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听风暴影评人物分析,窃听风暴豆瓣深度解析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4-01 21:35:26

电影是残酷的,它将一个人或一群人几十年的生命浓缩在短短几十、几百分钟里呈现给观众,让端坐在荧幕前的守望者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生和可能,甚至还会看见自己的身影;

电影是仁慈的,它可以运用光影魔术和叙事技巧将一个真实的故事用另一种视角解读,给现世的人们以无限的想象空间,让那些对历史了然于胸的人也油然生出一线希望。


窃听风暴影评人物分析,窃听风暴豆瓣深度解析(1)


就像我们今天要解读的这部2006年上映的德国电影《窃听风暴》一样:

可人们仍心存一线希望——这样的故事也许在史料中没有任何记载,但或许在历史长河中的某个角落,真有一个人曾倾尽全力甚至以身犯险地守护过那些被压迫、被欺凌的人民。

这就是电影的魅力所在:也许故事是假的,但人性却是真的


哪怕《窃听风暴》在创作之初曾遭遇过这样一件事:

这部电影正式投拍之前得到了许多前东德人的帮助,故而导演得以在那些当年的东德机关大楼实地拍摄。而唯一拒绝了他拍摄请求的就是前东德监狱博物馆的馆长,理由是这个剧本不符合史实:

"整个东德历史,像维斯勒这样'良心发现'的秘密警察,对不起,一个都没有。"

但很多看完《窃听风暴》的人仍然愿意将目光投向那段历史的光明角落,并执着的相信着:

那样的好人真的曾经存在过,只是无声地消失了。


窃听风暴影评人物分析,窃听风暴豆瓣深度解析(2)


今天这篇文章就从这部横扫各大奖项并在当年惊艳了整个奥斯卡并一举夺得"最佳外语片"的电影《窃听风暴》入手,从导演兼编剧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在电影中埋下的几处伏笔切入,深入分析人性的至暗和高光时刻。或许之后你会相信:

善良从来都不是一种本能,而是一种选择。


电影讲的不是"坏人变好",而是"好人觉醒"


故事是从主角退居二线在课堂上传授实战经验开始的,当卫斯勒听到一位学生对自己采取的"疲劳战术"发出质疑时,他果断地在这位同学的名字后面画下一个不大但却坚定的"X"。

在面对"政治错误"的敌人时,问出真相是第一且唯一的目的。连续几十个小时不让受审人睡觉只是目的,将这个问题上升到"人性"高度的人,还有资格做东德国家情报局"斯塔西"的成员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正是这个"X",让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我心凉了半截——不允许质疑,不允许发问,只消一句"随口一说"就可以将自己的命运彻底改写——这就是高压统治下的东德,也是困兽犹斗的东德。

举止言行都要小心翼翼之时,就是东德统治摇摇欲坠之日。这一点没人说破,电影内外的人却心知肚明。

窃听风暴影评人物分析,窃听风暴豆瓣深度解析(3)


但我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好人觉醒"的故事呢?

因为在电影开始不久,卫斯勒的上司就表示要通过监听搞垮一位文学家并将其定罪,还说这件事功成之日,就是二人升官之时。可就在这个时候,卫斯勒发出了疑问:

"难道这就是我们当初为什么加入组织?"

对于演员来说,这是问题;但对于观众来说,这是答案。

因为对于当时"说一不二"的东德来说,一个合格的执行者是不会问"为什么"的。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对卫斯勒的能力赞赏有加并十分依仗的上司,眼前这个"好奇宝宝"产生了戒心,也为后面的一次次"警告"以及最后的"裁决"埋下了伏笔。

是啊,一个追问为什么的人,怎么可能是一个好的秘密警察呢?


所以这部电影的色调是暗的,基调是压抑的,哪怕结局中卫斯勒看到文学家为致谢自己写的那本书并并收到对方的谢意,看完电影的人仍会觉得胸口沉闷、喘不过气。

因为这部电影讲的其实是,一个好人居然能允许自己做那么多年的坏事——这是东德那段让人窒息的历史,也是东德采取的让人闻风丧胆的高压统治最完美也最贴切的写照。


窃听风暴影评人物分析,窃听风暴豆瓣深度解析(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