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逃之夭夭赏析,法国电影逃之夭夭影评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4-02 01:18:16

1、白灵首先拒绝缠足这种残害女性的陈规陋习,这本身就是一种叛逆行为。尽管这种叛逆是朦胧的,是下意识的一种生理反应,但客观上毫无疑议是在向几千年形成的旧习俗发起挑战,并且取得了胜利。这在清朝末年的封建统治时期,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壮举。

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时代,白灵坚持要进村里的私塾读书。白嘉轩拗不过自己的宝贝女儿,只好在学堂里单独给她安排一张书桌。可是,书桌好安排,茅房却不好办。因为都是男孩子,学堂里根本就没有女茅房。没办法,白灵只好去先生专用的小茅房去方便。偏赶上先生正在里面,慌乱中,先生只能抱头逃跑。此情此景,如果换作一般的女孩子,肯定羞得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但白灵却不然,当他看到先生白花花的屁股时,竟然哈哈大笑起来。

电影逃之夭夭赏析,法国电影逃之夭夭影评(5)

不仅如此,还有更出格的。白嘉轩为了避免再次出现尴尬,弄个木牌挂在茅房门口,一面写“有”字,一面写“无”字。白灵进去时,把牌翻到“有”字,出来后,再把牌翻到“无”字。但白灵为了好玩儿,从茅房出来故意不翻牌,躲在角落里看先生憋得团团转也不敢去茅房。

白灵这种性格别说是在一百多年前,既使在当下也超出正常女孩子的所作所为?由此可以说明,她出生时房顶上百灵鸟的鸣叫是有来头的。高明的作者,往往就是通过这独具特色的细节,把人物形象塑造得丰满又充实。

2、离家出走,逃婚,私奔等行为,在封建时代虽然属于个例,但也并非特别稀奇的事。而白灵的逃跑却别具一格。

第一次逃跑:她向父亲白嘉轩提出要去城里的新式学堂读书,受到断然拒绝。父亲说女子无才便是德,让她干脆村里的学堂也别念了,回家跟母亲学针线活。她不动声色,几天后便消失了。等父亲找到城里姑姑家时,她已经背着书包和姑表姐们开始去新式学堂上学了。这叫先斩又不奏,变被动为主动。同时,她严正向父亲声明:你若是逼我回去,我就死给你看!这回不是父亲逼她,而是她逼着父亲默认这事实了。

电影逃之夭夭赏析,法国电影逃之夭夭影评(6)

第二次逃跑:白灵被父亲锁到房子里,等着已为她定亲的王家来接她成亲。她隔着门喊道,王家要敢来接我,就让他接我的尸首。接着便给父亲演讲,北伐军已节节胜利,国民革命的胜利指日可待。再接着高唱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第二天,白嘉轩听到房里没了动静,才发现山墙被挖了个洞,白灵已逃之夭夭。墙上用挖墙的镢头划一行字:谁阻挡国民革命就把他踏倒!并且给定亲的王家捎去退婚的纸条:“难道你们非要娶我革你们的命么?”导致父亲白嘉轩只好赔了人家彩礼:二十口袋麦子,十五口袋棉花。

由此可见,封建社会妇女解放,要除旧布新接爱新知识新思想新思维,岂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事。另外白灵不是单纯的为了逃婚而逃婚,而是为了参加国民革命的大事。气得父亲白嘉轩咬牙跺脚地宣布:以后谁也不准再提起她,就当她死了。过后多年当别人问起白灵时,父亲依然恨恨地说:死了,甭问了。至此,一个完全彻底革命者的高大形象,已经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电影逃之夭夭赏析,法国电影逃之夭夭影评(7)

002

思想上的彻底解放,必将带来行动上的无所畏惧。作者对白灵形象的塑造,放开笔墨纵横捭阖,展现了惊心动魄又荡气回肠的神来之笔。让读者强烈的感受到,像白灵这样与旧世界格格不入的新时代女性代表,前程必将是海阔天空不可估量!

如果说,此前白灵的形象只是在思想上与封建观念相决裂,那么,接下来的行为,则是一个革命者在血雨腥风的革命实践中舍生忘死奋勇向前的具体写照。从而把全书中唯一的女性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形象,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电影逃之夭夭赏析,法国电影逃之夭夭影评(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