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艳君:
我认为要坚持“正思”、反思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研究学习,确实不能只盯着缺陷看。
一是记录成功之处。教学中的一些精彩镜头,如师生对答、智慧碰撞、情感交流等,记录这些优点,我们才能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更好地借鉴使用。
二是记录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教学中,我们难免有关注不到的地方,如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真正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有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厚等。对于这些的反思,能让我们更精准地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改进提升。
三是记录教学灵感。课堂教学中的灵感具有偶发性、短暂性、启发性等特点,若不及时捕捉、记录,很可能会失去一些宝贵的教育教学智慧。
梁娜茹:
大家的发言让我想到了全国知名教师支玉恒,2020年我读了他的一本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亮点》。书中从“破题开篇办法多”“解释词语学句子”“学习段落悟情感”“认识事物明情谊”“阅读写作本相通”这五方面,分门别类收集了支老师的100个课堂教学亮点。
每个实录亮点后,还有点评,我想这就是教学“正思”的生动体现。在做好反思的同时,如何进行正面思考、总结成功经验,进而形成个人系统实用的教育教学智慧,支玉恒老师给我带来了启发。
谢瑞莉:
我认为“正思”很有必要。具体到一节课来说,这种“正思”应该更多地体现在教学预设上,我们应该多基于以往的成功经验去揣摩学生的课堂反应、学习成效等,真正体现教师对学情的掌握、对学科的把握。
当然,这种“正思”要把功夫下在平时,随时抓住教育契机,去发现、唤醒和激励学生,把他们引向兴趣所在,使其更好地成为自己。把实现这些目的的每一个小点子总结、梳理出来,就是“正思”的过程。
除了反思,“正思”也是帮助我们实现从教学经验积累到教育理论探索的有效途径,从“教书匠”到“思想者”、从“经师”到“人师”的必然途径。
对于教学反思
您怎么看?
有哪些经验和智慧
欢迎留言分享!
原载:《教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