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钢琴课内心独白,钢琴课电影经典语录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4-02 04:22:01

灵魂选择自己的伴侣,然后将大门紧闭,再也没有谁,能闯进她神圣的领地 ——狄金森

《钢琴课》是由简·坎皮恩执导的女性电影,弥漫着盎格鲁撒克森式的不平衡美学,跳脱了循规蹈矩的流派电影,细腻入微地呈现出女性的内在情绪,不再遮掩修饰女性的本能*,体现出深厚的“女性关怀”,不得不说,真正为女性拍电影的,永远是女性自己。影片获得了第46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不论是在艺术效果还是人性探索上,都达到了极致,女主霍利·亨特也一举揽获了戛纳、奥斯卡双影后。

电影钢琴课内心独白,钢琴课电影经典语录(1)

导演:简·坎皮恩

19世纪中叶,哑女艾达受父母之命,带着九岁的女儿弗洛拉改嫁到新西兰,素未谋面的丈夫斯图尔特为她抬走所有的箱子、桌子和行李,唯独要舍弃那架笨重的、老旧的钢琴,艾达由此对丈夫心怀怨怼,无奈之下求助邻居贝因带她去海滩弹琴,在悠扬的琴声和纯真的笑容中,贝因读懂了艾达的内心,用八十亩地和艾达的丈夫做交易,换走了钢琴并请毛利人运回家中,校准音后请艾达来上钢琴课,向她提出接受亲抚可以换回琴键。

电影钢琴课内心独白,钢琴课电影经典语录(2)

《钢琴课》剧照:艾达和弗洛拉

久而久之,贝因渐渐打开了艾达的心门,他们身心交融,相依相偎,斯图尔特得知后,怒火中烧,砍下了艾达的一根手指,最终,贝因带着决绝的艾达离开了这个痛苦之地。艾达将钢琴抛到海中,重新组建了家庭,在爱的鼓励下,开始学习讲话,戴上金属手指,给小城的人们上钢琴课。

一、从“脆弱-应激-适应模型”分析,亲密关系的解体与重建

亲密关系的建立和维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长期激烈的冲突,一方剥削另一方,或是吸引力消退等,都会让亲密关系走向解体和消亡。要得知亲密关系的质量和稳定性,可以从“脆弱-应激-适应模型”分析。

亲密关系的准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调查显示,女性更在意亲密关系中的自主、开放、以及公平,倾向于实用性和自我感受,而男性则更多关注吸引力,失去激情的亲密关系会令他们感到沮丧、乏味。

电影钢琴课内心独白,钢琴课电影经典语录(3)

艾达漂洋过海来到荒凉的爱尔兰小岛,她对自称为神的斯图尔特抱有幻想和期待,然而当斯图尔特毫不犹豫舍弃她最珍视的钢琴时,艾达有一种幻灭的感觉,巨大的隔阂让她无法从这段婚姻中获得愉悦,在进一步的相处中,她更加感受到丈夫的狂妄、粗俗、势力、不堪。

他们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交流障碍,这样的关系是沉闷无趣的,而贝因却能读懂她的渴望,带给她愉快的相伴,给予她足够的理解和尊重,同时,替代选择的易得性,也改变了艾达和斯图尔特关系中的权力平衡,关系开始走向失控。

电影钢琴课内心独白,钢琴课电影经典语录(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