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古本序原文及翻译,大学古本序原文解释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5-02 13:02:52

大学古本序原文及翻译,大学古本序原文解释(1)

《大学古本序》

《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诚意之极,止至善而已矣。止至善之则,致知而已矣。

正心,复其体也;修身,著其用也。以言乎已,谓之明德;以言乎人,谓之亲民;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

是故,至善也者,心之本体也。动而后有不善,而本体之知,未尝不知也。意者,其动也。物者,其事也。致其本体之知,而动无不善。然非即其事而格之,则亦无以致其知。

故致知者,诚意之本也。格物者,致知之实也。物格则知致、意诚,而有以复其本体,是之谓止至善。

圣人惧人之求之于外也,而反覆其辞。旧本析而圣人之意亡矣。是故不务于诚意而徒以格物者,谓之支;不事于格物而徒以诚意者,谓之虚;不本于致知而徒以格物诚意者,谓之妄。支与虚与妄,其于至善也远矣。合之以敬而益缀,补之以传[zhuàn] 而益离。

吾惧学之日远于至善也,去分章而复旧本,傍为之什,以引其义。庶几复见圣人之心,而求之者有其要。噫!乃若致知,则存乎心,悟致知焉,尽矣。

【背景简介】

《大学》原是《礼记》第四十二篇,撰成约在战国末期至西汉之间。后人怀疑因错简而导致《大学》原文的篇目次序有误。北宋大儒程颐、程颢先后编撰《大学》原文章节成《大学定本》。南宋时朱熹将《大学》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编为“四书”。他在“二程”定本的基础上,把《大学》原文析为“经”(一章)、“传”(十章),并自己在其中补增了“传”一章。阳明先生认为《礼记》中《大学》原文并没有错简或缺漏,讲学悉以旧本为正。《王文成公全集·年谱》载:“十有三年戊寅,先生四十七岁,在赣……七月,刻古本《大学》……先生在龙场时,疑朱子《大学章句》非圣门本旨,手录古本,伏读精思,始信圣人之学本简易明白。其书止为一篇,原无经传之分。格致本于诚意,原无缺传可补。以诚意为主,而为致知格物之功,故不必增一‘敬’字。以良知指示至善之本体,故不必假于见闻。至是录刻成书,傍为之释,而引以叙。”

欢迎大家走进致良知教育研究院,走进良知学堂,让我们一起学习阳明心学,启动内心良知,提升心灵品质,经营圆满人生,阳明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的精华,是提升每个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让身边多一位致良知的中国人》是良知学堂阳明心学学习读本,本书一共收录了阳明先生33篇文选,传习录和年谱,是系统学习阳明心学的经典读本,公众平台的所有文章全部摘录于本书。

走进致良知让我们从源头出发,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系统学、深入学、跟进学,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牵手圣贤,共致良知。做一个自省、利他、致良知的印证者,做祖国建设发展的志愿者,用心将圣贤智慧带给全世界,共创自省、利他、致良知的积极生态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