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整本书阅读,希望它能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让孩子的心志更加专一,学习更加深入。
读书,不但要爱读,还要会读。今天小编就与您分享整本书阅读的五种方法,希望您与孩子早日在整本书阅读中收获快乐、汲取知识。
文章来源:《小学语文教师》杂志
作者丨江苏省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高子阳
读书,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复杂。读书方法,也没有什么高大上。整本书阅读指导,高水平的策略是复杂问题简单化,而不是简单问题复杂化。
我从2004年开始研究整本书阅读,主要使用以下五种方法,人人能用,非常简单。
01
一页一页翻着看
这方法不是我的发明创造。有本书叫《小淘气鲁夫》,是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艾得偌·艾斯提斯的作品。
鲁夫是个非常淘气的小男孩。四岁时,姐姐们看书,他淘气、捣乱。姐姐们不愿意跟他玩,小鲁夫生气地说:“读书,谁不会,不就是一页一页翻着看吗?”
其实,读书就是这个样子,一页一页翻着看,看完一本,再看第二本、第三本……看完千余本、万余本,这个人就成功了。
生活中大家本来都是这样看书的,只是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
这方法我给小学生讲,学生们笑了!我给一线老师讲,老师们笑了!我给数十万家长讲,他们的笑声更让我难忘。笑过后听我一讲,大家都明白过来。这真是一种了不起的读书方法!
02
大声朗读整本书
扎克伯格在大女儿出生十多天时就给孩子读书。读什么书?《宝宝的量子物理学》。
我相信,从那天起,扎克伯格就没有停止过给孩子读书。他一定读了上千本书给女儿听。我坚定地相信,他绝对不是作秀,因为他没有作秀的必要。
韩国妈妈陈庆惠的儿子18岁博士毕业,女儿10岁考入大学。他们都不是神童,为什么这样厉害?
原来,陈庆惠在两个孩子六个月的时候,就让他们触摸图画书,每天至少给孩子读20册图画书。大家可以算一算,一天20册,从6个月到3岁,这两个孩子仅仅图画书就听了两万多册,都成故事大王了。
大声朗读整本书给孩子听,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答案是1-12岁。读多少书?能读多少就读多少,多多益善。
小学课堂上能不能使用这一方法?能!从2004年春天开始,我每天至少读十分钟的书给学生听。到目前为止,我大声读给学生听的图画书、桥梁书、纯文字的经典童书已达800余本。
有人说,哪有时间做这事,课文那么多,作业那么多……我观察过不少学校,每天早操结束,班主任都要进班训诫学生,多是批评之声,要求学生做这做那。假如从一年级开始,这十分钟用来读图画书(读完一本根本要不了十分钟),坚持读到六年级结束,把1200本图画书读完,学生能没有收获?
03
经常停下来猜一猜
故事不要一气读完,读到关键处要停下来,让孩子猜,接下来作家会怎么写,人物还会做哪些事,故事会是怎样的结局……
孩子猜错了,请家长买100本书给他们读,让他们继续猜;如果猜对了,奖励50本书,也让他们继续读继续猜。
其实猜对猜错不重要,重要的是大人与孩子之间有真实的互动,孩子与大人的思维都可以得到训练。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有专门的单元训练阅读猜测。这种阅读方法超级简单,孩子在家早就在使用了。
我让学生猜接下来作家会怎么写,学生的答案很有意思,与作家的完全不一样。谁最具有创造力,作家!“可爱的鼠小弟”系列,我国已引进出版了23册。作家夫妻俩创作这套书有个约定:如果其中哪本书的最后一幅图被读者猜出来,这本书就算不成功,以后就不再出版。据说到目前为止,没有一本读者能猜出来。
孩子们一次次地猜不准确,也就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更知道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作了。猜多了,孩子的创作能力自然会得到训练,就知道自己的作文该如何写了。
04
读完以后说一说
一本书读完,不要设计那么多的问题考孩子,这样会把孩子的阅读兴趣问没的。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早就这样告诫我们。高水平的老师会让孩子自由地说起来,说说书中有趣好玩的地方,说说自己特别喜欢的内容。
最好鼓励孩子把故事讲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听。一遍一遍地讲,孩子慢慢就不一样了。读后说一说,是让学生学会发现的重要训练形式。
读潘新和教授的《语文:表现与存在》,我越来越明白:教语文、学语文,“学会表现”很重要。如何让学生会表现?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听完故事向他人讲述。孩子讲述,父母录下来,让孩子听听自己的声音;孩子一旦听多了,就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快速提高。
在小学一二年级,语言老师可以建立一个学生大声说故事的QQ群、微信群,每天让孩子把录音放在这里。坚持两年,效果自然会显现出来。
05
读后还要写一写
陈省身与吴文俊都是大数学家。1946年7月,吴文俊在上海拜陈省身为师,陈省身把吴文俊带到图书馆里就不闻不问了。直到1947年6月,陈省身才再次露面。
一见面,陈教授第一句话就是:“吴文俊你该还债了!”没借人一分钱,还什么债?陈省身说:“这一年,你看了人家的书,就是欠了人家的债。”怎么还债呢?陈省身说:“不能只看别人的书,自己也应该写书了。这就是还债。”吴文俊豁然开朗,从此走上“还债”的道路。2017年吴文俊教授逝世。据统计,他是世界上读书最多、写书最多的大数学家之一。
这个故事启发我们,人要读书,也要写作。只读不写,不是真正的读书人。边读边写,才能有大成就。不管哪个学科都需要多读多写。
我读过《朱小蔓与朱小棣跨洋对话》这本书。朱小蔓教授问其弟弟:为什么美国中小学生的创造性很强?
朱小棣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有很多办法,尤其要注重阅读和写作。读书以后通常要写读后感,用很多种方式写。比如想象自己就是作者,写一封信给朋友,介绍这本书;以书中主人公的口吻写几篇日记,反映出书中主要内容;假设组织一次活动,请作者来参加,你作为主持人向听众介绍作者和他的书等,非常灵活。”
关于读后感写作,多年前我做过深入研究。我的读书“还债”方式很多,写一句话,写一段话,写一首诗,写一封信,写一篇长长的文章,与作者进行深刻的对话。最高水平的“还债”是把故事改编成剧本,把一本书改写成自己的一本书。
整本书阅读指导,我没有搞过班级读书会,也没有搞过整本书深度学习,没有用过什么气泡图、思维导图。
我就是综合使用上面五种简单方法,让学生一年就读完200本以上的书,六年读近2000册书。
我这样不求甚解式阅读,看似囫囵吞枣,其实是用千册图书来培养儿童高速阅读能力(200页左右的书,一个小时以内看完),让儿童在浪漫的整本书阅读中迅速成长,而精准、有深度的整本书教学,我认为是中学的任务。
素材来源:人民教育
投稿邮箱:hdjywx@126.com
海淀教育内的文章,大部分是海淀教育记者的原创以及征集资料的整合,除海淀教育授权外,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关责任。本公号荣获2017年度“首都教育新闻宣传策划创新力奖”和“首都教育新媒体传播影响力”大奖!
优质 均衡 特色
海淀教育永恒的追求
* hdjyx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