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好人如约翰的下场呢,却是坦然的走向行刑的电椅,他的精神救赎了许多人,却救不了自己的命,这是一种自我牺牲,也是影片中所表达出来的讽刺性,最后约翰说的话倒是一语双关:别把我关在黑暗中,我怕黑。
而另一个内心充满着善良的监狱长保罗却在生命的长河中煎熬着,他的信仰虽然没有动摇,却充满着疑惑,虽然不是他的错,但是最后下达执行命运的却是他,他新手把重生的“耶稣”送回了天堂。
耶稣再次受难记
1935年,美国南部的冷山监狱,保罗是执行死囚过渡监狱的狱监长,由于地板是绿色的,通往执行死囚行刑之路被称之为“绿色之旅”,来到这里的人非奸即恶,都说人在临死之时会保持最大的善良,面对这些囚徒保罗也尽自己最大的善意去对待,让他们走完最后这一程,保罗送走了很多人,却问心无愧。
若无意外,保罗可以干到退休就此结束,毕竟这只是一份工作而已,然而一个名叫约翰·科菲的黑人到来打破了他的平静,让人们再一次看到耶稣如何受难。
多年前,上帝派了一个使者耶稣拯救世人,结果世人不需要被拯救,所以想方设法处死了耶稣,然而有人解释的,耶稣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在走向死亡的仪式,正是通过这种神圣的仪式感达到唤醒并救赎世人的目的,从此这个神圣的耶稣受难十字架根植于无数信仰人的心中。
从后来基督的发扬光大来说,这种说法貌似有一定的道理,若是耶稣如同常规的传教者一样默默的传教,也许就不会有今天宗教在西方的流行了。
约翰·科菲也自认为是上帝派下的使者,只不过他同样要走上这条道路,因为每天听到人间的苦难,每天看到世上所有的罪恶在不断的上演,作为圣徒他无法承受这种压力,所以选择了类似的方式回归上帝的怀抱。
在展示了一系列神迹之后,如救活了被佩西踩死的老鼠,治好了保罗和美琳达的病,让保罗坚信对方就是神派下来的使者,所以保罗动摇了。
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冒着自己会受到法律处罚的风险,也想放约翰走,只要约翰点头就成。
约翰问为什么时,保罗说的那段话说明了许多信仰之人的困境:当我在大限之日,站在上帝面前接受审判时,他若问我为什么毁了他的神迹,我应该如何回答。
约翰却不想在这样的世俗继续呆下去,他最终选择直面死亡。
这也是为什么面对*人的指控根本不作任何争辩,如他说的:不想再看到人间的尔虞我诈,不想再承担全世界的痛苦。
这是一幕现代版的"受难",如同当年耶稣明明知道被出卖依旧坦然面对一样,这部电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于圣经故事的复制,从而体现一种宗教的隐喻,那就是这种受难可能达到唤醒人类的信仰,同时这种也是对于世俗的一种退让,神是怜悯众生,同时最终选择的是旁观而不是继续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