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的真正含义,帮和给的不同含义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4-03 00:21:32

来源:金华新闻网

“人民”二字含义是什么?份量有多重?看到义乌原县委*谢高华去世的消息,萦绕在脑海又挥之不去的,就是这两个问题。

人民的称号,首先是光荣的象征。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我们的国名、政府及司法机关等,都冠之以“人民”,就是我们的教师、警察都称为“人民教师”“人民警察”。浏览着网络上、朋友圈铺天盖地的缅怀文章,细数谢*为人民利益殚精竭虑、为改革事业奋斗不息的一生,他无疑是义乌人民爱戴并铭记的好*,也堪称是全省、全国人民公认的新时代好干部好榜样。举凡从政者,又有几人能获此殊荣?政声人去,高山仰止,谢老当含笑九泉。

人民的名义,却不是轻易说出口,而需要行动来证明。言以“人民”,就意味着公平正义、责任良知,甚至是不惜自己的政治前途乃至生命。历史上以“为民请命”著称的包拯、海瑞,以及精忠报国的岳飞等名臣良将,在位时常遭恶意中伤,且往往不得善终,而满嘴为民、损公利己的奸臣们却能平步青云,这不得不让人扼腕叹息。共和国成立后,人民真正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政治生态之清明不可同日而语。可问题在于,时下两袖清风、一心为民的谢高华式的好干部已成为官员中的多数了吗?勇做“改革先锋”还是明哲保身的“太平官”,再不是领导干部心中的纠结了吗?答案应该不尽理想。这显然也是当前党中央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背景之一。“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这样的雷人语句,虽是饭后谈资,一定程度上也说明部分领导干部党性意识淡薄、理想信念动摇,割裂了党与人民的鱼水关系,根源还在于对“人民”的含义及份量认识不够,对人民的敬畏不够。

民意与政绩,也不应该是对立的。视人民为心头肉、千斤重的干部,就不会斤斤计较于个人得失,才能真正干出对党忠诚,对历史与人民负责的事业来。回首义乌的改革历程,如果没有谢高华式拎着“乌纱帽”开放市场的改革先驱,没有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就不会有“鸡毛飞上天”,也不会有今天国际商贸城的繁荣。历史与人民终究是“耳聪目明”,给爱人民为人民的好干部以客观公正的评价。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勤政爱民的郑板桥言犹在耳。小平同志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朴素的语言里饱含真挚的情感,迄今读起来依旧心潮澎湃。看着谢高华同志晚年清瘦至极的照片,想到我们八婺大地上矗立过这样伟大的身影,内心不禁充满了温情与敬意。我相信,他的一生不仅是在践行着传统士大夫高洁质朴的情怀,更是在践行着中国共产党人忠诚不移的初心。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