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有一番精致在其中
天津正宗的煎饼果子,从内到外都有一套严格的章程。除了面糊一定用清香的绿豆面来做外,调面糊也不用普通的水,而是牛、羊骨头熬制成的清汤;再讲究一些,还要加上一味虾皮——不是大虾的皮,而是晒*毛虾,味道鲜香。煎饼里裹着的只有两种,一是油条,二是果篦儿。天津靠海,吃菜口重,但煎饼果子的调味相对清淡:面酱刷上薄薄一层,甜咸俱全,兼有一股酱香,再加上一点红腐乳,提上一点鲜味,基本的调味就算齐活了。再撒上一层翠绿葱花,靠热度激发出香辛味——有人不喜欢葱,觉得有一股生臭味,细心的店家会提供生葱、熟葱两种选择。辣椒则相对随意,油辣椒、辣酱皆可,只是点缀而已。
市井之中多奇人,寻常处也往往藏着值得探寻的美味。外地人看煎饼果子是小吃,在天津人眼中,就是日常的食物。常年累月吃下来,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而敢守着这群“老吃主”在居民区做生意的,自然有一套。反倒是高门大户的旅游窗口,手艺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天津卫卖煎饼果子的,大多推着小车,车上有橱窗,防风保温。橱窗里是各式工具、调料,立等可取。问问附近的姐姐,然后按图索骥,也就八九不离十了。去吃煎饼果子,下了单之后你可别净顾着玩手机。煎饼果子的魅力,不仅在于好吃,更在于好看。手艺娴熟的师傅摊起煎饼来,简直有种艺术的美感:对于行家来说,翻饼才是最高潮,这个动作是整个摊煎饼果子最有技术含量的,很多新入行的小白只能翻过去一半,中等熟练的需要双手协作才能翻过去,真正的高手,翻饼只用一只手。
民国四公子的没想到
九河下梢天津卫,谁人不知道,养活卫嘴子的,对外是麻花炸糕狗不理,对内那是煎饼果子嘎巴菜。尤其是煎饼果子,既是随处可见的饭食,又是不可侵犯的圣物——一套煎饼果子,可以在大俗大雅两种模式间切换。说它大俗,漕运码头的船夫劳工囫囵两套下去,便又有力气继续干活;说它大雅,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终日赏着月色海棠,喝不求解渴的茶,听唱不完的戏,80岁还念念不忘让天津的学生来京“带四五个煎饼果子”。 张伯驹写给杨绍箕的信:年假来京,望将空城计研究带来有所用,并望带四五个煎饼果子。仿佛吃上两口,微风吹过落英满地,就能在摇荡春如线的万丈红尘里做一回闲人。
煎饼果子,抚慰着一代又一代天津人的胃与乡愁。更让张伯驹没有想到的是,煎饼果子,看似不起眼的小买卖,背后的产值却不容小觑。天津市餐饮行业协会煎饼果子分会宋冠鸣会长粗略估算:目前天津市一年煎饼果子营业额超过5亿元。“如果按照在天津煎饼果子从业商户2000家,每家每天销售100套,每套平均价格7元计算,一年的产值约5亿元。但实际数值要远远高于这个估算额。”只是如今来买煎饼的人,早已不再自带鸡蛋,不仅如此,甚至连带钱包也成了稀奇。那些竖在煎饼摊前的微信和支付宝收钱码,让罗富莲们都称自己为“码商”。“支付宝到账,22元。”这是两套双蛋果篦儿煎饼果子的价格。每天晚上,这样的语音提醒会和在这座城市其他角落响起的同样的声音一起,构成了天津煎饼江湖中,每一个普通人的生计和味蕾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