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怀斯执导的《音乐之声》(1965)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电影之一,即便是没有欣赏过这部电影的观众,也对影片中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有所了解。轻松愉快、诙谐幽默的木偶剧《孤独的牧羊人》,热情奔放的玛利亚在群山尽收眼底的山巅之上,张开臂膀尽情奔跑,拥抱大自然壮美景色所歌唱的《音乐之声》,七个活拨可爱的孩子所代表的七个欢快跃动音符的《哆来咪》,冯・特拉普上校深沉且充满深情的《雪绒花》,孩子们风趣且表演戏份十足的《晚安,再见!》等,这些歌曲会在人生的某个时间点走进你的生活,以神奇的魔力吸引住你。其实,音乐如同时尚一样,流行趋势说变就变,而影片中的这些经典曲目在音乐殿堂中是神一般的存在,经久不衰,接受音乐爱好者的顶礼膜拜,深深印在人们心里,牢牢刻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脑海中。
美国电影史有一个票房神话,这部电影就是《乱世佳人》的票房。影片自1939年在美国上映起,掀起了一股追影热潮,该部爱情战争史诗巨作备受追捧,所创造的好莱坞票房纪录是空前的。当时检验雄心勃勃的影片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准,就是看票房能否超越《乱世佳人》。
许多在商业运作上十分成功的影片都进行过挑战,其中比较有名的包括爱情谍战片《卡萨布兰卡》(1942), 喜剧片《相逢圣路易》(1944),战争爱情片《乱世忠魂》(1953),宗教剧情片《十诫》(1956),爱情喜剧《热情似火》(1959)等,都对《乱世佳人》的票房纪录发起一次次冲击,这其中只有《十诫》曾经靠近目标,但最终也无功而返。参与挑战的演员不乏英格丽·褒曼,亨弗莱·鲍嘉,朱迪·迦伦,黛博拉·蔻儿,查尔登·海斯顿,玛丽莲·梦露等影史巨星,但均铩羽而归。
导演罗伯特·怀斯也曾经参与到这场票房挑战赛中,他因为曾担任美国影史巅峰影片,奥森·威尔斯执导的《公民凯恩》(1941)的“剪刀手”而声名显赫。1961年,他带领女影星娜塔莉·伍德等人主演的《西区故事》对《乱世佳人》发起了挑战,这部改编自百老汇歌剧的影片震撼人心,最终获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在内的十项奥斯卡大奖,但在票房方面并没有对《乱世佳人》构成实质性威胁。
罗伯特·怀斯
歌舞片《音乐之声》最初计划由《宾虚》(1959)的大导演威廉·惠勒来执导,计划邀请巨星奥黛丽·赫本出演玛利亚,但遭到她的拒绝,无奈制片方放弃了这个拍摄计划,已经勘验过拍摄现场,并对这部百老汇舞台剧剧本改动过的威廉·惠勒也最终与该片无缘。
罗伯特·怀斯的导演风格比较温和,他不喜欢纯粹喜剧或悲剧,他认为舞台剧《音乐之声》过于浪漫甜蜜,为了使影片更有现实主义特征,他添加并突出了纳粹占领奥地利对男女主人公和家庭的影响的戏份,但他也不会把纳粹侵略描写得咄咄逼人和过于残酷,他只是确保了剧情的“糖度”有所降低,但过分伤感和悲情对于他同样不可接受。
影片上映后,引起强烈反响和关注,受欢迎程度十分出人意料,雄踞票房排行榜首位长达25年的《乱世佳人》就此被掀翻在地,人们不相信做到这点的不是爱情史诗,也不是战争大片,更不是神圣的宗教题材历史史诗,对《乱世佳人》挑战成功的却是一个三者都兼有,但又各不突出的音乐片完成了这个艰巨而神圣的使命,并且《音乐之声》将票房第一记录维持了5年之久。当然,票房神话是难以永远被打破的,目前将通货膨胀因素考虑在内,《乱世佳人》仍然是美国的票房冠军,《音乐之声》紧随《星球大战》(1977)之后排在第三位。
《音乐之声》获得奥斯卡十项提名,最终获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音乐五项大奖,虽然奖项数量远低于《西区故事》的10项,但罗伯特·怀斯凭借它打破了《乱世佳人》票房不可能被超越的神话,圆了他《西区故事》所未能实现的夙愿。
《音乐之声》虽然被罗伯特·怀斯进行了“糖度”弱化处理,仍然被公认为是美国电影史上最甜、最温暖的一部影片。但影片已经不是一味的甜蜜和皆大欢喜,罗伯特·怀斯的处理手法使得影片不是简单的一颗糖块,剧情故事的曲折和纳粹占领所带来的伤感和苦痛,使影片更像一颗酒心糖,味道多变,影片传达的丰富主题让观众看后回味无穷,苦涩的甜蜜味道绵柔醇厚,沁人心脾。
影片色彩是斑斓的,虽然有些布景、服装有些颜色夸张,但出于影片改编自舞台剧的原因,这些光彩夺目的色彩运用观众能够顺理成章地接受;影片的故事情节细腻温情,与色彩形成了逻辑上的统一,主要剧情就如同七彩的糖纸,把酒心糖包裹起来,使得这颗“糖果”绚丽多彩,各种色彩下的故事主题特点鲜明,各种色彩配以相应的歌曲,和影片多种主题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赤 《雪绒花》
故事发生的1938年,纳粹德国占领了奥地利,由克里斯托弗·普卢默饰演的冯·特拉普是奥地利的一名海军上校,作为一名爱国的军人,却因为奥地利政府的软弱不抵抗而不能为国效力,纳粹军队给他提供了军职,要求他准时去报到。他不想背叛自己的国家为纳粹做事,苟且偷生,在被纳粹密探严密的监视下,他和玛利亚带领自己的七个孩子借参加音乐节演出之机得以逃脱,徒步翻越阿尔卑斯山前往了瑞士。
在萨尔兹保的家中,丧妻的冯·特拉普和新结识的男爵夫人举行一场舞会,在纳粹入侵的恐怖气氛下,在有近百名宾客来参加舞会的大厅里,冯·特拉普仍然悬挂了一面鲜艳的奥地利国旗。千家万户在纳粹的淫威下都挂纳粹旗的情况下,从外地赶回家的冯·特拉普勇敢地将自己家悬挂的纳粹旗扯下来,并愤怒地撕毁。
克里斯托弗·普卢默剧照
雪绒花原产于欧洲的高海拔地区,是著名的高山花卉之一,被誉为阿尔卑斯山的名花。冯·特拉普上校的爱国主义思想在歌曲《雪绒花》的演唱中得以充分体现。《雪绒花》曲作者是理查德·罗杰斯,由奥斯卡·汉默斯坦二世填词,影片中冯·特拉普第一次演唱这首歌是在玛利亚和孩子的要求下,在家中的演唱,通过这次演唱,玛利亚和冯·特拉普的感情得以加深,歌曲是作为两人爱情纽带的形式出现的,也加深了孩子与两人的感情。一方面,通过演唱歌曲,一直跟孩子板着脸孔的父亲回归了他柔情慈祥的一面,另一方面,歌曲内容与他的军人身份相符,也暗示着纳粹德国给家庭,甚至是奥地利人民带来的灾难正在路上。
在有德国军官参加的音乐会上,冯·特拉普上校弹起吉他,再次唱起了这首奥地利民歌,哽咽之处,玛利亚和孩子们走上去与他一起唱,他们的深情感动了在场的奥地利观众,在冯·特拉普的示意下观众都激动地与他们合唱了起来,对纳粹占领的无奈、悲伤、抵触和愤怒之情都包含在演出中,十分感人,失去祖国的伤心欲绝,赤子对祖国的祝福和祈祷,尽在哀伤低沉的歌曲合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