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课》豆瓣评分8.0,曾获第46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也就是在1994年和《霸王别姬》一同获得了金棕榈大奖的那一年。
本片由简·坎皮恩自编自导,讲述了一位丧失语言表达能力的艾达带着女儿,嫁到偏远的新西兰岛,由此而展开的艾达与岛上两个男人的故事。
艾达不愿张开嘴说话让一切都变得难以沟通,还好艾达有个女儿可以帮她解决一些需要说话的场合,而编剧也设置地很巧妙,用艾达喜欢的钢琴来代表艾达的内心声音。
可以说钢琴这个道具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串联起了整个故事,起到线索的作用,钢琴的命运也在暗示着它的主人艾达的命运。
- 表面上,一方面是艾达喜欢弹钢琴,尽管钢琴很笨重,但艾达坚持带它嫁到偏远的小镇。另一方面,钢琴本是文明的象征,而岛上除了艾达的丈夫一家,其他都是不识字的土著人,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 在深层次上,钢琴是艾达表达自己的方式,也是安放自己灵魂的地方。钢琴的命运就是她的命运,随着钢琴的四处辗转,徘徊于两个男人之间的艾达终于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本篇将通过讲述钢琴的命运,来揭示女主艾达在处理自己的感情这一事件中是如何变被动为主动的。
钢琴被抛弃在海边,是新婚夫妇心灵并不相通的表现艾达出生于美国,家境殷实,弹得一手好琴,却在6岁时就不再张口说话。
因为是未婚先孕,随着丈夫的离去,艾达只好带着自己的女儿生活在自己家中,这样的艾达母女在那个时代是不被认可的,就算是富人家庭,也觉得做出这种行为的艾达是自己家族的污点,所以想赶紧把她嫁出去。
剧情的展开正是艾达父亲将艾达母女嫁到了还未完全开发的新西兰岛,艾达和女儿带着很多行李,渡过漫长的海洋,终于到了荒无人烟的新西兰岛。但是她的未婚夫斯图亚特竟然迟到了,艾达只好在海岸边睡了一夜。
之后斯图亚特匆忙道歉,理由是这里未开发,从家到海岸到处都是泥泞与杂草枝干,十分难走。艾达原谅了他,就在大家都要返回时,大家貌似不约而同地选择丢下那件笨重的钢琴。
这样的行为令艾达十分生气,其实也情有可原。虽然那架钢琴对艾达来说是骨肉一般的存在,但是对斯图亚特这个不折不扣的商人来说,这架钢琴不仅要他支付多余的运输费,放在家中也毫无用处。
这就是艾达与斯图亚特之间的一个矛盾点,斯图亚特不理解钢琴对艾达的意义,艾达也不能理解斯图亚特的商人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