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嘴鹲)
鹲的小篆写法如图:
(鹲的小篆写法)
6、鷸(鹬)。读音有两个:
(一)yù。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鹬,知天将雨鸟也。从鸟,矞声。《礼记》曰:‘知天文者冠鹬。’”形声字。本义是鹬。
(长腿鹬)
这里的引用的《礼记》句,《礼记》无此句,只见于《逸周书》。《匡谬正俗》云:“鹬,水鸟,天将雨即鸣,古人以其知天时,乃为冠,象此鸟之形,使掌天文者冠之。”
所以,知天文者冠鹬,来源于人们认为鹬这种鸟在天将要下雨时就会鸣叫。
《战国策·燕策二》里有这样一条故事: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简单翻译,就是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变成肉干了。”河蚌对鹬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你就成了死鹬。”结果它们俩谁也不肯放开谁,一个渔夫走过来,把它们俩一块捉走了。
(鹬蚌相争)
这就是后来成语“鹬蚌相争”成语的来历,其中的鹬即这种“知天将雨鸟也。”
鹬也是鹬科多数种类鸟的通称。鹬为水滨鸟类,全世界共有218种,中国就有77种,为中小型涉禽,是涉禽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一类。羽毛多为灰色或褐色,并不艳丽。头形多浑圆,喙形多变,长短不一,但大都细长,上下嘴端近于平齐、无钩,嘴短者嘴端多有隆端,长嘴者形直或向上、向下弯曲,有的嘴端稍柔软。鹬的翅膀尖而细长,均善于飞翔。有意思的是,鹬类中有一类叫彩鹬的,它们实行一妻多夫制,因此雌性色彩更为鲜亮(其他鸟类一般是雄性漂亮)。
《本草纲目·禽部·鹬》:“鹬如鹑,色苍,觜长,在泥途间作鹬鹬声,村民云田鸡所化,亦鹌鹑类也。苏秦所谓鹬蚌相持者即此。”
本义之外,鹬还指翠鸟。又名翡翠。《尔雅·释鸟》:“翠,鹬。”郭璞注:“似燕,绀色,生郁林。”《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郑子华之弟子臧出奔宋,好聚鹬冠。”陆德明释文:“鹬,翠鸟也。”邢昺疏:“聚此鹬羽以为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