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是什么中文,Dw是什么网络语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4-26 16:21:35

▲ 文字背后包涵的戏谑、调侃和嘲讽意味,也可以表达出年轻人对某些事件的态度,例如“打酱油”一词的起源。 © 广州电视台新闻

这种现象已经在家庭中出现。此前有家长表示,想要偷看孩子与同学的聊天记录,结果一大堆缩写看不懂。对于愈发注重个人隐私的00后来说,网络黑话确保了年轻人表达的自由,以及隐私不被侵犯的权利。

这也是一些家长反对网络黑话的理由。家长认为,语言是用来交流的,黑话“加密”的方法太过花里胡哨,圈子外的人“解密”难度太大,这会加剧群体之间的隔膜,代际之间“无话可说”的信息壁垒会持续存在。但家长们忽略的是:黑话本身就是拒绝与外界交流的,这是对外力干涉与管制的一种反击。

不过,伯明翰学派的亚文化理论也指出,“收编”是亚文化的普遍宿命。主流社会给亚文化贴上“民间恶魔”的标签,以引发“道德恐慌”,令公众对亚文化产生反感和恐惧。随后,主流社会通过对越轨行为“贴标签”和重新定位,加以规训,将其纳入并整合到现存社会秩序中去,使之可以被主流文化的价值符号解释,消解它的陌生风格,也一并消解了它的反叛性和颠覆性,亚文化慢慢成为“时髦商品”或“凡夫俗子”。几年前盛极一时的表情包,如今一些主流机构的新媒体小编也玩得特别溜,表情包渐渐失去了亚文化的边缘性和反抗性。

dw是什么中文,Dw是什么网络语(9)

▲ 1960年代青年叛逆的象征Beatles,如今已经是主流文化。 © pixabay

同样地,yyds等网络黑话慢慢成为流行语,并登上了主流机构的新媒体平台,用以进行正能量宣传。当黑话出圈,它从一种叛逆符号变成普及符号,从新颖变成“烂大街”,从多元表达变成一元化的表达;亚文化的反对力量也就削弱了,最终成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而亚文化的人群,也被收编进主流社会,成为一元社会的组成结构。

不必担忧网络黑话会过分越轨,因为收编一直在路上。比起担忧它会对语言产生什么冲击,我更担忧的是,收编为什么总是来得这样快。

dw是什么中文,Dw是什么网络语(10)

,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