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这里是一个怀旧剧场。
今年是《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正式公映30周年。该片在IMDB排名受欢迎总榜的第6位,在豆瓣上排名第10位,东西方的口碑都证明了它的成熟和优秀。在过去30年间,大量观众从观看影片中获得的感染和感动。
《辛德勒的名单》海报
当30年前,美国电影导演斯皮尔伯格想要把这段二战时期犹太人遭受大屠*的历史搬上银幕时,几乎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一方面,斯皮尔伯格是位在电影界中已享有盛名的“商业片大导”,虽然他的《紫色》、《太阳帝国》等历史题材影片在艺术上也饱受赞誉,但他更为观众熟知的作品,还是《大白鲨》《E.T.外星人》等商业片,以及在特效技术上取得划时代成功的《侏罗纪公园》,他适合这样沉重的主题风格吗?这是一个巨大的疑问。
另一方面,斯皮尔伯格本人犹太裔的背景,以及这段历史自身无比沉重的分量,也让影片对任何创作者而言,都是困难重重。
在这种背景下,斯皮尔伯格交出的答卷,是完美地在商业通俗性和艺术表现力上,使影片取得了一种平衡。全片主要采用黑白影像,长达3个多小时,不仅重现了那段悲剧历史中种种骇人的细节,对观众的感染和带给所有人的深思,也达到了几乎无可指摘的艺术高度。
这是一部巨匠式的影片。甚至可能未来几百年,仍然是电影艺术标杆式的高峰。
《辛德勒的名单》,描写一位有真实原型的德国商人奥斯卡·辛德勒,一边在二战中为纳粹德国生产日用品,大发战争财,另一边又千金散尽,用这些钱救助下1100名犹太人的性命。这个略带传奇和矛盾的故事,让人忍不住想要了解,他到底是个什么人?这一切究竟是如何一步一步变得如此离奇却真实存在的?
从传记片的角度看,《辛德勒的名单》采用了一种相当时髦的“美国类型片”方式来处理这个主人公。他类似《钢铁侠》的托尼·斯塔克一样,是个拥有进取精神、行为激进,野心勃勃的美国式开拓者。同时他颇为喜好女色,对行贿收买官员等做法稔熟于胸,可说是道德观淡漠,一直我行我素的那一类人。
斑驳的黑白光影,升腾的烟雾,都在暗示这个男人复杂的内心。他不是一个能被一眼看穿的人。影片处处存在这种不易被察觉,但是极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
在影片开场极为漂亮的十分钟段落中,通过一场餐厅戏的前后变化,观众就得以了解辛德勒能够“发家致富”的手腕。他利用金钱和美女打动德国军官,同时又用热情豪迈的人格魅力,迅速从默默无闻到打响声望。这是一场高度凝练的“戏”,短短十分钟,已足够把真实世界中辛德勒十多年的经商风格、性格品行以及成功之路,尽数展现在观众眼前。
在影片头一个小时中,这样一个人物,随着德国纳粹加紧对犹太人的迫害,也在刀口上嗅到了商机。他以半胁迫的价格取得了犹太富人的资金,并压榨犹太工人的劳动力,迅速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