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这部电影源自一次真实发生的社会心理实验。
1967年罗恩琼斯在美国加州帕洛阿尔托市克柏莱高中进行的与法西斯心理有关的社会实验—“第三次浪潮”。作家托斯特拉瑟曾根据这个实验撰写了一部名为《浪潮》的小说,这成为影片剧本的基础。
组织“浪潮”小团体拥有自考双学位的高中教师赖纳文格尔渴望得到同僚认可,在学校的“国家体制”主题活动周上,他选择让学生在一周的课时内了解什么是“法西斯”。
文格尔别出心裁地在课堂上搞起了一个体验实验,鼓励学生们通过公平选举的方式建立了叫“浪潮”的组织,推举文格尔为首领。原本叛逆厌学的学生逐渐被吸引,“浪潮”的活动在短短几天内由课堂扩散至社会,对文格尔的个人崇拜也逐渐发展到令人不安的地步。
不同的学生做出了不同的回应,蒂姆找到了从未有过的归属感,卡罗积极反对“浪潮”,即使被全班孤立也不后悔,马可在女友和组织之间犹豫徘徊。当文格尔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时,他把学生聚集在礼堂里,决定结束这场实验,然而局势脱离了他的控制。
高度还原教师的社会性实验《浪潮》是一部沉重的影片,这份沉重感来自影片背后、曾经发生的历史,更来自与之遥相呼应的社会现实。
其故事原型是1967年发生在美国加州帕洛阿尔托市克柏莱高中的“第三次浪潮”实验。历史老师罗恩琼斯给学生们放了一部讲述集中营的纪录片,许多学生向他提出疑问:难道所有德国人都是纳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