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徒电影原型,囚徒电影真实的吗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4-01 23:02:38

也许是在部队大院里长大的缘故,耳濡目染,深受红色文化熏陶,使我对红色经典电影有着难以割舍的浓郁情感。今年10月6日,适逢国庆长假,黑白转彩色4k修复故事片《永不消逝的电波》登陆全国院线。虽说这部电影从小到大已经不知看了多少遍,但还是难抑冲动,自然要进影院一睹为快。当黑白影像变成了彩色故事,视听效果更为震撼人心,令人倍感惊艳。不过,经典依旧,再次重温,依然不禁感慨万千。

新中国第一部谍战片

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反映我们党隐蔽战线上英雄人物事迹的经典作品。它是由李克农上将向党中央提议拍摄,以隐蔽战线的革命烈士李白为原型,由王苹执导,孙道临、袁霞领衔主演。1958年,甫一上映,顷刻风靡全国,轰动一时。尤其是主人公李侠面对敌人的枪口,以坚毅、深情的目光发报的情景,伴随满天彩霞中回荡着的电波声音的经典镜头,令人极为难忘。当李侠吞下电报稿,并向战友们深情地发出最后一封电报:“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更是中国电影史上经典台词,不知感动了几代观众。

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原因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电影本身的深刻主题。它是以我们党隐蔽战线上的真人真事为基础来进行艺术创造,以李白为人物原型,参考其他烈士事迹而拍摄的。电影艺术地再现了他们的动人故事,以及默默无闻却又辉煌炽烈的人生,讴歌了英雄为了党和人民,为了民族解放事业,坚定信仰,迎难而上,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感染了无数观影者。

原因之二,是叙事模式奇特,匠心独运。敌我分明的冲锋陷阵固然浩荡无比,而隐蔽斗争的智勇深沉同样可歌可泣。与以往的战争片不同,它在故事情节设计上没有炮火连天的大开大合的恢宏场面,而是聚焦于主人公李侠作为一名隐蔽工作者的特殊身份,静中寓险,与敌人斗智斗勇,巧妙获取情报,用电波联系起大后方与上海,可谓悬念迭生,极具张力,引人入胜。

原因之三,是在人物塑造上体现了党性与人性的光辉,二者高度融合。电影中,为了工作方便,李侠与纺织女工何兰芬假扮夫妻。最初,何兰芬对秘密工作不理解,但在李侠的帮助下逐渐适应了地下工作的特殊环境,二人在一同革命一同患难的岁月中最终成为了真夫妻。他们既是隐蔽战线英勇智慧的战士,也是体贴的丈夫与温柔的妻子。如此的人物塑造,既体现了革命主义,也体现了浪漫主义,反映了电影的高超艺术水准。

原因之四,是主要演员的敬业精神、艺术造诣和精湛演技。电影中的李侠由孙道临扮演,何兰芬由袁霞扮演。孙道临为了深度还原李白,参透隐蔽战线同志的形象精髓,刻苦钻研发电报的指法,“就像一汪清水一样”,深得专业人员的赞誉。更值得敬佩的是,在拍摄李侠受刑一段戏时,孙道临主动要求真上老虎凳,甚至在导演觉得满意的情况下他还要求再给自己加一块砖,以达到最完美的拍摄效果。袁霞饰演的何兰芬,其原型就是烈士李白的搭档和妻子裘慧英。为了演好角色,袁霞搬到裘慧英家中与其一起居住,仔细观察学习她的神态和动作。裘慧英也常与她讲起自己与李白如何从相识、相知到相爱的细节,讲她是如何找到李白烈士的遗体的。动情处,两人抱头痛哭。所以,当袁霞化好妆开拍时,她往镜头前一站,觉得自己就是何兰芬。

总之,《永不消逝的电波》所开创的美学范式在中国电影史上的确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影响极为深远。

为中国革命而死是人生最大的光荣

红色经典中往往渗透着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又同时蕴涵着时代发展进步的理想精神。“为中国革命而死是人生最大的光荣”,《永不消逝的电波》主人公的原型李白烈士就是这种理想精神的代表。

《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情节大部分是以李白的真实经历改编。李白(1910—1949年),原名李华初,还曾化名李霞、李静安等,湖南浏阳人。他1925年入党,1931年进入瑞金红军通信学校电讯班学习无线电。1934年参加长征,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李白赴上海担任联络员,负责秘密电台的工作,搜集日军情报。李白同裘慧英的爱情故事,恰如影片中所演的那样,一开始两人为了掩护而伪装成夫妇,但在紧张的革命工作中两人培养出深厚感情,成为真正的夫妻,在艰苦环境下守护三口之家。

1942年,李白被日寇逮捕,施以各种酷刑,他严守党的秘密,始终不吐实情。1943年5月获释。1945年,党委派他到浙江淳安参加国民党军委会国际问题研究所工作。在这期间,他巧妙地利用报务员身份,利用敌台为我党工作。虽然曾经一度被国民党怀疑而遭扣押,封闭了电台,但他始终没有暴露身份。抗战胜利后,他再度回到上海从事秘密电台工作。1946年开始,国民党开始到处侦查我地下党和革命志士的活动,李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极为苛苦,遂把电台安藏在阁楼之上,夜晚工作。无论严寒酷暑,无论条件何等艰难,他都出色完成了党中央交付的联络通讯任务。1948年12月30日凌晨一点多,正当李白紧张工作时,国民党军警利用美国最新侦听技术查到了电台地址,李白的家突然被包围,李白迅速采取应急措施后被捕。

被投入牢狱的李白,经受了严刑拷打,遍体鳞伤。穷凶极恶的国民党反动派为了套取情报,还把李白的妻子裘慧英和幼子李恒胜抓来诱供,但李白始终坚贞不屈,拒不招供。正是由于李白在狱中的英勇斗争,使上海的预备电台始终在与党中央保持密切联系,一直到上海解放。1949年5月7日,裘慧英到狱中探望,李白对她说:“事到如今对个人的安危,不必太重视;现在全国要解放,革命即将成功,我们无论生死,总是觉得非常愉快和欣慰的。”7日晚,蒋介石亲自批示“坚不吐实,处以极刑”,遂将李白与其他12名中共党员一起押至浦东杨思戚家庙*害。牺牲时,年仅39岁。20天后,即5月27日,上海解放。

在《永不消逝的电波》之前,新中国尚无一部全面展现地下工作者革命风采的电影。1958年,曾在战争年代长期负责情报工作的李克农提议,以李白烈士为原型,拍摄一部反映隐蔽战线的电影,于是才有了此片的诞生。

2009年,李白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如今,上海虹口区黄渡路107弄15号的李白故居已辟为烈士纪念馆。

“等一等……再见”

今年6月,国家安全部首次解密一份绝密档案,即1948年中央情报部电台与上海的李白地下电台最后通联情况——1948年12月30日1时50分:“等一等……再见。”寥寥数字,却是李白给组织的绝笔。《永不消逝的电波》艺术地再现了这一幕:敌特军警破门而入,李侠不为所动,镇定地发出最后的电文:“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远方,收报的战友们齐齐起立,脱下军帽,凝望窗外。

档案解密后,当年接收到李白烈士最后一封电报的李康将接受采访,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73年过去了,她现在已经是93岁的老人了。据她回忆,1948年12月29日那天,夜幕低垂,20岁的李康将在西柏坡的电报机前坐下。每晚九十点钟,是她开始工作的时间。以往,上海“峰台”每次发报时都很慢。但那天夜里过了零点之后,对方突然加快了速度,然后急促地拍出了一个“等一等”的信号。李康将等了许久,对方拍出了“再见”,时间是凌晨1点50分。1948年12月30日的电台《逐日工作报告表》显示,零点到2点20分,西柏坡共抄收4份电报,发出1份电报。报告表“值班人”一栏,写着“将安”两个字。“将”就是李康将,“安”是那天的实习报务员王永安。此后,西柏坡再也没有收到过上海“峰台”的消息。很久以后她才知道,那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主人公原型——李白发送的最后一封电报,是他以生命写就的绝笔。她说:“如果我有机会能见到他,要亲切地握手拥抱,向他表示敬意。但是啊,没有可能了……”

正是因为有了像李白这样一批忠心耿耿、机警顽强的孤胆英雄,革命的航船才在激流险滩中安渡无恙。报务英雄李白以无声的电波抒写壮丽人生,穿越长空而不朽!

精神永不消逝

修复经典,既是再现,也是继承。9月28日上午,李白烈士的孙子李立立参加了修复版《永不消逝的电波》首映礼。他从小跟着奶奶裘慧英长大。他说,结婚后爷爷曾经给奶奶重新起了名字叫“慧忠”,这是爱人间的专属称呼。这个“忠”字,既是承诺夫妻之间忠于彼此,更是他们二人并肩战斗,永远忠于党的意思。

永不消逝的不仅是电波,更是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等崇高信念。**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途中,我们同样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红色经典 数字科技”,可以让经典与更多年轻人相遇,学习英雄,赓续红色基因,从而将红色精神保留、继承和发扬光大。

红色是什么?是鲜血,是革命。马克思早年在被问及“最喜爱的颜色”时,明确回答“红色”。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其标志的颜色亦是红色。《国际歌》中更是唱道:“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趁热打铁才能成功!”烈士林基路在《囚徒歌》中这样写道:“坚定信念,贞守立场!掷我们的头颅,奠筑自由的金字塔;洒我们的鲜血,染成红旗,万载飘扬!”烈士蓝蒂裕慨然道:“子弹穿身身方贵,血染红旗旗更红。”从1921年上海望志路树德里燃起的星火开始,红色逐渐成为遍布中华大地的主色调,至今已百年!伟大的理想信念自然要有优美的载体来记录和抒发,文学、音乐、影视、美术……在红色文艺中,红色浪漫延绵百年,感人至深,韵味悠长。

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就是这样一部跨越时空的红色经典,它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凝聚和传承,是理想、智慧、真理的形象化身和艺术结晶,是人性、人情的真实写照和升华,是经得起历史、时间、实践检验的与时代同行的精品力作、传世之作。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