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星河补习班》中,成绩在班里挂尾的小男孩,从小就有一个想当飞行员的理想。在学校处处受教导主任针对。幸运的是,他有一个好爸爸。
儿子作文写不好。
早上上学的路上,爸爸用十分钟,带着儿子躺在草地上,感受青草的气息。说起了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用切身的体会,让儿子理解了古诗的含义。
带着儿子看航展。
临近考试了,教导主任认为考得好分数的孩子,才可能有好未来,要求全体学生住校,备考,抓成绩、提高分数。可是儿子想看航展。父子请假被拒,并用强硬的方式把男孩留在学校进行封闭式管理。画面一转,第二天清晨,父子拎着行李踏上了第一次旅游。
一路上,爸爸带着儿子去了很多地方。那些只有在课本上,通过照片才能看到的地方。白天游古迹,晚上补习课本知识。
在航展的最后一天,他们到了航展目的地,但票已经售罄。爸爸却想办法,给儿子一个难忘的航展。他带着儿子找了附近的一个山头。男孩说:那是观看更好的地方。(画面:一架架飞机在他们面前飞过。飞机很大,似乎离他们很近。)男孩心中坚定了要成为飞行员的理想。而那次考试,儿子从倒数第五,考入了年级前十。最后男孩成为了为国争光的宇航员。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长大以后,同样有很多的逆境等待着。而一个个好分数,能帮孩子顺利应对困难、渡过这些逆境吗?“不一定”。
所以,家长最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应该是什么呢?
我的答案是:会思考,会独自解决问题,有能力让自己快乐。
所以,试想一下。一个有理想、有目标的孩子,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力所不能及时,又有家长的引导和帮助。这样孩子的未来会是怎样的自立、自强、优秀呢?
①聆听孩子的话
给予孩子尊重的其中一点,就是聆听。孩子的想法可能不成熟,做法可能太幼稚。但那些是孩子成长必经的路。谁小时候没幼稚过呢?
聆听的好处多多,聆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父母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去糟粕、存精华,别让小树长歪了。
②学习育儿知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作为旁观孩子成长的家长,想要解开孩子成长的密码,想要“撬开”孩子的嘴巴,获得孩子的小秘密,也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和技巧支撑。
- 怎么说孩子才会听?
- 怎么做孩子才会感恩?
- 怎么引导孩子不会抗拒?
虽然做父母的不用申请。但想要陪伴孩子成长,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孩子前行,更不能缺少相关知识的支持。
就像3/4岁的幼儿,他们说“不”拒绝父母,不再是无意识的言语。而是有自己的目的在里面。如果父母知道这是孩子想要发展自身自主性的信号,可能就会更加留心地观察孩子了。而不知道相关知识的父母,可能会觉得孩子更难管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