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的发展机遇比较多,所以许多小城市的年轻人都选择去北京求生存,争取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这种情况被人们称作“北漂”。特指来自非北京地区的、非北京户口(即传统意义上的北京人)的、在北京生活和工作的人们(包括外国人,外地人)。
但鲜为人知的是,“北漂”的历史相当悠久,至少有三千年了。
首先,我们来看看燕文化的起源。
三十个世纪前,周天子列土封疆,封宗室召公于燕地,也就是现在的北京一带。不过,召公在前往封地之前,在周国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于是便让自己的儿子克前往燕地。于是乎,克带着最早的“北漂”一族来到北京,在今房山区琉璃河镇建立家园。
在燕侯克抵达燕地以前,北京一带便有大量商朝遗民,属“边陲”地区。因为这些遗民属“前朝余孽”,所以对周王朝的统治造成了一定威胁。燕侯克来到北京这块“化外之地”,首要任务就是让这些遗民归顺大周,并对这些前朝遗民进行监督和监管。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考古学家来到琉璃河遗址,对该处的西周城址进行了考察,使一些三千年前的墓葬被发掘出来。这些深埋在黄土坡村下的墓葬群,生动地为我们还原了当时周移民与商遗民之间和谐共存的景象。
总体来说,墓葬群被划分为两大区域,泾渭分明。周移民的墓葬坑有显著的周墓特性,而商遗民的墓葬坑则保留着商朝的墓葬风格。显然,远道而来的周移民与原住民和谐并存,颇有“一国两制”的意味。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地区的周移民与商遗民之间的文化逐渐兼容,二者之间的界限也逐渐模糊,逐渐演变为新兴的燕文化。
其次,便是秦汉京华风云了。
时间在悄然间流逝,由商遗民与周移民打造的燕国在秦卒的铁蹄下覆灭,随之出现的大一统王朝因受到北方匈奴的威胁,所以十分重视北京一带的战略地位。高祖刘邦继位后,认为唯有“诸侯守国门”才能为中原提供可靠的保证,于是,便在此地分封同姓王。
不过,不知是不是历史的作弄,来到燕地的燕王总是坐不稳王位。这些燕王的下场,大多是被“除国”,而原因又各不相同,不是因为没有继承人,就是因为私生活放纵,还有就是蓄意谋反。到了汉宣帝时期,燕国的建制被改成广阳国,汉武帝的孙子刘建被分封为第一任广阳王。
这些被分封到燕地的大汉亲王,便是两周以后地位最显赫的“北漂”。在上世纪我国备战备荒行动如期开展后,刘建的墓葬被大葆台石油化工厂的工人发现。考古队对这座汉代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后,竟发现这是一座符合“梓宫、便房、黄肠题凑”特点的汉代陵墓!
要知道,“梓宫、便房、黄肠题凑”,这种规格的墓葬往往只有天子才能享有。那么,究竟是刘建得到了皇帝的特许,还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僭越呢?
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再者,就是胡化的北漂民族。
三国时代是两汉的终结,在此期间许多北方少数民族趁着中原混乱,趁机进入华北地区。
2007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延庆县东王化营村发掘了一座三国末期的墓葬。这座墓葬的规格比较小,是比较简单的土坑墓,墓主人仅有一位,随葬的物品也相当稀少。经过考古人员的整理,墓葬中总共出土了一个陶罐、一个陶壶和一面铜镜。
虽然这座墓葬的价值不高,但却让考古人员有了新发现。
在这座墓葬中出土的随葬品,具有非常显著的拓跋鲜卑民族特征,此外铜镜又体现出比较典型的中原文化风格。由于,这座墓葬的规格比较简单,并没有墓志一类可以证明墓主人身份的东西,所以墓主人究竟是何许人也,是鲜卑人还是汉人,根本无从考证。
好在这个问题并不重要,不论墓主人的身份是燕地的原住民,还是在三国时期向南方迁徙的鲜卑人,足以说明当时的北京地区存在大量“北漂”。与此前商遗民、周移民被同化一样,在此期间一定也发生了原住民与外地人文化兼容、相互妥协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