、走向成熟,为法治中国建设写下时代注脚。

2月18日,十年检察改革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首次发布了《检察改革十年成就述评》研究报告(下称《述评》报告),总结了过去十年检察工作取得的成就,并对未来五年检察改革予以展望,引起会议内外高度关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

在改革中趋于成熟

回顾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为了深入加强检察理论研究,助力检察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间检察改革取得的进展和成就进行了走访调研,通过召开不同形式的座谈会征求意见,收集了相关办案数据,几易其稿最终形成了《述评》报告。”《述评》报告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陈卫东介绍道。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述评》报告“述”和“评”有机融贯,既有对成绩的充分肯定,同时不回避问题和挑战,对有争议的检察改革,留有余地地作出了合理定位,站位较高,数据详实,结构内容符合检察工作实际。

《述评》报告分析说,回顾十年改革历程,检察改革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重构“四大检察”法律监督新格局;依法能动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优化中国特色检察管理制度等四个方面。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过去的十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立柱架梁、铸根塑魂的重要阶段。检察机关通过锲而不舍地深化改革,实现了职能重塑、机构*、机制重构,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模样愈加清晰,逐步趋于成熟。”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黄文艺看来,十年检察改革在我国检察制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检察职能真正实现了向宪法定位的回归。

“十年间,全国检察机关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依法能动履职,以高质量检察履职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履职尽责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华东政法大学校长、教授叶青通过视频“隔空”作出如是评价。

“检察改革的脉动与民意脉动、世界的关注点是契合的。在塑造中国法治形象方面,检察机关发挥着独特作用。”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韩大元看来,世界看中国,要看法治。看法治,要看司法。过去的十年,检察机关紧紧围绕着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持续深化改革,向世界展示了法治中国的良好形象。

改革举措

尽显“人民至上”

司法体制改革必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司法体制改革成效如何,说一千道一万,要由人民来评判,归根到底要看司法公信力是不是提高了。

“往事并不如烟,改革皆可入史。”在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建伟看来,检察改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理论界对检察改革之所以给予高度关注,正是因为它关联着司法公正、人权保障等重大时代议题。

贯彻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刑事案件诉前羁押率减少了28个百分点,降至近27%。不捕率上升21个百分点,不诉率上升20个百分点。

创新检察听证工作机制,让检察权在阳光下运行,让当事人感受到司法温度。2020年至2022年,听证员参加检察听证会110余万人次。

建立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制度。与2018年相比,2022年检察机关信访总量、重复信访量、到最高检信访量分别下降约2%、14%、8%。重复信访量和占比双下降,信访结构“倒三角”得到改善。

创建以“案-件比”为核心的案件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减少不必要的诉讼环节,缩短办案时间,犯罪得以及早惩处,被破坏的社会关系得以尽快修复,人民群众对办案活动的评价不断提升。

……

“十年检察改革举措与成果,激荡人心,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改革价值遵循。”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十年间,检察机关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适应人民群众更高司法需求,各项改革举措彰显“人民性”,努力将**反复强调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落到实处,让人民群众对法治的信心越来越足。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教授顾永忠举例谈到,他通过近年来关注、参与检察听证工作,深切感受到检察听证不是摆设、走样子、做给别人看的,而是通过这项工作,让检察机关所作的每一个决定,不仅符合宪法法律要求,而且更容易让人民群众接受。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不难看出,各项检察改革举措在回应民众热切期盼的同时,让社会对法治有了稳定的预期。”韩大元认为。

奋力推进

检察工作现代化

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同时特别强调“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发出了持续推动司法体制改革的明确信号,赋予检察机关更重政治责任、法治责任、检察责任。

继续积极稳妥拓展公益诉讼办案领域,并且形成稳定的程序运行模式;进一步推动未成年人检察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升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能力;推动构建中国特色涉案企业合规法律制度……记者注意到,《述评》报告在总结过去成绩的同时,对未来五年检察改革进行展望,期待检察机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法治思想,根据党的二十大部署和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党和人民的新要求,持续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完善检察体制机制,加强检察理论的支撑,公正、高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让人民群众真正从改革中受益。

“**对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奋力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述评》报告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对未来五年检察改革提出了意见建议,这为检察机关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坚持守正创新、推动实现检察工作现代化提供了理论参考。”叶青认为。

“检察改革是检察工作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与叶青不谋而合,黄文艺认为,检察工作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政法工作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未来五年检察改革应朝着检察工作现代化这个大目标、大方向、大格局来系统推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检察机关改革也要注重强基导向,通过深化改革打通检察为民的‘最后一公里’。”

“深入贯彻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检察机关要充分发挥主导责任,探索推进退休检察官以志愿者身份参与法律援助和值班律师工作,更好地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检察改革要关注监督办案的薄弱环节,如刑事检察中存在的重配合轻制约、民事检察与行政检察工作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数字检察是数字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检察改革最具发展前景的一个增长点和突破点,希望通过深化改革,助力解决法律监督的难点、堵点问题。”

“检察机关的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是关系检察工作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应当引起充分重视,并下大力气解决相关短板。”

……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围绕持续深化检察改革,提升法律监督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有效性,助推检察工作现代化,与会专家纷纷给予针对性、建设性意见。

“检察改革是检察制度和检察工作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相信根据党的二十大的工作部署,随着检察改革的持续深化,检察工作现代化必将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支撑和司法保障。”中央政法委法治局副局长方炜表示。

(来源:检察日报 要闻版 作者:徐日丹)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