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基本内容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6-08 18:14:44

4、集合思想

数数时我们从1开始,拿一个物体说“1”,再拿一个物体说“2”,再拿一个物体说“3”……这样的数数过程,实际上就渗透了集合思想——把要数的物体看作一个集合,依次将集合中每一个元素和自然数中的1,2,3,…分别对应起来,与集合中最后一个元素对应的自然数就是这个集合中元素的个数,也就是物体的总数。

例如“1——5的认识”主题图中,教学“1”时,是在数1个老奶奶、1只小狗、1座房子、1串玉米等基础上抽象出来的,“2”是在数2只鹅、2个筐等基础上抽象出来的。渗透“1是物体个数为1的集合的标记”“2是物体个数为2的集合的标记”。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基本内容(5)

5、推理思想

含有计算的比大小的题,可以先计算再比大小,也可以不计算根据推理进行比较。例如9 6○16,左边是加法算式,右边是一个数。用计算的方法就得先算出9 6=15,再将15跟右边的16比较,得出15<16,即9 6<16;用推理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想16=10 6,那么左边是9 6,右边可以变成10 6,两边算式都有加数“6”,但左边另一个加数是“9”,右边另一个加数是“10”,因为9<10,故9 6<10 6,所以9 6<16。

低段的计算比较简单,口算就能搞定,所以还体会不到推理方法的优点。但是到了高段计算比较复杂,就能感受到用推理方法的好处了。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基本内容(6)

6、数形结合思想

一年级孩子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所以学习数的组成时一般都让学生摆小棒,或摆圆片,边摆边说。例如5的组成,左边摆1个右边摆4个,即5可以分成1和4,以此类推得出“5可以分成2和3”、“5可以分成3和2”等。

有一道题给了4组图,每组有5个空白的圆圈,下面要对应写出5的组成,此题意图是让学生利用给圆圈涂色来巩固5的组成(用两种颜色区分,比如涂4个红色1个蓝色,那么数的组成就写:5分成4和1,关键是图和数要对应起来),在一边涂色一边写数的组成时,初步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基本内容(7)

7、抽象思想

虽然一年级小盆友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但也要适度渗透抽象思维。在“10以内的加减法”练习中,有一道题呈现了一幅小学生在课外玩耍的情境图,给出7 3=10的算式,要求学生根据算式的含义,找出情境中能用此算式表达的具体事物。比如:电线上面停着一些小鸟,右边有7只,左边有3只,一共有7 3=10(只);操场上的学生里女生有7人,男生有3人,一共有7 3=10(人)等等。通过这一练习,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事情可以用同一个算式表示,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概括性和简洁性,渗透了数学抽象的思维。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基本内容(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